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师:灾后重建被遗忘的角落

5.12过去两年半了(本文完成于2010年底—编者注),曾经的震中汶川已经很难再看到遭遇巨灾的影子。

 

县城平整的马路上,穿梭着装饰过的人力三轮车,载着各地的游客在参观新汶川。这些游客,从汶川第一小学门前经过时,多会有两个动作:先是啧啧惊叹,然后是掏出相机或是手机一阵猛拍。

 

 

这所地震后重建的小学,有着象牙黄的外墙,欧式的拱形大门,顶楼则设计成别墅式,各主体建筑上是精美的大花浮雕。进入到校园里,学校分为教学、生活、体育、休闲等几大功能区,通过架空层、连廊等互相联通。室内还有标准的篮球场,室外有环形塑胶跑道、游泳池。学校占地面积20 000平方米,总投资达6 000万元。

 

 

在当地人眼里,这所学校被称作“超五星级”的校园。

 

 

“超五星级”学校

 

 

类似的豪华重建学校,在灾区还有很多。

 

 

同在汶川的汶川一中,是广东省援建当地的最大项目,投资额达到2.7亿元;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胞、归侨侨眷发起援建的新北川中学投资则近2亿元。

 

 

除了学校的基础设施之外,教学设备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在理县的一所小学,教学楼里电子琴室、美术室、多媒体室、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室、形体训练室等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音响设备。

 

 

老师上课时,都在使用电子白板放映课件内容,只需要轻轻触碰悬挂在教室黑板左侧的电子白板大屏幕,很多内容就可以在上面演示。

 

 

这样的设备,即便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里也并不多见。“原来我们学校就一套设备,老师抢着用,现在每个教室都有,县里面花了3个亿。”该小学的负责人介绍。

 

 

这位负责人坦承,学校重建后,设备设施的配置标准大大超过了很多内地同类学校,达到了国内的一流水平。

 

 

在震区,很多一线的校长、老师普遍有这样一个看法:通过重建地方教育的硬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一年的发展速度赶上了过去30年。

 

 

然而,高标准的学校建起来后,后期的运营维护则成为新的问题,令很多校长头疼不已。

 

 

“重建之后的校舍运行成本以及维护成本,按照我们原来的生均经费标准,是没办法正常维持的。”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说。

 

 

由于是义务教育阶段,这所学校的运行完全靠财政拨款。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加大投入,所有学生在校读书不交任何的费用。对于寄宿制学生,还要每人每月补助120元生活费。学校的运营完全靠国家财政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一项。

 

 

这位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小学现有575名学生,按照国家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每人每年300元,地方财政有一点补贴,一年是40元,加起来340块。这笔经费总计不过19万左右,维持重建后学校的日常运营,常处于捉襟见肘状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仅电费一项,地震前我一年只要八九千不到1万块钱就够了,现在学校规模大了,设备设施也增加了,电费一年就要4万至5万左右。”这位校长称,“目前这个经费标准,是不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

 

 

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也表示,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几乎所有的灾区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学校也都在往上面报学校运行成本大幅增加这个问题,政府也应该看到”。

 

 

其实,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问题亦有所认识。

 

 

早在灾后重建不久,2008年10月24日教育部就联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其中明确规定:“灾后重建学校校舍建设应结合当前需求和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贯彻国家节约型校园建设方向。”

 

 

四川省教育厅也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灾后重建学校在教学设备的配置上,严禁超标准配置,学校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运行成本,防止出现仪器设备闲置的现象。学校的装修必须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装饰材料,不得采用高档材料,不得使用豪华、繁琐的景观设计方案。

 

 

不过,有当地教育部门人士认为,重建学校硬件超标已成不争事实,与其下发类似通知,不如地方政府多从经费保障上想一些办法,“毕竟学校都盖好了”。

 

 

软硬件失调

 

 

一场大地震过后,除了让灾区学校的硬件条件有了跨越式发展,还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细微变化。

 

 

比如,当地居民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有了很大的期望值。在茂县县城,一位接孩子下学的家长说,“这么漂亮的学校,花了国家那么多钱,小孩以后考大学应该要多考几分才对”。

 

 

