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羔、小牛犊不会说话,不然它会自己讲故事,它们的生活变化可真大,牧民的生活变化也真大。
牧民成了羊肉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我把在正蓝旗拍到的小羊羔的照片给宝音大哥看,他说:“按传统蒙医的说法,其实吃这个最不好了,你们城里人现在都吃这个。”宝音大哥家今年也有80多只小羊羔,到了秋天也要卖掉,卖给城里人吃。这已经是不可选择的事情,城里人已经被市场培养得喜爱羔羊肉了,羔羊肉的消耗量非常高。在十几年前城里人还没有吃羔羊肉的习惯,羊肉就是羊肉,都是长成了的羊的肉。不过在汉族的传统文化里就有吃“乳猪”、“乳鸽”等年幼动物的习惯,所以羔羊肉一推出,很快就被接受了。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里,羔羊是不能吃的,是个发病的东西。
在传统上,草原的牧民都是卖羯羊,就是阉割的公羊,这种羊不繁育,是专门用来做肉羊的,那种羊的肉味非常好,不像羔羊肉那样水水的没味道,但是对于吃不惯羊肉的人来说,或许有一点硬。现在羯羊在草原上已经很少见到。我在牧民刚苏和家见到过一只羯羊。那只羊比别的羊个头都大,抬起头来有别的羊两个高,已经七岁了。这只羊是一家人都非常喜欢的羊。“这只羊是不是不杀也不卖?”我问刚苏和,他笑着点点头。
刚苏和家现在也卖羔羊,原因很简单,有人来收。我问他,谁收的?收了卖给谁?他一点都不知道,后来想来想去,说听说过一个什么集团收羔羊,但是他们家的羊是不是卖给那个集团了,他也不清楚。
现在牧民卖羔羊是因为市场变了,而育肥羊的发展是推动这种市场变化的力量。羊长到8~9个月大,由统一育肥的企业集团收上来,对企业来说,收上来草原上长大的瘦巴巴的小羊羔,很快就养肥了卖出去很合算。
这些年市场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牧民的生产方式,现在牧民的工作主要就是接羊羔,羊羔的育肥过程由其他的生产单位完成,牧民实际上已经成了羊肉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本地羊的回归
伊如是一个在正蓝旗旗里上班的女孩子,她是牧民的女儿,还保持着很多牧民本色。春天,草场上接羊羔忙的时候,伊如就请了假,回家给爸爸妈妈帮忙。
伊如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她们家一进门就有很多药,他们每天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给牛羊喂药。伊如家的羊都是改良的细毛羊,羊羔生下来浑身一点毛也没有,不结实,不抗冻,一拉稀就容易死去,所以必须每天给拉稀的羊喂药、打针。母羊白天放出去,但大部分羊羔都不能放出去,因为它们的身体太差了,放到野外适应不了。晚上回来还要一只一只的给羊羔找妈妈。
这让我非常想念敖云毕力格家那些淘气、聪明又结实的大尾巴羊。
敖云毕力格家在乌珠穆沁,他们家的羊都是大尾巴的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羊是内蒙古的本地品种,也曾经要被作为落后的品种改良掉。不过有个精明的旗长及时发现改良后的问题,并且开始推广这个本地品种,现在这个品种在市场上已经取得成功。乌珠穆沁羊很结实,小羊羔生下来就可以放在野外,不像伊如家这边的细毛羊这么麻烦。敖云毕力格把羊分成两群,带羔子和怀孕的。有一天怀孕的母羊群放出去,晚上赶回来的时候就多了五个小羊羔。带羔子的母羊则每天通过“对羔子”的方法让母羊和小羊相认,为了让小羊羔找到自己的妈妈吃奶。
对羊羔的场面很壮观,母羊和小羊一起咩咩大叫。那时候,牧羊人先在野外选一个地方,把母羊和羊羔赶成一群,越围越小,母羊就想跑掉。如果它带上了自己的羊羔,就让她跑。没带上,就让它找羔子。对羊羔开始的时候,总是很顺利,聪明的母羊和羊羔早早地一对对跑掉。越到后来,越麻烦,不认识妈妈的羊羔和不负责任的母羊都落在后面。落在最后的十来只要老半天才能对上。小羊羔开始不认识自己的妈妈,看见一个动的就跟着跑。有时跟着别的母羊跑,有时跟着别的羊羔跑,有时跟着人跑,但反复几天之后,妈妈和孩子之间就熟悉了,每个羊羔都知道找自己的妈妈吃奶。小羊羔有点拉稀的话也不要紧,只要帮它剪掉肚子底下的冰坨坨,不让冰坨子冻坏肚子就行了。
这种场面在伊如家是看不到的。伊如家的羊大部分是细毛羊。细毛羊的羊毛曾经比较贵,十多块钱一斤,大尾巴羊的羊毛只有三块多钱。所以那时候养细毛羊虽然费劲,也觉得很值。但是市场变化很快,现在,细毛羊的羊毛只有6块钱一斤,只比本地羊贵两块钱,喂奶、喂药、打针、照顾起来费劲,就很不合算。
在细毛羊羊毛市场好的时候,人们会觉得淘汰本地羊很有道理,但是市场很快就变了,而本地羊基因的形成却要经历成百上千年。幸好本地羊还被保留下来,现在伊如家也在羊群中放本地羊爬子(新生的小羊羔和本地羊串种的羊),伊如的妈妈说,“你看这个,聪明多了!”
