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打工子弟爱心会

 

 

 

         一个叫打工子弟爱心会的机构,自2006年在北京成立代表处后,就一直坚守在北京城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以“社区中心”的工作模式提供服务。之前,它已在美国、香港两地注册为非营利组织。

 

围绕社区中心开展项目

 

        目前打工子弟爱心会的所有活动,差不多都是以社区中心为依托来开展的。

 

        那社区中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该机构的项目总监张惠敏在接受采访时解释,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社区中,社区中心不仅仅要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心理层面的凝聚空间,以及创造出一个有凝聚力、大家彼此关联的社区环境。

 

        所以,打工子弟爱心会希望通过扎根在外来务工人群聚集的社区中心,围绕打工子弟来开展项目,主要包括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生活技能培训项目,面向小学生的课后辅导项目,为打工子弟学校老师开展的教师培训,另有家庭教育工作坊、运动空间、冬夏令营、超级星期六、欢畅周末等。

 

      “生活技能培训项目主要服务于全国各地16~20周岁的打工子弟,包括针对初到城市、或者从小跟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的青少年。通过对他们培训各种生活技能,教授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实践,并采取推荐工作、后期跟踪等支持方式,爱心会希望这些打工子弟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立足。”张惠敏介绍了生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初衷。

 

        打工子弟爱心会为这些即将进入职场的青少年们,提供住宿制的教学课程。在集中培训的4~6个月里,为他们提供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的“软”技能。一方面是生活所需要的,比如如何处理职场上的关系的一些心理需求课程,帮忙他们在进入职场时能融入其中,面对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像电脑、平面设计方面的具体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在结束培训后,打工子弟爱心会还会为他们提供工作推荐的机会。但至于能否被录取,或留在实习单位工作,这就看他们与雇佣方之间的双向选择了。

 

        据打工子弟爱心会所称,目前已开展了4期(含试点项目期)生活技能培训项目,目前已毕业的学员被推荐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餐饮业、糕点制作业等。在未来,打工子弟爱心会还希望与企业加深合作,如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一些技能课程。

 

        张惠敏补充,这些培训后经过推荐就业的学员,打工爱心会也会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跟踪,以持续地提供后续支持,这通常会通过一些个体或小组访谈来实现。她认为目前项目的效果主要借助个案来考察,但积累几年后,或许会更清楚地看到项目的效果趋势或总体状况。

 

        服务青少年群体之外,打工子弟爱心会针对小学生群体也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活动,包括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放学后的2小时课后辅导活动。下学到社区中心来的小学生,既可以得到志愿者的课程辅导,也可以参加志愿者组织的英语、音乐、手工、科普等课程活动。周末的时候,爱心会招募的志愿者则会到打工弟子学校,为学校里的小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和艺术手工课。而在寒暑假期间,爱心会也定期组织主题性的营地活动。

 

        同时,打工子弟爱心会还会开办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的亲子工作坊、家庭教育工作坊。同时也会在社区中心,给打工子弟学校选派过来的教师提供初级到中级的教师课程培训。

 

        此外在周六下午,社区中心也开展一些支持性的活动,提供有组织的游戏、团队的体育比赛、社会议题论坛和语言训练课程。与此类似的项目,是正在实施的巴克莱运动空间项目,这是该项目首度在中国实施,它的目的是为社会上比较弱势的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和空间,主要希望让这些孩子把业余时间用于健康积极的活动上,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培养团队精神。

 

项目之外的“网络”搭建

 

        张惠敏介绍,上述项目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社区中心来开展。此外,打工子弟爱心会也开展社区项目之外的一些工作,如目前已筹划开始实施的“潜力社区网络”(暂定名)以及“工友资源平台”。

 

        未来,打工子弟爱心会致力于将社区中心模式在全国各地推广,以及搭建互动分享和支持的平台。打工子弟爱心会希望通过“潜力社区网络”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推广这种社区中心的模式,换言之聚集更多类似想法的组织,然后支持他们采用类似的依托社区中心开展项目的社区工作模式。