对于这样的期待,灾区学校的校长、老师都深有体会。

 

 

“因为我们设备设施硬件条件好了,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专家领导也好、家长也好,一来参观,就说你一流的设备就应该办出一流的教育水平。”理县的一所小学的校长抱怨道。

 

 

然而,现实却是,当地硬件条件的提高与教学成绩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线性互动。

 

 

据茂县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当地有12个高三毕业班,每班45名学生左右,总数将近500多名学生。除了那些送到外边学校去读书的孩子外,高中三年都在本地读下来的孩子中仅有一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还是个三本院校。

 

 

这样的成绩,很多家长都看在了眼里。在抱怨学校不行、老师不行之后,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是社会关系的家长,开始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更好的绵阳、成都去读书。

 

 

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他所在的学校,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时还有很多孩子,一年级能开两个班,总数有80到100人左右,“到了二年级,人就开始变少了”。

 

 

生源流失的情况,其实在震前就存在。而在地震之后,则呈愈演愈烈之态。“一个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二是家长本身的经济条件,地震之后确实是比之前要好一些,手里有一点钱就把孩子送出去。”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分析。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用筛子来筛沙子,从小学就开始筛,一直筛的高中,生源经过筛子筛了几遍,剩下来生源其质量可想而知。

 

 

茂县的一位教师反映,灾后重建涉及到学校调整,一些原来设在乡上的中小学撤并到县里,这些孩子此前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刚刚入学的时候根本不懂汉语(当地是羌族为主的地区),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双语教学”。

 

 

“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用汉语教一遍,再用羌语跟他们解释一遍。”这位老师苦笑着说。

 

 

硬件设施提高导致家长社会期望值增加、学校短期教学成绩徘徊不前、优秀生源持续外流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给教育一线的老师、校长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软硬件的不协调,”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表示。在他看来,震后硬件提高了很多,社会上对于学校也有压力,学生家长、援建单位、教育局都觉得这么好的条件,应该短期内把成绩也提升上去,“但是教育不是盖楼房,哪有那么容易”?

 

 

教师是关键

 

 

如何协调软硬件之间的关系,如何破解恶性循环的怪圈?

 

 

灾区一线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必须要重视老师的质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我个人觉得能不能留住学生关键是软件,软件就是老师这一块;硬件再好,教师质量提不上去也没用。”茂县教育局相关人士称。

 

 

其实,在与当地的教师接触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他们对于提升自身能力的急迫心情。

 

 

“现在硬件条件的变化对我的心理冲击还是挺大的,我成天也在想,怎么用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去充实自己,怎么能给孩子们上好课。”理县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表示。

 

 

当地一些教师还反映,教师配备了新的设备,比如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上课也要用到电子课件,可是很多老师年龄比较大,掌握起来比较费劲,“可能最基本的打字他都不会,你让他上课放个投影、做个课件,他根本就不知道”。

 

 

教育主管部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灾后重建的报告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强灾区教师培训工作。” 2008年暑期,教育部就组织实施了“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帮助灾区1 5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调整身心状态。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也曾表示,随着教育恢复重建工作的推进,灾区学校校舍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将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校舍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提升上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促进灾区教育发展提高上来”。

 

 

据他介绍,在提升师资和管理水平方面,四川省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外,还依靠援建力量通过互派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选派教育专家到灾区指导工作,以及对口支援省市名校与灾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

 

 

不过,据当地教育界人士反映,这项政策的落地,与基层的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我觉得培训是比较多,但总的来讲还是理论多、实践少。”理县一所小学的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过去学校老师参加的培训,多以专家教授授课为主。很多情况下,这些专家教授讲课内容都比较空泛,通识性的东西过多,“有时候不同教授培训时讲授的案例都一模一样,可操作性、针对性不足”。

 

 

这位校长希望能有专门针对一线教师进行授课技能方面的培训,最好是请到发达地区示范学校的骨干老师来给当地的学生上公开课、示范课、样板课,这种方式“更有效、效果更好”。

 

 

“其实说实话,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必要建那么高标准,搞那么多的校舍,有的学校空的教室太多了闲置率特别高。你把这部分的钱节约下来,放一部分到软件上,培训老师、开发课程之类的话,肯定对老师、对学校、对家长、对社会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的灾后重建好是好,但是有点偏。”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表示。

