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组织能力建设

         2005年12月,第一家系统推动NGO和企业合作的网络?D?D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网络启动。该网络致力于协助企业和NGO双方在扶贫、救孤、助残、环保等公益领域开展合作,帮助企业通过加强NGO能力的方式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来自国内外NGO、企业和媒体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开通仪式并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进行座谈。

      此前不久,从民政部主办的中华慈善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国企业99%没有过慈善捐赠行为。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副代表汤敏对此深有同感。他说,世界银行近期推出的一个有创意的鼓励NGO从事公益事业的“中国发展市场”项目,吸引了1000个NGO发出申请,但却遭到企业冷遇,面临筹资困难,目前只有一家企业捐助,离60万美元的募款目标相距遥远,而在仅仅拥有7000万人口的菲律宾,同样的项目很快筹集到150万美元。汤敏认为,这反映出中国非常需要大力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华慈善大会的召开就是一次很好的政策和舆论推动。

      中国企业缺乏捐赠意愿的现象固然与鼓励捐赠的法律法规不完善、NGO社会公信力有待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总体上相当薄弱等多方面原因相关,同时,也与企业和NGO之间在加强沟通了解进而开展合作缺乏有效的渠道有一定关系。与会的企业和NGO代表在发言中,都提到了它们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的成功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企业为NGO提供了资金、志愿时间、专业技能、人力资源培训、甚至影响地方政府为NGO营造一个活动空间等多种形式的支持。而通过与NGO合作,也能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副所长邓国胜认为,这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增加拥护群体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一些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已为国内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英国石油公司(bp)北京分公司社会投资项目经理张磊介绍,bp在美国注册成立了bp基金,接受其全球员工申请,为员工从事公益活动的志愿时间或为慈善事业捐赠或协助募集的资金进行配比,成功申请到的配比资金将直接交给员工为之服务或者捐赠资金的公益组织。目前公司在华主要实行时间配比(每小时志愿服务10美元),限额为每人每年5000美元。除象bp这样鼓励自己的员工从事公益活动,邓国胜介绍,由企业直接举办公益组织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例如台湾的基金会1/3是企业基金会。

      不过,从国际视角来看,企业和NGO之间的关系远远没有慈善捐赠这么简单。《中国发展简报》创刊主编高?r在发言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作为一个看似达成共识的概念,其实非常值得深思。NGO和企业合作应该持谨慎态度,企业为NGO提供资源是好事,但并不就意味着企业就在社会和环境方面承担了责信(Accountability)。NGO和企业发生关系有多种方式,最终目的是要去影响企业的行为。仅仅有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不够的。

      启动仪式现场还进行了网络功能演示。网络会员可以依托网站,在上面发布资源信息,查询公益组织需求信息以及NGO能力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文献。网络的发起机构,富平学校校长沈东曙介绍了网络年度发展规划,以及依托网络正在筹集北京农民工医疗救助基金的情况。

      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网络由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法国拉法基集团公司和鸿尚咨询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截至网络启动之日,共有10家企业和30家NGO加入。

(付涛)

      联系:米丽

      010-51319207

      mili@fdi.ngo.cn

      www.ngocb-csrn.prj.cn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组织能力建设  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建设  建设词条  公益组织能力建设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