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梅兰竹菊 各领风骚——4本公益年度观察报告手记

 

推荐理由

2012年7月在深圳慈展会上发布的杨团主编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慈善皮书”),是自2009年开始的系列慈善年度观察报告,由出版皮书的大本营——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朱健刚主编的公益蓝皮书《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公益皮书”)也由同家出版社出版。作为年度的观察报告,康晓光、冯利的《2012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以下简称“观察报告”)已在今春出版,这是他们的年度观察报告的第二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编的《2011中国公益事业年度发展报告——走向现代慈善》(以下简称“发展报告”)也于年中出版。

2011年,将会是中国公益慈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一年。一些具有界碑意义的事件和争论这一年有些戏剧化地走上舞台。针对公益领域这样一个值得记录和书写的一年,国内几家研究机构分别发布了上述4本皮书或报告。对于很多行动者而言,囿于自己的工作而少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亲历的2011年进行系统的思考,对于一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项目和典型机构,也很难多角度、全方位去观摩。因此,尽管这几本书的读者定位未必是民间组织的行动者,但是笔者仍要不揣浅陋,向同行推介这4本书。

更重要的是,与亚洲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相比,中国民间组织整体上的理论素养比较弱,这个短板已为越来越多的同行所认识。正如朱健刚所言,多年来知识界的专业研究者“难以提供可以指导公益实践的有效知识,许多研究属于围观性质”。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随着更多资源开始进入,不只公益慈善越来越成为学者的研究领域,一些民间组织也开始为自己的行动做研究。这都为行动者提升理论素养提供了支持。这4本书不但记录了过去一年重要的历史场景和事件,4本书主编和主要作者也往往是行业重要的意见领袖和研究者、甚至还是参与者,他们的思考和言论或许对政策产生影响,他们的观察和分析、一些前瞻的趋势研判能给行动者一些启发和借鉴;书中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可以拿来作为行动者的工具和武器。

 

精彩内容推荐

过去的2011年如此重要,组织、发布一个什么样的报告,是基于领衔者对过去一年的判断。北师大版的发展报告认为,“2011年,是中国公益慈善正在快速步入现代慈善的战略转型期,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的初步革新,公益产业链的逐步形成,新兴科技在慈善领域的流行推广,公益行动的全民参与,都预示着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正在翻开新的篇章。”中山大学朱健刚版的公益皮书关注全民公益,“公民通过公益参加公共生活,公益也将普通人塑造成公民”(李萍写的序言)。该书意在成为勾勒2011年公益现状和前景的政策报告。社科院杨团版的慈善皮书更是高屋建瓴,在总论里将公益慈善发展嵌入到中国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去思考。

既然是2011年的皮书或报告,过去一年的热点事件和思潮要么以专门的章节分别叙述,或者融合在总报告里。北师大版的发展报告和慈善蓝皮书都有专门的章节和重要的篇幅来记录去年的大事记。慈善皮书将去年的15件重要事件由多个作者分别记述,并在文后请专家做了点评。发展报告在一个明确的主题线索下论述,虽然对事件发展脉络分析大体相似,但北师大版整体感更强。公益皮书将过去一年的全景式的阐述分别体现在总报告和分报告里。高度一致的是,4本书都选取了微博打拐案例。

这4本书虽同是对2011年慈善公益领域进行观察,却个性鲜明、各有侧重。

北师大版的发展报告是4本书里信息量最大、资料最丰富、最全面的一本,是一本了解行业的基础读物。如果有研究者想了解去年公益领域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有刚刚进入公益领域的人想了解这个行业,笔者首先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不是资料的堆砌,而是围绕现代慈善的主轴来展开。本书分别记述了中央与地方相关政策进展和趋势、捐赠方式和主体的变化、公益组织的发展,而对基金会着墨最多,人才培养、媒体参与都专门辟有专章记述。书里的“年度思想:公益倡导勾勒发展蓝图”一章的视角和内容是其他三本书所没有的,选取和陈述了10位意见领袖的主要观点及其贡献(他们是邓国胜、金锦萍、刘润华、卢德之、王名、徐永光、杨团、俞可平、资中筠、王振耀)。有点可惜的是,民间一些很有思想的行动者,大概因其声音无从“扩音”而未被列入。

