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的年轻人(图片来自田野营豆瓣相册)
一个西南边陲小镇,20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一个夏天,一届田野营。
学术训练与公民社会参与的结合
作为组织者,当我们一次次和同学、同事、NGO的伙伴、朋友以及家人解释田野营的时候,总最先碰到这样的问题:田野营是做什么的?你们真的下田去吗?
显然,“田野”这个文化人类学上的专业概念并不普及,以至于人们常常把它和农业生活中的田野混淆。而碰巧田野营的选址在农村地区,所以难免造成误解和疑惑。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指的是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当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质性(qualitative)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来到被研究者的真实生活的场域中,以学习的态度,通过观察、访谈等途径,搜集素材并加以诠释,以此来认识人们的生活、理解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创办于2010年,以社会田野调查夏令营的形式,为大专院校的社会学爱好者和社区服务者提供深入观察农村社区的机会;与此同时,为这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建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使他们结成友谊,共同成长;并依托于稳步发展的营友网络,为营友们有针对性地连接学术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各种资源,让大家结伴而行,走得更远。
此外,从2008年的抗震救灾,到2011年的微博打拐,民间力量正在以愈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的创办和独立运营,也是我们对这逐渐成长的公民社会的回应。
以“青年社会领袖”为田野营命名,源于我们对公民社会的信念。我们承认,青年社会领袖作为同龄人中有社会担当和行动力的精英,有着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能量。同时我们更坚信,只有自下而上地集结这种民间自主的力量,努力推广公民参与和自治,才能更有效和根本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个理念下,我们重视塑造独立的人格和批判性思考,同时强调平等地参与,认为人人都可以是社会领袖,因为人人都有权利、有能力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而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的,正是千万公民的参与和努力。
扎根民间,为青年人搭建发出号召和追求理想的平台,以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寄予田野营的期望。
自治和参与
作为青年社会领袖,我们相信自治必然是其基本的技能、习惯和精神气质。
抱着这样的理念,田野营为营员们保留了充分的独立自治的空间,自首届田野营起,营员自行组成“生活”、“田调”、“安保”、“新闻”、“IT”五个志愿者小组,负责田野营在地的各项行政工作。由各志愿者小组组长和协调员组成的“营务会议”作为田野营在地期间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日常事宜,如每晚的田调分享会。这意味着营务会议形成的决定即便是导师也必须遵从。而最佳营员奖辅仁奖、营友会会长等人选,也是在主办方工作人员回避退场之后,由营员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获奖者作为营员代表将参与到日后田野营具体的运作中去。到刚刚结束的第三届,自治和参与,已然成为田野营的精神内核和传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田野营的筹备和执行工作就是由往届营友全权负责的。今年初,一个由历届协调员、辅仁奖获得者、营友会会长和积极营友组成的筹委会正式成立。从前期对田野营的使命、定位、战略规划的抽象讨论,到筹款、招募、甄选等具体工作的实施,再到结营后的评估和总结,全部由筹委会组织完成。我作为筹委会的一员,有幸参与了全部过程。作为往届田野营的参与者和曾经的受惠者,今年我们成为了第三届的组织者,并得以把当年从田野营获得的收获传递给更多人。
这是田野营独立运作的首次尝试,而正是来自它本身的内生力使这个民间发起的公益项目有了长久运行下去的可能:营员们因为对社会科学的兴趣和对农村地区的好奇来到田野营,十几天共同的“田野”体验使我们结成伙伴,并在结营后出于对田野营强烈的价值认同感自愿回流,组成志愿者团队,承担起下一届田野营的筹备工作。
社会科学的训练营
田野营首先是一个学术训练营。它提供一种有别于主流学界的研究方法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它提倡一套多元的理解社会的价值观,并提供反思社会发展的理论工具。我们相信,在社会急剧转型、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的中国社会,田野调查终将因为对多元价值体系的关注和对现代性的反思而在学术界赢得一席之地。