 

 

除了增加务实的培训内容之外,灾区的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老师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希望能少一些社会方面的干扰。

 

 

茂县一位初中老师除了任语文老师之外还兼任班主任,他给记者介绍自己一天的工作:

 

 

每天清晨不到7点就要到教室来,一周要15~16个课时。没课就上班,批改作业、辅导孩子,然后一直到晚自习,晚自习三节课。作为班主任,要等寄宿制的孩子睡了之后才回家,一般都要到晚上10:30左右。有时候,星期六还要上半天的课,星期天学生又要返校,继续上晚自习课。

 

 

“上课还好说,最头疼的就是各级频繁的检查。”这位老师抱怨。

 

 

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也是深受检查之苦。据他介绍,第二天就有省政府的教育主管官员到当地搞教育督察,类似的检查隔三差五就会有,很多还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比如公安、消防部门,往往下个红头文件,过段日子就要来检查。

 

 

学校每次都要制作欢迎红布条幅,竟然成了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每次检查都用旧条幅来改,以节省学校的成本。为了迎接检查,老师天天打扫卫生,学生们经常调课以应付检查,有时候周末还要上课。

 

 

“现在的各类检查,不解决学校什么实际问题,相反还冲击了我们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老师学生成天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地震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请不要再折腾灾区了,让我们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吧。”这位校长言辞恳切。

 

 

另一位校长也表达了自己的苦恼。作为当地人,他非常想办好自己的这所学校,给灾区的孩子一个交待,也能“造福生我养我的这一方乡土”。不过,现实却令他经常有深深的无力感与倦怠感。“震后很多人要求我们灾区的老师是圣人,要求我们的孩子是超人,外界的这种压力太大了,也太不现实了,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这位校长感慨,“说实话,要是今天不让我干校长,明天我就觉得解脱了”。

 

 

(作者系《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

 

 

 

 

针对此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向有关部门提出4点建议:

 

 

建议一:严格执行灾后重建标准,实施节约型管理 

 

 

灾后重建不久,2008年10月24日教育部就联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明确规定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方向。要求对于一些超标准学校,“应叫停新设备的建设,并关停不必要的高档设施。”四川省教育厅也专门下发通知,严禁灾后重建学校超标准配置教学设备。

 

 

要强化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念,同时强调实施“节约型管理”,倡导“绿色学校”、“低碳校园”、“低碳生活”的理念,引入相应的管理和技术,采取多种措施节能、节电、节水,摒弃追求奢华和浪费的陋习,恢复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建议二:建立解决灾区学校运营经费的新机制 

 

 

建议国家对灾区实施若干年特殊财政政策,使其能有更多的财力用于教育发展。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化解灾区学校运营经费短缺的问题。

 

 

(1)教育部会同四川省政府,对灾区学校适当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弥补学校运营经费的不足。

 

 

(2)调整在建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削减硬件建设项目,改为增加教师培训等软件建设的经费。

 

 

(3)作为灾区重建的后续行动,建立援建地区、机构与灾区学校的对口共建机制,由援建机构分担部分运营经费,为学校提供维持运行的支持。

 

 

建议三:教育资源向软件建设倾斜,加强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 

 

 

地方政府应将教育重建的重点切实转移为提升学校的软件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应更加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强调实用性、针对性。应组织专门培训,教授教师如何使用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如何准备电子课件,使得这些新设备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要整体提高灾区教师的待遇,使教师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由此壮大教师队伍的数量,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

 

 

建议四:减少对灾区学校的检查,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通过舆论宣传反映灾区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必再由各级政府部门进行频繁的检查。严格控制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学校检查、考察、慰问的数量,禁止非教育主管部门随意给学校下达红头文件,规范灾区旅游,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校的干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师:灾后重建被遗忘的角落  重建  重建词条  角落  角落词条  遗忘  遗忘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公益

 2010环球慈善奖颁奖 慈善榜样...

旨在弘扬公益精神,树立慈善榜样,传播公益慈善文化,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2010环球慈善表彰大会,于2011年1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