如果说,北师大版的发展报告是一个全面周详的2011年公益截面的展示,康晓光版本的观察报告整体的纵深感最强。该书由总报告、若干分报告、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和附录组成。从各部分的内容看,虽然也有一些2011年的热闹事件和突出人物,但组织者并不刻意聚焦在2011年发生的引起轰动的事件,只是站在2011年这个时点上对最近几年甚至更长的第三部门的状态进行观察,《强制性行政动员募捐模式》如此,典型案例和典型事件的选取尤其如此。这本书的文章几乎都是经过精细筛选和反复打磨过的,虽然主要作者多是康晓光研究团队的学生,在一些案例分析上有套用范式的青涩痕迹,但是康晓光的思想高度依然突出。“特色在于研究‘转型时期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宏观动力学’,尤其侧重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朱健刚如此评价他的研究。

恩派、工友之家、心盟这些我们太熟悉不过的同行机构,以往因为直接接触或有耳闻,对这些机构只言片语的评论和评价充斥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将这些案例非常清晰的做了系统的梳理,尽可能全方位展示一个机构发展的脉络和条件。其思想深度与视角大大超过媒体的报道。如工友之家的案例给读者展示了一个草根组织的文化自觉。《恩派:初创期民间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者》里回应了同行对恩派的诸多疑问,如“孵化器是恩派的核心竞争力。恩派的成功发展,与其建立的一支较强大的‘企业化’的团队分不开。2010年初,恩派的专职人员超过100人,一半以上有过企业的经验;管理人员基本上拥有数年外资企业管理经验,另外,大概15~20人是海归;国内的则以学习社工、社会学为背景,很少有来自公益组织的”。针对业界对恩派亲政府的质疑,文章也有分析,还访谈了前辈商玉生的分析:“恩派在上海开展业务的第一准则是要符合上海对NGO的设想,孵化器的概念是基于这一准则产生的。这种以满足政府需要为前提的策略,更多的是在客观环境下的一种适应策略。”

公益在弥散》以电视节目嫁接公益元素的想象和影响、原因的分析,指出:电视媒体的利益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公众、企业和明星,因此迎合以上三者的需求非常重要,公益就是迎合策略中最好的工具。文章建议应积极研究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动员机制,研究商业机构的商业模式、盈利机制,研究各种资源的整合。

总之,笔者认为这本书的典型案例尤其值得仔细研读,或会给行动者一些启发。

 

有人说,杨团版的慈善皮书和朱健刚版的公益皮书即使互换个名字也无妨,但是外形酷似的两本皮书内容却差异很大。当然,里面也有相当部分的相通与融合。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慈善蓝皮书,也出版了公益蓝皮书。以现代两字作为慈善的定语,公益慈善在定义上就殊途同归了。朱健刚版认为“公益”的概念比传统的捐款、捐物的慈善定义要宽广的多,能准确地描述着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但杨团认为慈善加上了“现代”的限定词,就等同“民间公益”。

慈善蓝皮书是最晚出版的一本,但着实让人惊艳了一下。笔者认为,这本书与其他三本书相比,个别文章的质量、文字编辑略显粗糙,框架也不如其他三本书那样,由一根主轴贯穿始终。但是,该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前面总论的三篇文章,一下子将该书的视野提高到一个开阔的地带,也因此有更好的视野。开篇之作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何道峰的《2011——中国公民意识之群体觉醒之年》,气势宏大,格局清晰。他将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纳入到中国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思考之中。他在文章中认为。中国是东亚国家,无论从地缘政治文明、哲学、宗教,还是从历史文化积淀和思维习惯来讲,中国都是东亚文明的中心。因此,不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如何起步,最终都会回到东亚文明的逻辑上来。

     中国在现代化路径上,只能在东亚模式上做必要的创新。东亚模式是,经济变革在先,社会变革次之,政治变革最后。东亚模式的发展路径与英美完全相反,但是现代化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他在文中指出了发展次第后,随即指出“刚刚到现在,中国才开始触及社会变革,而政治变革尚在初步探索阶段。”而中国现实的境况是,从汶川到玉树——中国社会变革的预热场,这和公民社会没有关系,只跟狭义的慈善和做好人好事有关。2011社会变革是中国公民社会之群体觉醒。群体行为的改变依赖于社会主流意识的群体觉醒。2011年,发生了很多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深远的故事。

总论部分的第二篇是朱健刚的文章,其实这是公益蓝皮书一书的概要版。对于慈善蓝皮书读者,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一览公益皮书的概貌。中民慈善中心作为慈善皮书的共同组织者,对中国的慈善捐助做了详细的分析。报告中的数据采集不知是否纳入了民间组织的情况,但一些结论对民间组织很有借鉴意义,捐赠者来源、分布、对捐赠领域的偏好对民间组织都会有启发。

