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有机会代表慈济基金会跟大家分享善经济的概念,为什么叫做善经济,因为过去以来,总是认为公益机构作为一种主流价值还是补充的价值,美国有一个教授在德国发布了公益机构对于整个国家GDP是贡献很大的,在美国超5%,其他各国得到5%以上,这是其他的一种经济形态,救济代表什么意义,我想今天也从慈济的角度跟大家来做分析。
其实我们强调在慈济的理念里面,我们公益事业是以善作为目的,以道德作为目的,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的后期贫富差距很严重,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直到了这个后资本主义的时候,提到说其实一个国家里面政府不是扮演智慧的角色,有些有理想的社会人士所从事的公益事业会改变很多问题,到七十年代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在那个时候,其实慈济就是商人在1966年已经开始实现了这样一种公益置业慈善事业的理念。
慈济基金会,我们的慈悲心涵盖世界一切人,一切物,物有物命,净化人心,这是一种善经济的概念。1966年创立的慈济,慈善教育、环保、国际赈灾、捐赠、社区职工,现在推行到全世界,这是慈济的发源地,在一个偏远的地方,这是小小的,不到100平方米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做慈善,善人的概念是希望融入宗教的情怀,在改善别人的生活当中,同时净化自己,所以是这样一种例行佛法的理念。善人作为一个宗教家,不仅仅要学佛,佛是圣人,不要将佛神话,慈济是从五个弟子、三个家庭主妇开始做起的。善人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念,你要捐款,捐给慈济基金,把自己跟他的弟子都是自力更生,还不受供养,后来慈济的志工去很多地方赈灾,自己靠自己养活自己,投入人群去救助大众,你看看他的弟子种田,早期家庭工厂做蜡烛,同时除了自力更生以外,他的弟子跟他一样,投入社会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为这个老人沐浴,物资的发放。当时也是号召家庭主妇每天5毛钱,买菜前先扣5毛钱,所以善行人人都可以做,不是有钱才做,而是慈善是有心人的志业,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权利,你看到当时家庭主妇去看,车子坏了,大家一起推。
所以善仁以自己人格的典范,作为一个宗教家,自力更生不受供养,亲近自己的心,它影响的就是以“德”做人,哈佛大学2011年请我们去研究,慈济有两个概念是学习:一是以信念,二是以爱,信念是从自己的人格做起。有人讲你慈济的SOP写出来给我们卡,慈济SOP就是人格的典范,用亲近的心入世界,入众生,影响其他的弟子,这样的一个爱心去为社会大众付出,这就是刺激的SOP问题。
这都是高科技人才,这一位台湾非常有名电子界的前辈,他奉献给慈济不下10-20亿,慈济不是说捐钱,而是能够奉献,他不是捐钱,而是自己真的能够创造人的典范。不管是老妈妈,还是大企业家能够亲身去投入来帮助穷困的人才是慈济认为最核心的。慈济有很大的情怀,超过了种族文化,我们在国家地区从事慈善,在52个国家设立分会,超过200万人,卷捐赠者超过一千万,每年帮助人次超过两千万。
在世界各国,在伊朗、美国、澳洲、印度、日本、1991年到现在,28个省市自治区冰天雪地、拿着物资回家,为小孩子穿上棉衣。(图)慈济的目的就是净化人心、教富济贫,善人就要教到富有,救济贫困,付出还要感恩,付出无所求,付出要感恩,见苦知福,以苦为师,消灭恶不是打击恶,而是扩大善,这是慈济一再强调的理念,怎样引导大家真的去做慈善,就是要去亲身接触哭难,你真的去碰触,你去抚慰苦难,老人家的手,农夫的手摸起来像树皮一样的粗,你不经历过,你不知道生命可以这么辛苦,这只手6岁,56岁的手差这么多,把50年可以这么大的对比,我们到敬老院帮老家人洗脚,还不闻其臭,跟对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是以感恩的心付出,付出要跟感恩,让我们激发爱心和慈悲,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感恩的心。
要记住贫困,启发爱心。这是缅甸2008年的风采很严重,死了十几万人,慈济人到现场去帮助缅甸,缅甸发了邀请函请我们去协助,我们在当地发放物资,接受自己的帮助,又帮他播种,像这样的先生,每天煮饭,这一锅米要吃,先抓一把米,这一把米是给更穷的人,这样一户、十户、百户、千户,几个月之后,这个米储存起来一起跟慈济人去发,这是帮助贫困,启发爱心,济贫教富。
南非,我们协助南非各种物资的发放,像这样的南非人、妇女平时没有事做,大家学做医生,志工教他们学做医院,帮助两万多个妇女,将近一万人出来做慈济之后来帮助社区人,所以记住贫困,所以他们出门会唱歌跳舞,他们唱一首歌,因为他们都还是基督徒。
照顾艾滋病患者,他们不富有,但是爱心却非常的富足,我们有善道德的目标,就是善祥和的社会。慈济人清垃圾河,几个月清干净,发放物资,你看到发放物资,以前是捐钱,现在是帮助印尼人,帮他们把屋盖好,现在是焕然一新,这是慈济大学教授去跟印尼大学合作。(图)
天下无灾,台湾有20万名志工在全台湾做慈善,哪一个点出名用这个环保的碗筷,在全省各地大街小巷,小孩子企业家都来,海上环保,104岁越做越健康,这两个都是残疾人也做环保,这是忧郁症、吸毒者在做环保。我们有五个企业家捐资成立,志工捐资,这些企业家不拿薪水投入做志工,有100多种产品流通以后所得以后用于慈善,这就是环保能够让天下无灾无难,希望能够达到无处不是道场宗教的情怀。
(本文系2013公益慈善战略研讨会上的嘉宾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