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分析中国环境运动中的“行动主义”

编者按

 

2010~2011年,SEE基金会、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和前进工作室主办了“绿色领导力”伙伴计划。24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环保NGO青年行动者参与其中,在长达一年的系列培训、工作坊、合作项目的过程中,深入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和困惑,相互支持,共同成长。作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行动者,他们正在通过回望与反思,正视民间环保工作的问题与挑战;作为参与民间环保的年轻人,他们更希望面向未来,推动中国环境保护运动以及民间环保行业的正向发展。以下这几篇文章,就是该计划的成员们对当今中国环境运动做出的审视和建议。

 

中国公民社会从无到有,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光景了。目前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时期,何去何从?《中国发展简报》刊发这一组非常有价值的反思文章,希望能带给其他领域的同行一些借鉴。这些年轻的行动者没有历史的包袱,可能对前辈当年所处的特定环境缺少理解,反思也许会偶尔偏颇,但这并不会遮蔽背后的真诚与热切。此外,为了让青年人的反思有所回应,编者特邀请中国第一代环保人刘德天和研究者吴逢时为这组文章做了点评。

 

篇一:

分析中国环境运动中的“行动主义”

 

 

按本土环保组织发展的历程计算,中国环境运动有近2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不是一部清谈史,它饱含大大小小的各类具体行动,是一段行动的历史。

 

但这场运动的参与者往往过于注重单个行动,缺乏站在行业角度的整体反思。即使有反思,也是个体私下偶尔的零星思考,不是一种常态,无力影响整个运动。这种状况可以解读运动现状中的一系列不足。

 

推动环境运动向前走,需要克服这些不足,需要运动参与者平衡在“行动”与“反思”上投入的精力,加强反思,生成一个可感知的行业文化,增加行业凝聚力、吸引力,影响主流文化、提升公众认同感,进而强化“行动”的力量,让环境运动中国带来实质改变。

 

环境运动中的行动主义

 

中国环境运动的崛起是几类人的努力。一是“自然之友”发起人(梁从诫、梁晓燕、杨东平、王力雄)、唐锡阳、廖晓义等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社会精英,有为中国思考、承担社会责任的情怀和勇气,环境保护思潮的进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空间;二是刘德天、汪永晨、马军、霍岱珊、运建立等行动者,因职业特点而 “春江水暖鸭先知”,较早接触到环保思潮,并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进而行动起来;三是张长建、韦东英等一批中国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他们不畏困难,奋起维权,是直接与环境污染抗争的一群人。

 

接续这三类人,继而踊跃参与中国环境运动的是一批青年人,其中有能力强大、知识积累深厚的精英式青年,也有能力、视野、知识都不强大但深深认同环保的草根青年。

 

前三类人不管角色如何,在中国环境运动的源头,都是做一些具体甚至细小的行动,或环境教育、宣传等环保启蒙,或与污染者直接博弈。他们的特点是,利用以前非环保行动的思维介入环境运动,凭着情感、直觉、既有知识、智慧采取行动。除第一类知识分子型运动参与者外,一般不太看重对整个环保运动的思考和对环保运动未来的思量。

 

新近介入环境运动的精英式青年很少,草根青年居多。草根青年对抽象的思考一向不大喜欢或者不擅长,他们和前三类有一些共同点,往往凭着朴素的环保情感、直觉、生活经验采取行动。他们对行动反思或者理论建构不在意,甚至觉得无用。

 

我们可将这种侧重具体环保行动、不注重整体反思和理论建设的一类思维暂称中国环境运动的“行动主义”。

 

行动主义的不足

 

中国环境运动作为一股社会力量,它有自己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它应该影响公共领域,使其组织框架、决策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都有利于环境保护,它应该绿化市场,应该将环境文化的基因嵌入中国的文化主体当中,应该创新出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现在虽然运动参与主体日众,价值观、行动思路和工具也日益多元化,但行动主义的运动氛围中也有一系列需要弥补的问题。

 

如何梳理、选择多元化背后的价值观,如何处理运动主体与政府、市场的公共关系,如何描述我们的愿景和方向,如何加强内部凝聚力,如何提升运动的公众吸引力和公众的认同感,每一个行动的策略如何选择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环境运动参与者通过整体的抽象思考和讨论,做出一个有逻辑说服力的判断。基于该判断的行动才是有效率的。

 

但行动主义者,注重具体行动,不重整体反思,使中国环境运动陷入“低头赶路”的状态,不“抬头看路”,无法明晰运动方向在哪里,使命是什么,路径是否合适。

 

本小组认为中国环境运动除了上述详细讨论的“缺乏反思、不重理论”,还有行业原子化、小圈子内自我陶醉、公众认可度低等不足。

 

所谓原子化,即观察中国环境运动,看到的是一个个原子状的机构个体,个体间缺乏有机联系。怀疑中国是否存在环境运动,其中一个怀疑层面就是,这些原子个体尚未进入到一个运动的整体。

 

小圈子内的自我陶醉和公众认可度低,反映的其实是一个问题,中国环境运动偏居社会一角,没有进入主流社会的舞台。

 

如何从原子式的机构个体群进化成一个整体的运动?如何融入主流社会,让环境保护成为主流?中国环境运动遇到的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行动能够解决的,“行动为王”的思路需要调整。

 

不反思,不构建一个有方向的整体,中国环境运动会在一个简单重复的行动怪圈中打转。

 

在反思中前进

 

“环境运动”一词是舶来品,常常出现在学术文章之中。北京的中国民间环保从业者接海外之灵气,领时代之潮流,开始频频用它。

 

虽然有人怀疑中国是否存在西方意义上的“环境运动”,但即使我们换用“民间环保行业”一词,它们也有一个共通的地方:行业视角。

 

行业内的机构数量和从业者达到目前这个水平,站在机构的视野上已显不足,站在行业视角,将现存机构用文化建构拧成一股绳已十分必要。无论是意识形态上的环保主义,还是环境文化等概念,都已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刻。

 

但这些基于行动的理论建构,都必须打破唯行动是从的行动主义思维,看重和“投资”环境运动的文化理论建设。中国环境运动的参与者秉持行动主义,往往是对自我行动的“行动主义”特点不自知,处于无意识状态。所以看重和“投资”环境运动的文化理论建设,就需要看重反思的力量,在反思中,意识到并突破行动主义的局限。

 

(执笔人:霍伟亚,小组成员:沈尤、刘晨、刘毅、方明、费晓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主义  主义词条  行动  行动词条  环境  环境词条  运动  运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