为什么把这样两本几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书放在一起?显见的理由在于,这是我手头的两本“新书”,一本是刚刚出版(2008年5月)的《打工者参与式行动研究》(下简称《打工》),一本是之前在网上买的和NGO有关系的书--《民间组织评估体系》(下简称《评估》),出版于2007年8月。
零零碎碎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看《打工》,看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认为可以把《评估》和手头的《打工》放在一起写书介。虽然它们是那么的不同:前者(《评估》)讨论民间组织评估这个大问题,后者(《打工》)关注打工者这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前者是学院派教科书式的理论框架研究,后者是行动者的行动记录(虽然作者/实施者也是学院背景出身);前者是用论文式的严谨和范式讨论“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评估》封面),后者多用问卷工具、访谈记录和讨论集结这些“零件”构成。说远一点,甚至连作者的性别也截然不同,前者是男性,后者为两位女性;前者是理性分析,后者是感性描述。如果再说的开放一点,前者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公共管理评估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出版,后者是作者二人基于对两年工作的难以割舍而自费出版……
虽然有以上的不同,我依然执拗地把它们放在一起的理由是:它们都是工具书,它们对NGO从业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这两本书的读者可能是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可能是学校里做研究的老师或学生,可能是打工妹、农民工等相关群体,这里只是考虑到此文的主要读者是NGO从业者或相关兴趣者,我希望我的描述可以让读者了其大概,同时管窥一二。
从学术背景上说,两本书的3位作者都是学院派,如果学院派以在大学工作经历来论处的话。《评估》的作者任职于清华NGO研究所,《打工》的两位女性作者都有在高校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可是她们在这两本书里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写作体验和全书风貌。
《评估》的作者把学识和经验总结并升华到理论框架,希望读者能借助理论的清晰和规则将组织引向更高层次的建制体系。可以想见它的读者应该是以NGO研究者或NGO实践者中的领导决策层,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具体的实用工具,这些工具包含分条捋析的各种类型机构(社团、民非、基金会)评估体系的需求分析、程序、框架与多级指标以及评估周期、结果与评估细则。这么说吧,理论框架下的民间组织评估的框架与细则都已涵盖其中。可以想见的是,这本书对于普通读者或基层工作者来说,有些过于严肃和理论化,少些阅读的快感。
相形之下,《打工》颇有阅读快感,两位作者将在农民工、打工妹、家政工中使用的参与式方法集结成书,具体而感性。有些章节编入了建筑农民工的工作日记(第四章);还有与打工者做半结构访谈的具体问题,内容涉及农村土地调整、性骚扰等等(第397页);参与式培训的具体过程也具体而详尽的记录于此,甚至包括打工者自编小品的表演场景(第403页)。实话说,笔者看完第63页一个打工者的自述经历时,感慨良多。对城市里的“城里人”来说,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永远无法体味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如果要挑毛病的话,书名有些学究气,虽然较完整地反映了书的内容,不过这样的书名可能会吓退一些可能的读者。
笔者偏执的将两本几乎完全不同的书放在一起,请读者原谅我的小心思,它们如此的不同,放在一起甚为有趣。
《打工者》购买地点:
社区姐妹行 010-84712007
Email:shequjiemeixing@gmail.com
《民间组织评估体系》购买地点:卓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