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会议会提升气候变化谈判的热度吗?
2011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的第一次预备会于4月3日至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2010年底的坎昆会议使热度骤降的气候变化谈判重回正常的谈判轨道。2011年人们正拭目以待,看看2011年底的南非德班会议(COP17)有什么进展。在今年初春,我曾对南非德班会议作出以下三个情景分析。
第一种情景:《京都议定书》第二次承诺期各方有较高的承诺目标,LCA(长期合作行动)达到有法律约束力文本,双轨制平衡发展,导致德班谈判会议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第二种情景:各方积极参与谈判,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有较好的政治意愿和妥协方案,尽管许多分歧有减少趋势,但是主要分歧依旧。各方希望谈判继续。通过“德班协议”,授权韩国首尔的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继续进行谈判。
第三种情景:谈判遇到困难,各方提议缺少建设性,各方缺少信任,主要的国家之间分歧依旧,没有准备好未来寻求弥合分歧的政治意愿和计划,导致谈判无果,致使下一次谈判渺茫。
大家希望在2011年南非德班第十七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大会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综合的、平衡的和较高政治承诺的条约。第一种情景应该是首选并为此而努力。第二种情景为2012年的韩国首尔会议扫除一些障碍,铺平道路,争取更多的时间,是下选项。德班会议除了能够产生共同协议外,还能在技术、适应和快速启动资金上取得进展的话,德班会议还有成果可言。第三种情景拖累南非班德会议无果而终, 也使得韩国首尔会议渺茫。在首尔会议上很可能只有“各自目标,分别表述,志愿实施”的文件, 而没有强制性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 带来后患。
曼谷会议将告诉我们2011年的谈判会走向何方,如果轨迹在开始时就偏差了,纠正起来就会费力,甚至耽误今年目标的实现。在曼谷会议上我们需要观察的主要问题如下:
1. 日本
日本今年3月11日的九级大地震、大海啸和福岛核电泄漏危机,给日本和周边国家的生态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日本在应对严峻的经济破坏和核电危机时,将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上发生怎样的变化?日本是否会更强硬的要求降低25%的CO2减排目标?日本的电力需求是否会转向煤电,从而增加减排难度。
2. 美国
美国的经济复苏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第二轮量化宽松的金融刺激作用对气候变化有何正、负面影响?奥巴马总统是否将第二任期选举的输赢做为重中之重而忽视气候变化?日本核电危机对美国核电发展的冲击幅度几何?
3. 欧盟
欧盟是否仍然保持低调,没有充当“气候变化领导者”的政治意愿。近期北约对利比亚的战争将如何影响欧盟在气候变化上的决策?阿拉伯联盟和非洲联盟在气候变化谈判上是否会表达对欧盟的不满。欧盟的财政危机是否会加速和扩大欧盟各国之间的分歧,以至影响气候变化上的口径和步调。欧盟是否还在20%的减排目标上止步不前?
4. 加拿大
加拿大国会通过历史上未发生过的对政府的“不胜任案”,导致现任保守党政府的解散并在6月份举行大选。这种政治上的混乱局面对加拿大政府的气候谈判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需要认真观察,尤其是在竞选中的气候变化的策略和口号对大选的分量。
5. 金砖五国和基础四国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基础四国(BSIC)(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扮演着重要和积极的角色,而俄罗斯的气候变化的政治态度和策略时常受到其它国家的批评。俄罗斯谈判的策略不积极也不张扬,但常有令人沮丧的举动。金砖五国(BRICS)正在组成一个新的联盟,协调在经济、金融、贸易、外交和政治上的行动。但在气候变化谈判上是否会从基础四国扩充为金砖五国。气候问题上的分歧会给金砖五国联盟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6. 中国
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密切的关注。这种关注随着CO2排放量的日益增长而倍增。中国政府在今年三月人大会议上提出CO2强度下降17%的指标,这在国内具有法律约束力。我们需要观察各国对此目标的反应如何?尤其要观察有什么负面评论(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会采取什么“以攻为守”的策略。中国及基础四国在排放峰值、2℃所对应的长期减排计划、MRV及绿色基金的筹集等问题上的态度也是关注的重点。
曼谷正值夏季。历届气候谈判的曼谷会议虽然规模小,但一叶知秋。曼谷会议也是风向仪和测温器,看看谈判的走向是否正确,热度是否高。由此便可预测今年南非的德班会议有什么样的结果。
发达国家减排行动的回顾和介绍
(4月3日)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会场,熟悉的面孔,曼谷气候变化谈判的第一天开始了。与往常唇枪舌战的辩论开场不一样,在2011年第一次会议上,缔约方会议主席团商定,2011年4月3日至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两个特设工作组的正式届会和会前研讨会。4月3日和4日举行会议前研讨会,3日和4日分别由附件1国家和主要结盟小组,以及发展中国家介绍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展的行动。
这种研讨会的形式尽管内容大都都已叙述过,新意不多,但把国家行动方案再次集中介绍,无非是强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干出来的,要实施具体的行动。这在谈判桌上靠嘴皮论战,其用意不言而明,其目的耐人寻味。在今天的附件 1国家介绍中,除美国、法国、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瑞士、俄罗斯、瑞典、日本、波兰、英国、冰岛等发达国家外,欧盟、77个国家集团加中国、小岛国联盟、印度和玻利维亚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做了介绍。
发展中国家集团在发言中继续强调指出,即使将附件1国家的全部承诺和发展中国家所作出的国家行动方案加起来,本世纪末将温升控制在2°C的要求,在2020年仍有70亿吨-60亿吨CO2排放的差距。发达国家必须要做更多的减排,才能给发展中国家留出有限的发展空间。在目前行动方案的总减量中,发展中国家占到56%以上,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附件1 国家的发言中,老调重弹的多,新意较少。有几个国家的发言还是值得回顾一下。美国代表在发言中,罗列了许多正在执行和尚在计划中的实施方案,认为美国CO2排放在2009年来首次下降,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奥巴马政府的行动也起了效果。美国代表再三强调美国国内政体不同,立法困难和经济人口增长等因素,认为原先提出在2005年基础上,2020年减排17%的目标是突出的。对其他国家代表提出的美国减排目标可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的问题,美国代表再三辩解,甚不耐烦。