作为公益性的项目,我们也曾苦思田野营能为社会和社区带来哪些具体的积极影响。说到青年发展,作为学术型的夏令营,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营员对社会本身的理解,而非个人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论及对农村发展的贡献,比起支教、乡村图书馆或免费午餐等项目,我们亦不能为当地社区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田野营的作用也许无法立即量化,但它对营员的影响,缓慢而持久,而这正是它的力量。
田野营秉承的参与性学习理念,是为其一大特色。在正式的田野调查之前,田野营为营员们提供为期一周的行前培训。关于社会学认识论和质性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会当然是重中之重。营员们被要求分小组通过自己的阅读、讨论、调研和思考,对一个特定课题进行深入学习,并在研讨会上呈现给大家,激发其它营员对此课题的思考。在正式开营前,营员们就拿到了长长的书单。豆瓣上的田调小组使分享阅读笔记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营员们彼此还未照面,就要根据课题自愿分好小组,并协调完成材料搜集等准备工作。正式开营后,各小组就为自己的课题正式忙开了:补充资料、搭建构架、呈现案例、分享思考。私下小组讨论时大家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再忙着补充阅读,完善观点。为了一个小时的研讨会展示,常常有小组通宵达旦准备几个晚上,笑言高考也没那么拼命过。
这种带着问题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无疑极大地刺激了营员们的求知欲。而研讨会上的讨论,又给大家充分地交流和争鸣的空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视角和学科思维,观点和立场各不相同。一个研讨会,经常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而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在本身既无公式可解的社会学领域,谁又能说提出对的问题往往不比急于给出答案更重要呢?
这种参与性学习的理念一直贯穿田野营始终。在地田调期间,营员们早养成了研讨会的习惯。谁在田调中有一个疑惑或体会,便临时发起一个小型讨论,邀请几个对此感兴趣的营员,大家有针对性地发表观点、交流思考。
在首届田野营营地——云南黑井,当地日渐凋敝的传统制盐业和开发初期的旅游业引发了营员们的思考。在国家分配资源不均的情况下,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凋敝是否无法避免?没有了工业基础,单纯依靠第三产业脱贫致富是否是空中楼阁?尚处开发阶段的旅游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与当地产业转型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种村镇的“失血”又给建设现代化怎样的启示?
营员思芮结营后曾深有感触地说,给她学术上最多启发的正是平日私下里跟营友的讨论和请教。
参与性学习、启发式的讨论、实地调研,这些都足以激起营员们对田野研究和社会学长久的热情。第一届营员小敏,田野营之后对人类学和社区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原本是广东商学院新闻专业的她通过日后的积累,如今已在伦敦大学亚非研究所攻读发展人类学的研究生。第二届的营员小奕在营期间完成了当地公民社会的田野调查,如今复旦大学文学院大四的他,正打算赴香港攻读政治学专业。而我自己,则因为当初在田野营对村镇流动人口的调查,而把牛津大学研究生阶段的主题锁定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身上,并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完成了我最终的毕业论文。
培育公民社会行动者
田野营带给营员学术上的兴趣和启发是其一,但它并不满足于培养书斋里的理论家。作为有志于激发青年社区行动力的项目,我们也重视塑造公民社会中的行动者。
这首先体现在田野营的甄选标准中。每一届营员的甄选,我们都努力在几百份申请中寻找符合田野营价值观,并拥有丰富社区行动经历的申请者。经过两轮的甄选,最终入选的20名营员无不精彩:从法学、经济学到哲学、艺术,他们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从社工协会、青年支教到民工子弟服务社、麻风病人康复村,他们是不同公益领域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致力于公共服务事业,富有社会责任感,并充满理想。
在行前培训中,伴随着脑力激荡的研讨会,关于社区服务的讨论和经验交流一直穿插其中。“星光大道”即是一例。在这个环节中,每个营员用七分钟,七张PowerPoint演示页讲述自己的社区服务经历。当营员们依次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对公益事业的思考,坚持和热情时,每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公益之星。
正是在这样平等交流、开放分享的氛围之下,营员们迅速走近,结成伙伴。之后10天的在地调查更为营员们提供了近一步互相认识了解的空间。当大家白天结伴爬山涉水走村拜户,晚上在分享会上交流田调心得,并一时兴起吃烧烤喝小灶酒畅谈人生理想直到不省人事之后,结营之际大家已然依依惜别,友谊深厚。
