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NGO抗旱行动的反思——以云南本土NGO为例

 

 

        随着云南、贵州等地相继进入雨季,西南旱灾目前已经基本解除,喧嚣的抗旱救灾工作也基本结束,大多数NGO又销声匿迹了。回顾NGO在这次旱灾的行动,给人留下不少遗憾。因此,现在反思NGO行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推动NGO成长和公民社会的成熟都是非常必要的。

 

 

NGO的反应力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问题,现在是各级政府和众多专家的热门话题,但NGO对此的关注度并不高。尽管目前倡导类NGO对本领域内的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正在提高,如对南昌百盛歧视残障人士的反应,但实务类NGO还很薄弱,很多机构还没有相关的应急预案。

 

 

        此次旱灾从去年秋天就已露头。笔者去年“十一”期间在甘蔗的主产区——红河州开远、蒙自等地看到,一些种植在坡地里的甘蔗开始枯萎,但当时只是农民朋友们有直观的感受。地方政府直到去年年底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受影响的已不仅仅是农作物,而是人畜饮水出现了困难。不过,政府开始采取行动则是迟至春节前夕。

 

 

        如果我们把政府的行动视为迟缓的话,NGO的行动就更加迟缓了。据笔者所知,全国第一个采取行动的NGO是云南润土互助工作组——一个主要由本地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组织。2月24日,他们发出了“我为相亲送瓶水”的募捐倡议,开始为灾民们募集饮用水和财物。这个关注农村社区发展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农民们遇到了饮水和用水困难的问题。

 

 

        而NGO大规模积极行动起来,则是3月中下旬温家宝总理来云南灾区视察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之后。配合着政府在全国层面的动员,很多企业和基金会开始为灾区捐款、捐水。

 

 

        显而易见,NGO在此次旱灾中的表现,与汶川大地震后的情况产生了鲜明对比。有人认为,旱灾的视觉冲击力不如地震,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它难以唤起大众的关注。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客观的理由,毕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NGO与大众毕竟是不同的。譬如说,大众很少会去关注社会边缘问题,而NGO则特别关注这些问题。所以,用对待大众的标准去衡量NGO是不妥的。

 

 

        还有人反思认为,NGO反应的迟缓说明NGO的信息搜集能力有待提高。笔者不否认NGO对于新闻传媒的关注较少,新闻敏感性较低。但是,我们都知道,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是中国NGO比较发达的地方,特别是从事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工作的机构数不胜数,其中还不乏资源比较雄厚的大型组织。而且即使不注意新闻报道,这些性质的组织也是比较容易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旱情的。但是,像润土工作组这样一个缺乏资源的小小组织都能及时反应过来,那些在西南旱区规模庞大的组织怎么还需要传媒和政府的提示?

 

 

        北京某个著名的私募基金会负责人提出,NGO的反应不一定要比政府快。的确,中国NGO掌握的资源没有政府多,行动力就不一定会比政府更强。但是,当那个沉重的、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都已经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这些扎根于草根之中的NGO却还迟迟没有反应,这哪里能说得过去?我忍不住要问一句:NGO跟政府相比,究竟还有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笔者认为,NGO行动的迟缓说明,某些NGO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已经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境遇,沉迷于寻找资源、项目管理等工作中,愈加脱离基层实际,越来越看不到基层的需求。这一点需要惊醒,因为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很多NGO就会名存实亡,成为官僚化的机器。

 

 

NGO的专业能力

 

 

        汶川大地震后,国内的很多NGO,不管是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总会把抗震救灾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例如,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去为灾民做些安抚,从事支教工作的去教育受灾的小朋友,从事环保工作的机构则援建环保的学校。但是,我们在西南旱灾灾区不大看得到这样的景象,更多的NGO则停留在传统的慈善层面,做着简单的捐水、捐粮、捐款工作。

 

 

        笔者注意到,也有少数企业和NGO在抗旱过程中做了比较特别的工作。例如,国内某家企业为云南灾区捐赠了农业保水剂,绿色和平为云南干旱灾区当地村民免费安装的太阳能水泵,宝洁公司试点了一些净水剂,中国妇女基金会则援建“母亲水窖”。这些做法不断地显示出民间的智慧和创造力。

 

 

        捐水、捐粮、捐钱,确实是能直接帮助灾民的最好工作。但是,如果NGO自身来捐赠,除了实力雄厚的基金会以外,更多的实务性机构根本就很难实现。这也是很多NGO抱怨自己难以参与抗旱工作的原因。但是,只要有政府和政府的慈善系统村在,饮用水、粮食都不会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府不太关注的领域。

 

 

        例如,选找水源、打井、推广节水措施、农业抗旱等更能显示出专业能力的工作,就是NGO可以施展手脚的领域。笔者记得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曾帮助四川灾区建造一些安全生态、造价便宜的房子,但是,大陆为什么就没有类似的组织或个人来指导灾民们修建环保、耐用、成本低廉的小型饮水工程呢?

