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可忽略的有机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22日,也就是灾难发生后的前十天,云南草根组织一共向汶川地震灾区发送了棉被、药品、防护服、口罩等价值近10万元的急需物资,为512地震前期的紧急救援抢险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围绕512地震救援,多数云南草根组织没有走到最前线,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但他们在灾难的第二线,在相对稳定的大后方,果敢地承起了自己的责任。他们关注从灾区来的大学生,他们组织志愿者到医院陪护伤员;为灾后进行心理干预积极地工作;为灾区的重建奋力呼吁。虽然所关注的领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救灾物资募集、管理及使用中的公开透明和高效率,得到公众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512抗震救灾中政府和军队是救援的主体力量,公益机构和志愿者只是辅助力量。已有人提议把2008年定为中国志愿者元年,那所有参与512抗震救灾的公益机构和志愿者注定是其中的关键力量,而云南的草根组织也一定是这股力量中不可忽略的有机部分。

 

 

 

“时间就是生命”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一天也因此而显得意义非常。当时昆明真善美书家的小王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在下午15:30分左右突然接到在贵州工作的朋友发来的一条信息:“四川汶县发生地震,你在四川有没有认识的机构,北京有一批物资要运过去”。这或许是云南草根组织最早收到关于汶川大地震的信息之一,还把汶川说成了“汶县”,据小王回忆当时上网搜索还找不到任何相关的信息。几分钟后在网络上才看到新华社发的一篇通稿,首次证实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短短几十个字却在瞬间把整个网络都“爆”开了。

 

       一时间,大家的短信、QQ全都在关注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云南NGO的工作人员也在思考:地震灾害发生了,我们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随着 地震前线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死亡人数呈直线上升,大家的这种心情更急迫。一贯的社会责任感促 使不同的机构朝着同一个方向去考虑,“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的想法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人群中扩散。NGOCN在行动、发展培训学院在行动、蒲公英爱心联盟在行动、昆明真善美书家在行动……所 有的公益机构和爱心人士都在行动。

 

       地震发生后,云南的草根组织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了“512地震援助行动昆明群”,在不到两小时时间里,加入QQ群的人数达到了100人。同时另外的一直以网络为爱心阵地的“蒲公英爱心群”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群里大家分析信息,讨论方案,最终商定于14日晚七点,在昆明好心情茶室会合,商量如何参与救灾一事。当晚参加会议的有12家民间组织,2个QQ群成员和3个学生社团的53人参加,组织的工作领域涉及到儿童救助、网络建设、文化传播、防艾同性恋、主流文化反思,其中的绝大多数机构都是草根组织。在会上商讨成立了“512民间 组织赈灾行动-昆明组”,并就宣传、物资收集等方 面进行了分工。就在同一天,由云南发展培训学院 参与的“NGO四川救灾联合办公室”正式在成都成 立并正式开展工作。为了支援前线的人员救灾,各机构的行动已经够快了,但大家仍觉得慢,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这一刻“时间就是生命!”

 

 

 

还要走得更远

 

        5月20日“昆明组”发出最后一批物资后,云南各草根组织的联合募捐行动暂告一个段落;但从地震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伤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 伤痕,同样需要社会大家庭的爱心来抚平,所以“昆明组”的救援脚步还不能停下来。相反,对于个别有专长的机构来说,他们还必须走得更远。

 

 

        云南实践青少年发展中心作为民间服务青少年 的组织,一直积极参与前期的援助工作。中心不仅加入512民间组织赈灾援助行动昆明组,设立昆明捐赠物资集中地点接受物资捐助;而且在2008年5月19日,中心就根据自身特长,把工作重点放到为灾后儿童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上。中心发出了招募“灾后儿童心理社会支持援助组志愿者”的公告,组织云南灾后儿童心理社会支持援助组,已然开始准备 进行灾后的心理干预。

 

 

        与云南实践青少年发展中心同步,对于即将于5月22日到昆明治疗的1000名灾区伤员,云南的其他 草根组织也开始行动,“即使到不了前线,也让伤员在昆明找到家的感觉”,一名报名参加陪护志愿者这样对真善美书家的工作人员说。当然书家的工作也不是最快的,在听说有伤员要到昆明治疗后,某公益机构的义工就开始与医院联系,确定了昆明的一家医院安排陪护志愿者;还有网名“楼姐”所在的组织也一直在招陪护志愿者。尽管最后由于到昆治疗的伤员人数减少到245名,加之入住医院的变更,多数参与此事的机构没能按原有规模开展陪护工作,但这些机构的速度和爱心,影响了报名的志愿者,也打动了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延安医院和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甚至主动提出如果有伤员入住,马上通知志愿者。

 

 

        在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昆明一些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机构,又发现那些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的需求:他们因地震造成一时的经济困难,而学校的补助一下子又下不来;部分同学甚至因家里给不了生活费,原有的考研计划也放弃了,到外面去打工。针对这样的情况,一些机构就开始想办法帮助来自灾区的大学生度过暂时的难关,那最可行的就是募捐。这其中最突出的还算云南大学生爱心家园,他们与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通过组织志愿者募捐,最终以“512奖学金”的形式,向部分家庭受灾严重的大学生一次性提供了2000元的资助,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学生的经济压力。

 

 

 

 

 

NGO就是一家人

 

 

        如果都是在公益机构里面工作的人员,各自会潜意识地把对方与自己归为一个圈子,相同或相近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把这样一批人凝聚到一起。而这次面对512汶川大地震,云南草根组织的团结协作又一次验证了“我们是一个圈子里”的论断。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云南的NGO大联 合就从虚拟的网络组织上升到有形的“512民间组 织赈灾行动昆明组”,各机构都把自己的“主业 务”放置一边,相识的不相识的都站到了一起。在共同价值理念的感召下,无论是关注贫困问题的,还是防艾的,无论是官方背景的红十字,还是纯草 根的组织,在最短的时间里数十家机构齐聚到抗震 救灾的行列,无论是在地震刚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还是中期对伤员的陪护,或者是赴灾区前的心理救治方面的培训,大家通力合作相互配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能让这件事做得更好。在社会灾难面前,大家都把自己当一个应当承担责任的社会公民;同样,也把这个大联合看成一个NGO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们理应相互支持和扶助。

 

 

        昆明真善美书家在7月11日至13日,也就是大学生放假回家前,开展了一次灾区志愿者“返乡重 建能力提升”的培训。培训时间仅有两天半,参与培训的志愿者也不足十人,但却得到昆明七家机构的大力支持:NGOCN提供投影仪,云南疾病预防中心、云南大学社工研究所、昆明绎芯心理咨询中 心等5家机构人员直接参与培训。也正是在这样的支持下,书家的培训才最终顺利完成。而且这样的事不是孤立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机构要开展 心理辅导的培训,就有机构提供场地设备;有机构要上灾区了,就有机构愿意提供指导。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的行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对于草根组织,唯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地震灾难已过去三个月,云南草根组织也渐渐退出,但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叫阿波努的彝族姑娘掏出50元钱放到捐款箱就跑的场景;那个叫“风 语者”的公务员,在茶室里捐了400元,比他在单位里捐得还多;那个喊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李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可忽略的有机部分  忽略  忽略词条  有机  有机词条  不可  不可词条  部分  部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