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灾中的NGO之一:在灾害救援中成长

         【本站编辑按】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当散落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在随后时间里感受到刹那的震颤时,那一刻的汶川、北川、绵阳、德阳……经历了怎样的浩劫?每一则讯息、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足令每个中国人潸然泪下。

 

         当灾难突如其来,在最初的错愕、恐慌、悲痛甚至绝望之后,政府与各界的高效行动让每个中国人都惊醒过来,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金会等也迅速行动,发起《中国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更有攀枝花、贵州、陕西、北京等地的民间组织迅速派出志愿小分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大灾当前,举国动员,NGO不可或缺,然而如何行动才能扬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效用?灾后重建,NGO又该如何参与,关注哪些最容易被政府和公众的细节?这些都是值得探讨深究的话题。因此本站特从网络上摘选几篇日本阪神大地震、台湾921地震、美国洛杉矶北岭地震、印尼海啸等十余年来特大灾难发生后当地或国际NGO救援及重建行动的相关文章,以供诸位NGO研究者与行动者参考。

 

 

 标题:NPO在灾害救援中成长:专访日本救灾专家广濑敏通

 

 

 

 

 

广濑敏通是何许人

 

 

 

 

 

 

 

 

 

 

 

 

 

 

 

 

 

当我们用邮件向广濑说明了中国的情况以及我们的目的之后,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采访要求。几天之后,我们便在“日本生态旅游中心”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身着茶色便服的他留着个性的小胡子,对着我们款款而谈。 

 

 

 

 

 

广濑有着极为丰富的参与国际救援活动的经验,早先曾在泰国、阿富汗、印度等亚洲国家开展过NGO活动。当1979年柬埔寨内战进行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其难民数达到了150万。为帮助那些儿童难民,广濑在日本成立了NGO,并奔赴柬埔寨开展残障儿童的救援活动。之后,还建立了“国际紧急援助队”(现在是由外务省管辖),进行国际灾害以及战争难民的援救活动。1982年,创立了日本最早的自然学校“Whole Earth”,除了环境教育以外,还设立了危机管理室,积极地开展灾害教育以及参与救灾活动。26年后的今天,自然学校在日本已达到3000家,他们互相间形成了网络,成为日本救灾活动的骨干力量。 

 

 

 

 

 

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到2004年的新泻中越地震,广濑带领他的队伍出现在各个灾害现场,指挥和参与救援工作。日本是灾害大国,广濑说,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和参与志愿者活动,他们出版了《自然灾害志愿者ABC》一书,简明易懂地介绍了市民参与灾害救援的方法。

 

 

 

 

 

在阪神地震中诞生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志愿者因阪神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在社会上得了极高评价,为NPO法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广濑为我们详细叙述了当时他们参与救灾的情况。

 

 

      

 

 

      地震发生后,广濑立即与同伴取得联系,当天便赶赴神户。第二天,在当地友人的帮助下一同视察了芦屋、西宫等地区的情况,并立刻决定将情况非常混乱的东滩小学避难定为活动据点。在与校长、家长会会长、自治会、以及区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商量之后,当天便开始了救援活动。

 

 

    

 

 

       最初,广濑为赈灾建立了救援队,但是到了现场发现场面非常混乱,本该由行政部门负责的工作也因为地震的关系无法正常开展。于是,他们就从确保安全的场所让灾民避难,保证食物的供应开始着手。当时,日本还没有为专为救灾设立的“志愿者中心”,而广濑他们的“救援中心”实质上就是承担了志愿者中心的角色。当时,大批的个人和团体从全国各地赶向灾区,其中有NPO,也有大中学生,以及普通的公司职员。救援中心负责了志愿者协调工作。零散的人员形成了一个个的团队,然后,由这些团队组成了完整的救援队伍。在这个队伍中,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虽说广濑所担任的是指挥角色,但那也是执行任务的需要,与权力没有关系。每天都要开无数次工作会议,会议简短有效?D?D汇总情况、罗列工作、分配任务。各团队都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项,协同作战。

 

 

      

 

 

       整个救援活动共持续了2个半月。在这次赈灾中,共计150万人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也得到了政府的极高评价,为NPO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阪神之前,救灾都是自卫队,警察和消防队的工作,市民虽然也有参与,但是都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而阪神之后,一般市民作为志愿者参与救灾则成了普遍现象。这就不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为什么是阪神?”

 

 

    

 

 

        广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阪神地震的规模之大即使是在“地震大国”的日本也非常罕见;第二,发生地点是在大都市。神户在一瞬间几乎被全部毁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第三,也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时机的问题。阪神地震发生在1995年,当时日本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已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很多人都想要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市民活动,环境教育这些词开始为大众所熟知,广濑1982年所创建的的自然学校,在1990年之后数量激增。而那些在60、70年代参加过公害问题活动的人则将他们过去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整个市民社会的活动中。因此,这次不是个人,而是像自然学校以及地区性NPO这样的市民团体最早加入了救灾队伍。这些团体很多不是以救灾为主业的,但是阪神地震发生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上的工作,纷纷奔赴现场。市民团体经常提到“为了社会”,这在灾害发生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D?D将援助的手伸向这一刻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来自各种领域的团队相互间形成网络,协同作战,各自发挥所长,产生了很好的救援效果。

 

 

    

 

 

        阪神地震固然是个不幸,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它发生在1995年,在一个市民活动和公民意识相对成熟的年代。“如果是在80年、哪怕是85年,结果可能都会不同”,广濑非常肯定地表示。阪神为之后的救灾活动提供了一般市民参与救灾的先例,并在之后的地震中不断得到实践,形成了市民参与救灾的模式。