 

 

        至于旱灾的原因,也有部分组织和个人表达了关切,进行了一些倡导。例如,绿色和平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但有些人则分析种植桉树、橡胶树等引起的生态灾难是造成此次旱情的原因。很令人遗憾,这些分析更多的只是在猜测,并没有科学依据,反而遭到政府的反驳,而这些人的专业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看来,NGO及其从业者如何能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去应对灾难,还需要学习和探索。

 

 

NGO的长期反应

 

 

        笔者吃惊地发现,尽管雨季已经来临,尽管政府、企业和其他很多NGO早已撤离,但润土工作组现在还在为少数没有摆脱旱情的灾区募款、募水。但他们可能还不是最晚离开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母亲水窖”工程的完工也还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干旱来说,在一头热的劲头过去以后,旱情缓解了,似乎救灾者就可以道别了。在传统的慈善模式下,这种做法并没有问题。但是,在“公民社会”的背景下,NGO不应该这样做。NGO对于这些非暂时性的问题应该表达长期的关切。

 

 

        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是长期存的在,很多地区冬春两季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旱灾,只是今年的旱情更严重。也就是说,干旱对于云南等地来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那么,NGO、尤其是关注相关领域的NGO就需要做一些长期的工作。如果只停留在蜻蜓点水的救灾层面,就无法彰显出NGO关注社会议题的使命。

 

 

        假如干旱的形成,正如某些人所说,有本地区的生态等原因,那么解决这些生态问题就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的机构开展政策倡导、公民教育等工作。政府所允诺的水利建设,也需要NGO参与共建并给予监督。此外,今年因旱返贫的居民占相当大的比重,那些从事扶贫工作的机构能否关注这些居民?能否关注其生产、生活中依然会造成缺水的问题?

 

 

公民社会的主体

 

 

        中国NGO圈内形成一个怪现状:但凡提起“公民社会”,总是拿NGO说事。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NGO的组织性,它比公民个体更具有行动力。在公民社会中,公民以NGO的形式去表达自身的权利、承担责任,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所谓社会,其组成单位必定是多元的,NGO也许会成为公民社会的力量主体,但就数量而言,占据数量多数的应该是公民个体。

 

 

        因此,公民社会与NGO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我们谈及公民社会的时候,总提起NGO,是因为我们总是怀有一种梦想,希望将自己所在的NGO领域打造成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但对比抗旱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这种梦想要实现起来还很困难。

 

 

        本次抗旱救灾基本上是比较成功的,尽管农业损失惨重,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由于NGO的介入,主要是在抗旱的后期,可以说NGO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及政府、企业和灾民个人。由于企业的慈善行为更多的也是受制于政府的积极作为,那么企业的作用相对而言也不大。抗旱成功的两大因素还是政府与灾民自身。

 

 

        往年大规模的水旱灾害发生后,往往发生饥荒等问题,间接引起灾民到处逃荒、社会不稳定的问题。今年5月,云南饮水困难的群众达到了1 014万人,占是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2月底的时候,全省已新增缺粮人口297万余人。如果根据过往的情况看,今年西南灾区发生逃荒等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在没有出动维稳力量的情况下,此次西南灾区社会基本稳定,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也难怪温家宝总理视察灾区时,有农民跟温总理说“谢谢”的时候,温总理反过来说:“应该是我感谢你们才对!”

 

 

        毫无疑问,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灾民们“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了。这也许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即便政府实施了城乡差别待遇,通过放弃小春生产来减少农业用水,通过放弃农业用水来保障工业用水,通过减少供应农村用水来保障城镇用水,但这些遭到歧视的农村灾民们并没有多少怨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可能还没有权利意识,似乎不太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公民”要求。但是,在公民意识没有自醒和自觉的情况下,灾民们却保持了社会稳定,维护公民社会的基础——稳定。这难道不是值得赞许的公民责任吗?

 

 

        可以说在基本没有NGO的情况下,灾民们反而成了公民社会的主体。NGO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一贯引以为豪的荣耀感呢?

 

 

结语

 

 

        不可否认,NGO及其工作领域是纷繁复杂的,宽泛地以NGO在本次抗旱救灾工作中的表现来衡量整个NGO及公民社会有片面之嫌。但抛砖引玉只为更多的反思,只为NGO的成长和公民社会的成熟。(作者系云南电视台记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抗旱  抗旱词条  云南  云南词条  本土  本土词条  NGO  NGO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