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不参与和改变当地社会生态。这是营员们在当地社区恪守的田野调查伦理。而回到自己身处的社区,他们则凭借田野营的营友网络,迅速成为社区公共生活中的组织和参与者。第一届营员肖华、瑾松两年来一直投身于珠海市某居民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建设中。从起初不被居委会理解,到通过耐心持续的沟通和居民取得互信,并最终成功地举办了该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他们的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社区的公共管理。第二届的营员巧巧,入营时即为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农村发展促进会的骨干。在结营后,接待多个对农村发展感兴趣的营友到北京昌平某村的社团服务点,学习和交流促进会的运营和服务理念,启发了其它兄弟社团的发展。
深入社区,用独立、客观的学术视角审视社会肌理,反思社会发展现状;坐言起行,用主动、具体的社区行动参与公共生活,力图给身边的环境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这是田野营服务营员的方式,亦是对营员们的期待。
在第三届田野营顺利落下帷幕之际,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夏天,又将有20个年轻人启程,去收获他们的田野。而更早的时候,田野营将迎来它第一次营友年会,三届的营员们将终于有机会聚首,交流经验,畅谈理想,并为下一届的田野营出谋划策。虽然我们当中很多人素未谋面,却因为同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它有我们最喜欢的几个词:青年、社会、田野。
补充阅读:田野营是什么? [GT1]
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的创办,其背景是田野调查在我国主流社会学界的缺位。在实证主义(positivism)和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主导的学界,人们常易于陷入对技术和数字的崇拜,方法上追求科学主义和管理主义,而对于什么是“人”、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进步”这样的根本性问题缺乏最基本的思考和反思。结果是,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被单纯地看作是一个可以用数字简单衡量的、可供科学改造的客体。
而田野调查所体现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以及与之相随的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正是旨在恢复社会本身的复杂性。这个理念植根于价值多元主义,并提倡一种深刻的自省精神,即相信任何一套价值体系都与特定的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价值体系之间并不存在孰优孰劣,每一种价值都是有意义的,现实的权力关系对社区有着真实的、难以消解的影响,必须通过自省精神来认识。什么是“人”?如何理解社区中的公共生活?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给当地的居民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通过这些对现代性的反思,我们希望可以把“人”从单一的经济发展的语境中解放出来,恢复原本的价值感和生活感。以此,社会不再是一个有待官员和学者们拆分和改造的机器,而是一个必须被尊重和观察的充满生命的有机体。
而把田野营的选址放在西南乡镇地区,是有感于我国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和文化断裂。我们希望深入边缘地区的实地调研,可以激发营员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思考和投入的热情。此外,我们还希望营员可以将在田野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与他们的亲朋好友分享,以此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首届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于2010年夏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刘韬老师发起,选址云南黑井古镇,申请人数达200余人,最终入选营员20名,实际到营18人,分别来自牛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师大珠海分校等国内外高校,其中7名营员获得500至1500元不等的奖学金。第二届调查地为广西黄姚古镇,申请人数增至300余人,最终入选仍为20人,实际到营19人,除首届已有高校外,本届新增多所高校,如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学院、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其中获得资助的人数由首届的7人也增至9人。
自2012年起,田野营的运作全权交由往届营友组成的筹委会志愿者团队。今年8月,首次独立运作的第三届田野营在贵州隆里顺利举行。今后,田野营将继续服务于国内外高校的社会科学爱好者和基层社区服务人员。在田野营的基础上,公民社会发展讲习所也正在积极的筹备中。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见证和支持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作者系首届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营员、第三届田野营筹委会志愿者团队成员,现供职于德国联邦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