慈善蓝皮书第二部分是行业篇。用10篇文章对行业里的重要角色和内容做了重点分析,如慈善总会系统、红十字会,这是在其他三本书中所没有的,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慈善服务发展报告、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的转型,都有专篇讨论。这部分的布局有全局眼光,也有了90年代末期社科院蓝皮书的气度,可惜的是,这部分文章质量却参差不齐,是个小遗憾。

 

虽然同为蓝皮书,朱健刚版与杨团版标题以公益慈善而有不同,北师大版书名以主、副标题将公益慈善放在题目中,这多少折射出业内对公益慈善的各有沿承和侧重。朱健刚版的核心是全民公益。全书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以公益组织——公益行为——公益政策——公益文化依次展开,其思想和风格的统一与完整性与工作团队主要来自中山大学公益研究中心一个机构有关,这与康晓光的观察报告类似。

从民间视角看,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是中国行动和研究结合最好的。公益蓝皮书的作者朱健刚创办中山大学的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和其他研究机构很明显的差异在于,“它侧重于草根NGO的研究以及志愿性的机体行动研究。其特点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在开展民间公益组织个案研究的同时,推动南方民间公益组织网络的形成。和草根组织密切的联系和对民间社会的推动”,获得业界的赞赏。

该书的很多文章都值得细读。公益组织、公益政策在另外几本书中也有讨论,但是该书更为全景和系统,这或许与文章一开始就定位于学术论文有关,不过后来因为增加可读性,已经删去了一些论文要素。以公益组织部分为例,三篇文章内容分别是民间组织问责、基金会发展报告和民间组织对国际资助方的评估报告。尤其是《国际资助方评估报告》是2009年的项目,中文版首发在这里。这是业界第一次用批判的眼光,从国际援助链条的“下游“去评判“上游”。

笔者更偏爱公益文化这部分。相对前面一些篇章仍然可见的论文的“八股”痕迹,这部分更好的体现了研究和行动的关系。

朱健刚的《中国公益研究十年:知识生产的停滞与转型》一文,对过去10年中国公益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全面的梳理,对于这些年在公益研究领域里着力较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个人都有介绍。文章提出了现在行动与研究之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他指出,公益研究其实对根本问题尚未触及。当前公益研究急需知识生产的转型,研究者需要参与到公益实践中去,同时能保持观察和分析的状态。

这个部分的其他文章,如《2011年中国微公益传播报告》、《NGO公益传播中的数字鸿沟现象研究》,前文及时回应了2011年火热的微公益,对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特点做了研究。这对越来越关注微博传播和动员的民间组织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研习读本。另外一篇关于数字鸿沟的文章,研究结论是“数字硬件鸿沟”并不明显,但存在“数字媒体应用鸿沟”。文章对导致鸿沟的原因做了分析,对如何帮助NGO进行新媒体应用和公益传播都会有一定启示。

 

小结

随着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皮书家族又添新丁。作为1990年代末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的读者,会很自然地期待公益行业的年度报告能再现当年的成功。

1990年代后期,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所、社会学所的经济、社会蓝皮书,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预测、研判经济、社会宏观形势,注重现实问题讨论,令向来严肃的学术著作成为畅销书。后来随着这股“皮书热”,不少地方的部门和研究机构也有不同的皮书出版。

以年度报告和皮书的形式对公益领域持续、系统地观察、分析乃至预测的时间还不长。相比1990年代由中国社科院几个研究所独领“皮书热”,公益领域的皮书出现了几家争鸣的局面,也说明这是一个开始有干头、有说头、有看头的领域。

这几本书的作者群体和当年的皮书作者不同。当年社会蓝皮书聚集相关领域的不同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作者;但公益年度报告或者皮书的作者归属却相对集中,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主要由康晓光的研究团队完成,朱健刚主编的公益蓝皮书的作者也以中山大学公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为主。这无疑会影响了书的思想的多样性。但因为并非如当年蓝皮书那样一本独存,多样化的皮书和报告恰弥补了这个缺憾。既然都是对2011年公益领域的观察,几本书对于去年重要的热点事件、政策、变化有相当一致的反映,但确实显示了多元角度、多种呈现和差异性的思考。若针对同一事件和问题,看各路行家如何分析解读,也是趣事一桩。

豪杰群起,各领风骚。年度报告和皮书的生产,也是公益领域的小投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梅兰  梅兰词条  手记  手记词条  风骚  风骚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观察  观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