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京交会及5·12论坛征文:公益文化语境下的纪录片视角

        民间公益组织草创的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年代,是一个文学几乎泛滥的年代,就如同后来的股票大厅一样,人人脸上都有着一样的热情和希冀。作为理想主义天然温床的民间公益组织,在这样一个合适的年代,开始零的突破,也就不足为奇了。时代在变,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进入九十年代,并且一直到今天,“纯文学”在功利主义的冲击下或改头换面,或冷清地躺在书店角落。曾经的朦胧诗、先锋派诗歌,则直接从八十年代的塔尖跌落地面,消失在南下的人流中。现代艺术则变为当代艺术,开始有了画家村、798等,开始堂而皇之地走进星级酒店的拍卖场,与猩红的葡萄酒,美味的西式冷餐果盘为伴,在拍卖师的落槌声下,或真或假地一次次刷新着天价纪录。

 

        而民间公益组织似乎没有受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在不温不火中走过了九十年代,偶尔发出的几句声音,也很快淹没,没有引起大的波澜。不过,民间公益组织的队伍却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充当志愿者,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超越个人利益的献身精神,民间公益组织还能不能走到今天。

 

 

        2008年的汶川5.12大地震,让中国人在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前,感受到了无法言说的痛楚和恐惧。在震惊之下,民间公益组织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上百万的志愿者立即行动起来,与政府、受灾群众一道抗震救灾。在这里,公益组织所做的贡献无需我来赘述,我也不具有评价的资格和能力。我仅就我个人的专业所限,就公益文化与纪录片的视角,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视角”这个概念,在文化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视角,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且会引起观众不同的情绪。

 

 

        我们观察一个行业,需要一个视角。我们判断一件事情,也需要一个视角。视角意味着价值观,意味着判断尺度。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是价值裁判和道德法官。那么,公益行业的文化建设所适合的“视角”是什么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理清一些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公益这个概念。“公益”在中国为后起词,五四运动后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缩写。五四运动前,是没有或者很少有“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其次,“文化”这个概念的大概意思,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由于“文化”这个概念太大,也有一定的模糊性,我们没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做进一步的思考,但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应该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价值观、传统,等等。(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公益文化”应该是一个组合词,是公益领域的文化,也就是基于“公共利益”而产生的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价值观、传统等。拿这次的“5.12行动论坛及公益项目交流会”来说,发给大家的书籍,是有形的物质,是关于公益的文化承载,大家所写的文章,所做的发言,应该都是有形的文化物质。而这次交流会将在我们以及世人心中产生一定的心理感受和未来预期,比如会觉得“公益组织应该是怎么样的”,应该“说什么,做什么”,这里就是无形的,并且,这无形的会持续下去,进而形成传统。那么这有形的和无形的,在公益领域产生的,似乎可以暂且定为是“公益文化”。(此概念需要专家来论证成立与否,以及内涵)

 

 

        由此,我们可知,公益文化必须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也就是“公益文化的语境”。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是纪录片的视角?

 

 

        视角的意思是人看物体的角度,不同的视角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透视和变形。而纪录片的视角便是纪录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也会引起观众的不同感受。实际上,纪录片的视角就是一种言说方式,一种话语体系。

 

 

        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三种话语,即代表政治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代表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伴随大众文化崛起的民间话语。官方话语以话语的单向强制性意识形态性为表征,精英话语以话语的启蒙性为表征,民间话语视角则体现在以大众消费性为表征。当然,正如福柯所说,话语权只能在相互联系中被理解,而不能被割裂开来。这三种话语及其主导下的电视纪录片并不是并行、独立地向前发展的,而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在整合中共同推动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资料来源:《话语:审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全新视角》,邢勇,华中科技大学博士 河南大学副教授)

 

 

        那么,纪录片有着什么样的视角,并且,在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语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纪录片要求真实,不隐恶,不溢美。其次,它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充分运用技术来展现人文价值。这两点使纪录片可以区别于资料片和电视新闻。

 

 

        现在有很多机构拥有摄像机和后期设备,但拍摄的主要是资料片,艺术性上还有改进的空间。

 

 

        而纪录片所能产生的作用,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都台所拍摄的纪录片《平衡》。《平衡》是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为内容,反映了西部工委艰难的反盗猎之路。这部片与其他的众多报道一起,直接促进了国家和民众对可可西里的关注,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力度,和对保护区的投入。这部纪录片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拍摄了“绿色江河”的负责人杨欣,应该说,《平衡》这部纪录片以它的“平视”视角,对公益文化做了很好的阐述。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关于自然环保的纪录片,也可以看到这些纪录片所产生的作用。

 

 

        我想,纪录片之所以又着这样的作用,就在于它的“平视”视角,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以及所带来的批判性。

 

 

        “文学应该保持痛觉”,我想,纪录片也在一直为我们过于功利化的当代社会保持着痛觉,以一种不在场的距离感,从而获得独立、客观和公正。

 

 

        以上这些纪录片的特性,与公益事业的使命感、价值观,可以得到最大价值的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

 

 

        这次的“5.12行动论坛及公益项目交流会”可以看做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是公益文化的无形建设的里程碑,它将形成一些好的传统,好的合作模式,这是软实力的建设,在公益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将其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理想在世俗的泥泞中演进”,何道峰老师这一篇演讲的标题,道出了公益组织的苦衷与坚毅。如果拍摄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公益组织发展进程的纪录片,这应该是个相当不错的片名。搞公益肯定是挣不了钱的,拍纪录片同样是贴钱的“买卖”,一对难兄难弟,却有着共同的使命基础,那就为公共利益服务。公益组织通过一块钱,一片瓦,一张棉被,来服务公益纪录片通过影片来传递视角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批判性,来传递公益的理念,从而让更多的人理解公益,来支持和参与公益。我想,这就是纪录片公益文化语境之下的价值所在。

 

 

        之所以我们联盟希望能以纪录片这种形式,来服务于公共利益,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公益文化的建设需要纪录片,而纪录片也将在公益领域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注:

 

 

1.本文作者为成都纪录片联盟总干事林和平,成都纪录片联盟是本次公益京交会及5·12论坛参会单位。成都纪录片联盟主要致力于公益纪录片的拍摄与推广,联盟的两大任务:

 

 

   一:为其他未获得资金来源的公益性机构免费拍摄纪录片,包括项目执行纪录片、形象片等,如机构已有资金来源,需拨付制作成本。

 

 

   二:机构自己拍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联盟对资助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资助方向可由资助方指定的项目纪录片,也可对联盟的运营资助,也可资助纪录片推广活动。

 

 

 E-mail:mikelinly@163.com 

 

 

2.本文为公益京交会及5·12论坛征文活动入选征文,编号为005。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非赢利性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经营性网站请与我要公益网联系,由我要公益网代为处理相关许可事宜。作为本次征文活动入选征文,如活动联合主办方《中国西部》及其他平面媒体选载,将按照选载单位与作者约定进行办理。

 

 

3.2009公益京交会及5·12论坛征文详情:http://www.51gongyi.org/space.php?uid=32&do=thread&id=4176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语境  语境词条  交会  交会词条  纪录片  纪录片词条  征文  征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