日本代表的发言与众不同,没有对国家的减排行动进行介绍,而是借此机会,对各国在日本大地震和大海啸灾难的同情和支持,表示感谢。日本代表提出,在核电泄漏的危机中,讨论日本能源的供需变化和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为时尚早。日本代表的发言,没有联系25%的减排目标,其含意引人揣测。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仍强调自然条件特殊,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提出一组不同的以他国减排为前提的减排目标。
瑞士、瑞典、波兰、英国等欧洲国家表明,在经济保持发展的同时,可以与碳排放脱钩(碳排放减少)。他们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技术和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值得借鉴和学习。德国代表的发言令人印象较深。德国提出在2020年减少40%的目标是在欧盟减排30%的基础上作出的,将了欧盟一军。德国2030年减排50%,2040年和2050年各减排70%和80%-95%。除了利用市场机制外,新能源将从20%的能源供应上升到60%以上。
坎昆会议以后,许多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温升达到2.5°C,极有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在历次谈判中要求附件1国家在1990年的基础上,2020年要消减25-40%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直到今天,所有附件1国家所做的承诺只达到减少1-7%,相差甚远。此外,在抵冲CO2排放的其他机制中,附件1国家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减排,反而推升了12亿吨CO2排放。CDM的重复计算,也导致13亿吨CO2的排放。
国际NGO指出,2009年欧盟CO2排放在1990水平上减少了17.3% ,已接近20%。欧盟提出在2020年减少20%的目标是毫无意义的。欧盟应将减排目标上升到至少30%以上。这样做,有利于在2050年消减80-95%的目标的实现。欧盟的碳市场交易不容乐观,有了较高的目标,才能激活碳市场的生命力,促进碳市场的发展。太低的减排目标,不但不能促进碳排放高的部门认真减排,反而使这些部门坐享份额分配中所产生的额外“碳红利”。对投资者来讲,高的减排目标有较少的不确定性风险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刺激投资者偏好节能减碳技术和企业。投资越多,创造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就越多。有关研究表明,欧盟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欧洲总投资从占GDP的18%增加到22%,促进GDP有6200亿欧元的增长,增加6百万个就业岗位,增强了欧洲工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谁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英雄
-发展中国家减排行动介绍
4月4日
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所谓“有何本事,一比见分晓”。继4月3日发达国家对减排行动做了介绍,今天由发展中国家对国家适合减排行动(又称NAMA)的介绍登台亮相。令人吃惊的是,有48个发展中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提交了NAMA报告,就连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谈判的国际NGO组织也连说“想不到”。
4月4日有墨西哥、中国、加纳、印度、韩国、秘鲁、小岛国联盟、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马绍尔群岛、孟加拉做了介绍。全球环境基金(GEF)和气候行动网络(CAN)对本机构和对全球减排行动进行了评论。发展中国家对NAMA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巴厘路线图的定义加以重申,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出的承诺有本质的区别,以免混淆视听,浑水摸鱼。
基础四国(BSIC,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在去年报告的NAMA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影响很大。巴西政府提出到2020年,与照常情景相比,降低36-39%的等效CO2排放(包括热带雨林的保护和恢复)。换句话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12-15%,可减少1G吨(1G吨=10亿吨)CO2排放。2020年为排放顶峰,随后下降。南非在2020年与情景照常相比,降低34%; 在2025年降低42%。2020年是第一个转折点,CO2排放从迅速上升转为缓慢增长。2020-2025期间为排放增长平坦期,2025年为第二个转折点,CO2排放开始下降。2020年和2025年与照常情景相比,减少0.15G吨和0.22G吨CO2排放。2050年排放达到0.3G吨,只是2003年的68%。
印度到2020年CO2排放比2005年水平降低20-25%,与情景照常相比,可减少1.95G吨CO2排放。印度没有涉及何时达到CO2排放转折点,排放下降。中国在2005-2010年期间,能耗强度下降19.1%,减少了1.7G吨的CO2排放。从2010-2015年,CO2强度要下降17%,2020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CO2强度下降40-45%。另外可再生能源份额的15%指标以及森林碳汇指标也都成为国内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基础四国的NAMA中减排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实施内容和力度都有加所加强。
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提出雄心勃勃的NAMA方案。墨西哥在2020年比基础年(2000)下降30%,到2050年下降50%。南韩90%的能源靠进口,但2020年要比基础年下降20%。秘鲁国家的目标引人注目。秘鲁不仅要保护和恢复热带雨林,在未来,40%以上的能源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新加坡基本上能源全靠进口,通过提高节能和使用天然气,2020年降低7-11%的CO2排放。马尔代夫群岛邀请国际专家协助研究,认为2020年在2009年的水平上降低40%是可行的。孟加拉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完全没有责任提交NAMA的方案。但孟加拉提交并介绍N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