舅舅的改良牛
刚苏和的舅舅家有一种超大的牛犊,当年的小牛比别人家的二岁牛还大,一头可以卖6000块钱。舅舅非常骄傲,给刚苏和打电话说让我去采访。我到了舅舅家发现,原来是一头比较纯的西门塔尔。它和其他牛犊不一样。一般的小牛犊都是3、4月份以后下,经过夏天和秋天,到了冬天就结实了。这头西门塔尔牛是十二月下的,所以个子大。
刚苏和的舅舅是个很精明的牧民,他很早就开始接受改良牛。用西门塔尔公牛和本地的母牛交配,生下来一代杂交牛,等这一代杂交的牛长大以后,再和西门塔尔公牛交配,一共要经历三代才能改良出包含本地基因的纯种西门塔尔。舅舅从1996年开始培育这种牛,经过3代之后,改良畜了纯种的西门塔尔。但不是每个牧民都能像他那样,一般牛改良三代,最少也要13~14年时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每隔几年就有新品种向牧民大力推广,结果牧民家里的牛变得品种很杂,全是串子。利木赞也有,夏洛莱也有,更多的是杂交牛。然后收牛的人又说牧民家牛杂,不值钱。
舅舅家现在没有牤牛,授精全靠冷冻精液,是旗里的示范项目。牛犊入冬的时候下崽,他们家有砖头盖的暖棚,里面生火。这种牛吃得很多,舅舅种青储喂它们。舅舅家的青储地在水井边上,他用牛粪拌水做肥料,也是一种循环经济。舅舅特地让他女儿给牛喂青储,让我照相,他说:这是改良牛,这是青储,你照下来,当官的最爱看了。后来我把他们家的照片给育肥牛基地的人看了,他们说:“这个牛还是不怎么样,还是杂。这个喂青储的方法也不对,应该轧碎了喂。”
西门塔尔牛单头的个体很大,出肉多,在以草定畜的条件下养这种牛非常值。但实际上这种牛在冬季的采食量非常大。本来就比蒙古牛吃得多,蒙古牛在冬季可以把食量减小到原来的1/3,西门塔尔牛却一点都不能减。算起来,食量是蒙古牛的五倍。
舅舅说,这种牛的肉没有笨牛的肉好吃,但是笨牛的肉却不能多卖钱。牧民说好吃没用,除非国家给涨钱,国家不给涨钱,那就是养改良牛合算。说起笨牛,舅舅又说,哎呀,笨牛当初留一点好了,现在整个蓝旗都没有了,要是哪天涨钱了,就再找不着了!
本地牛被淘汰的“真相”
牛和羊现在有一样的问题,没有犍牛了,都是卖牛犊。养牛的牧民同样是牛肉生产中的一个环节,负责生产小牛犊,并且把小牛犊养成架子牛,就是骨骼长成的小牛,然后送去育肥。
在多伦,我见到了一个专做育肥牛的汉族农民。他叫牛宝合。他从做育肥牛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一开始,他并没有想做育肥,2000年夏季干旱,庄稼长不起来,他们只好把牲畜放到庄稼地里。那年秋天,他们从西苏尼特旗买了20头牛,那些牛瘦得不行,他们就圈起来喂着,到了春节,牛长了点肉,价格也因季节变化提升了,一头牛挣了500多。从此他们开始育肥牛。
他们现在主要收多伦当地的牛。去年建立了一个育肥牛合作社,前后育肥了900多头牛。虽然比散养牛的牧民家有规模,但是他们仍然没有稳定的订单。通过这边在北京长期打工的人联系或从网上查市场经纪人,和他们联系销售。三河的福成肥牛、顺义的京顺供港活牛基地都曾经买过他们的牛。
跑了很多年市场的牛宝合已经深深地信奉市场,他认为西门塔尔牛是最好的,能达到600公斤,出肉率达到54%以上。上海以北的市场和出口市场都认这种牛。利木赞、夏洛莱牛宝合都养过。20世纪80年代草原红牛在本地数量还很多,气候条件都很适应,但是出肉率比不了西门塔尔牛。肉质和西门塔尔牛基本相仿,但是体型没有西门塔尔牛大,增重也没有西门塔尔快。
现在牛宝合被聘到一个育肥牛场当经理。那个牛场里的牛刚刚出了一批,只剩下一头一吨重的公牛。这头牛超重了,屠宰场不要了,也装不上车。不过牛宝合还是非常喜欢它。牛场的董事长来多伦办事,他的手下撺掇他宰了这头牛自己吃了。董事长摇了摇头,说不吃,但是没有说原因。
那天晚餐的时候,桌上有一盘牛肉,油大、肉硬、味道浓郁,一看就不是肥牛。董事长说:“尝尝我们这的牛!”“这个是牛场的牛?”我问。“不是,不是,”随行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是土牛,蒙古土牛。”
育肥牛场是一排一排地放,里面牛挨个拴着,进来以后就再也不动地方了。一直站上四个月就出栏。在我见到这个景象之前,在正蓝旗的饭桌上,有人向伊如大谈建育肥牛基地的事情,鼓动她父母效仿,伊如姐妹听了都默默不语。饭后,伊如对我说:“那样牛多难受呀!你看我们家的牛多自在呀!”
肥牛和羔羊被市场接受都经过市场培育过程。这两种肉的生产过程中都有个快速育肥期,这一时期,牛羊的体重成倍增加,可以使大企业获利。因此有人能够做他们的市场。但草原上散养的牛羊,传统的犍牛、羯羊虽然肉质更好,但是它们的饲养过程无法让大企业参与,所以没有人砸资金给它们做市场。改良品种也有同样的问题,并不是蒙古牛的肉不好吃,而是它无法成规模的供应城市,于是没有经济效益,所以被作为落后的品种淘汰了。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天下溪人与草原网络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