 

 

 

 

 

 

 

 

 

 

在新泻中越地震中成熟

 

 

 

 

 

 

 

到了2004年新泻中越地震,广濑他们又一次投入了救援活动。对比阪神,这次救灾有了以下几处不同点。

 

 

    

 

 

      首先,阪神之后,日本政府建立了灾害对策本部,并指定民间组织“社会福祉协议会”(简称社协)担任接待和管理志愿者的任务。新泻地震时,从北海道到九州地区,很多社协都赶来灾区,商量对策。广濑他们当时参与救援的地区由于非常偏僻,没有得到很多人员上的支持,因此是由他们最先负责志愿者中心的运作,但在其他县的社协人员赶来之后,便将运营任务转交了后者。而新泻之后的地震中,社协的工作做得更为及时,一旦灾害发生,他们便立刻设立起“志愿者中心”,接待NPO和志愿者的报名。

 

 

    

 

 

       其次,加强了沟通和信息公开。广濑向我们强调了沟通在救灾中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们在自然学校的活动中着重培养的。灾害发生时,人在精神上容易陷入混乱,而信息的获得则能稳定人的情绪。这就需要救援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纷杂的信息整理出来,并客观而及时地传达出去。而说到信息公开,新泻地震的救援中,除了工作人员会议以外,他们还坚持每天在志愿者中心定时召开四次全体会议,将灾区的真实情况毫无保留地传达给集中在这里的所有志愿者以及灾民。此外,还制作发行简易的“志愿者中心快报”,设立志愿者中心网站来加强信息的传达。网站一天的点击率超过了5000,快报则方便那些不擅长与志愿者打交道的灾民了解情况。

 

 

    

 

 

        第三,完善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为了让志愿者能持续有效地工作,广濑他们为志愿者单独设置了的捐款项目,在生活物资上也与灾民分开管理,甚至还建立了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以支援前者的工作。在其他几个地区,由于志愿者过多,很多中心开始谢绝人们的加入,但广濑他们却自始至终广泛接纳志愿者志愿者的任务一般是在早上进行分配,因此,有些志愿者到达现场的时候,当天的工作已经分配完成。这时,广濑还是让他们留下,虽然不能到现场参与救援,但他们能够参加全体会议,了解现场的情况,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带回去让更多人的知道。“很多人是向公司请假赶来的,有的还带来了同事们委托的捐款。如果你拒绝他们,那以后他们可能再也不会去当志愿者了,”广濑谈到了他无限制地接受志愿者的原因,并且,还强调了现场教育的重要性。亲身体会灾区的气氛,对于培养救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什么能力,都能参与救灾,这里一定有你可以出力的地方。

 

 

 

 

 

迅速及时、细致灵活是NPO?志愿者的优势、也是灾民们的需求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行政部门和政府机关毫无疑问有责任,也拥有最大的资源和能力来承担救援任务。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强调NPO和志愿者的参与呢。广濑的话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第一是“速度”。阪神地震中,日本行政部门和政府机关的行动缓慢引起了民众很大反感。当然,政府在解决灾害问题上也制定了具体的法律条款,但是,在实际灾害发生时,最需要的及时赶到现场救助灾民,并且最快地将救援物资送到他们手上,这不是靠法律可以完成,而是要人实际的参与。“首先是行动,法律则是之后再慢慢得以补充完善。”在政府开会商量对策、然后输送人员和物资之前,NPO和志愿者就已经行动了起来。

 

 

    

 

 

      另一个就是“质量”。在紧急状况发生时,政府的在物资和人员的组织动员能力上必然是最强的。但是,当灾害较为持续发生的时候,细致灵活地开展救援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对于灾害现场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一位参加过当过赈灾志愿者的朋友告诉我,当时他负责的就是挨家挨户去收集信息,找寻是否有被遗漏的居民点。还有,就是对灾民,尤其是老弱病幼者的照顾。地震中,有些老人由于承受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在精神上受到重创后去世。为此,NPO就为老人特设了心理咨询、治疗的服务,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在新泻震灾中,还提供了按摩服务,减轻灾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教孩子们做各种游戏,帮助他们忘记灾害的恐惧,找回笑容;在避难所建立问讯处,保证信息的公开,建立灾后重建咨询点,减轻灾民们对今后生活的担忧。这些“软件上”的服务,都是只有NPO才能做到,也是灾民极其需要的。

 

 

 

 

 

寄语中国的NPO

 

 

最后,我们请广濑作为过来人向中国的NPO提些建议时,他谈到了救灾中NPO的角色分配。“自然学校”在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各种灾害发生时,扮演核心组织者的角色。阪神地震发生时,有些NPO认为救灾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没有响应“自然学校”的呼吁,但后来,看到他们的工作后,发现自己也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

 

 

    

 

 

       NPO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因此,当社会发生重大危机时,NPO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救灾并不是救援队、警察、军队的专利。比如和小孩子做游戏、陪老人说话、或者是搀扶一下行动不便者,能做的事情很多,只要有心做,大家必然能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最后,广濑说,他们正在为世界各地提供建立“自然学校”的支持,希望今后中国也能建立起这样的团队和网络,届时,他一定鼎力支持。

 

 

 

 

 

注:本文系协力全球社新春特稿,原文地址:http://www.glinet.org/standard.asp?id=5110

 

 

 

 

 

 

 

 

 

 

 

  

 

 

 

 

 

正在我们收集有关日本NPO参与救灾的资料时,一位日本朋友向我们大力推荐了广濑敏通:“他转战南北指挥过很多次地震现场,是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传奇人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灾害  灾害词条  救援  救援词条  之一  之一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