 

        与潜力社区网络关注社区中心模式相互关联但以不同方式并行操作的是“工友资源平台”,它更多是为关注外来工的公益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能力建设、分享经历经验而搭建一个共同协作的平台。此外,这个平台也具有孵化器的功能。打工子弟爱心会希望利用已有的办公空间、设备、经验和资源来推动该领域本土中小型NGO的成长。虽然其他机构也已有类似的尝试,但打工子弟爱心会仍希望借助自己的资源推进这个平台。目前,工友资源平台正对外招募专职人员,以全力推进该平台的搭建。

 

        不过,2009年上半年正式运行的上海办公室,已经开始以开展工友资源平台相关的项目活动运作起来,包括以论坛的形式,开展针对有关外来工服务的话题进行讨论,从而形成一些触发行动的决议,并以此机会同时与上海当地的劳工、教育NGO以及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关系。此外,爱心会上海办公室也通过成立的社区中心开展课后辅导项目、欢畅周末、夏令营等项目。

 

不同的资源调动方式

 

        打工弟子爱心会的北京办公室各个项目,主要依靠现有25名全职员工来协调运转,并邀请志愿者参与项目的直接服务。比如生活技能培训中,打工子弟爱心会主要工作包括课程开发设计、项目管理、志愿者与学员的招募与管理、学员日常支持,以及与各合作伙伴包括潜在的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的雇佣方进行合作方面的洽谈联系和关系维护。

 

        后者尤其值得关注,更像是在搭桥开路。爱心会对潜在可以就业的岗位和企业进行考察洽谈,包括注册、资质,是否遵守劳动合同法以及员工的待遇情况等,爱心会主要选择行业内比较规范的企业,前去考察洽谈。

 

        更多的爱心会的具体工作,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志愿者来实现的。打工子弟爱心会充分利用了这些招募来的志愿者资源。这些志愿者主要来自北京的大学生社团、社会工作、社会学、教育学等对口的院系的学生,还有企业员工、在职教师等社会志愿者。他们在经过面试、入职及专业教师培训后,就可以开始志愿者的工作了。部分项目也招募外国志愿者(如英语培训)、专业老师(如音乐课),而职业技能则是由企业员工来提供。

 

        期间,这些志愿者也会定期交流,并向爱心会进行反馈。志愿者资源主要是由打工子弟爱心会设立的志愿者管理部门来负责管理。据张惠敏介绍,打工子弟爱心会每年志愿者的参与次数可以达到1000人左右。志愿者将在每天的工作时间、下午放学、双休日或者是寒暑假,出现在爱心会在北京和上海社区中心里,为外来务工人群及青少年开展服务。

 

        打工子弟爱心会在北京拥有2个社区中心,目前位于朝阳的东坝和昌平的平西府。虽然在大望京成立的第一个社区中心早已在2009年4月因城区规划被拆迁掉,所幸的是他们又在平西府社区重新扎根了。在社区中心里,除了开展上述的项目外,打工子弟爱心会也会发起一些社区共同参与的活动,比如社区电影活动、便民活动、社区清扫日活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打工子弟爱心会在2009年12月28日的“国际移徙者日 (International Migrants’ Day)”这天,首度开展庆祝和纪念移徙者(进城务工者)的活动,如在北京举办的以外来工为主题的摄影展,在上海举办的大学生公益活动创意比赛,以庆祝外来务工人员为中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并唤起社会对他们福祉的关注。这些活动,无不寄托着打工子弟爱心会的期望,那就是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拥有一个有归属感的、联结的社区,让他们的子女得以拥有一片希望、一个未来。(王辉)

 

联系人:张惠敏

 

010-64656100/6101

 

huimin.zhang@cmc-china.org

 

www.cmc-china.org

 

www.mrn-china.org(工友资源平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打工子弟爱心会  子弟  子弟词条  爱心  爱心词条  打工  打工词条  打工子弟爱心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