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爱德基金会的农村本土实践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尊重差异、平等协商,在“外来者”的协助下,通过社区成员积极、主动地广泛参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有效益的发展,使社区成员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被引入中国,特别在农村发展、灾后重建、生态恢复等领域,参与式发展的话语和工作方式被广泛带入。但关于参与式社区发展在中国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的本土化进程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甚至有人提出,这种参与式社区发展理论和相应的技术显示出“西方中心”特征,并不适合在中国社区推行。

 

       但事实上,参与式社区发展在国内发展领域已有不少成果显著的实践案例。爱德基金会成立之初,因为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很早就向国际机构学习发展理念,并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加以借鉴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机构特色的发展理念和方法,很好地诠释了参与式社区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今年一月,笔者走访了爱德基金会在云南省沧源县的几个项目点,深入感受到了参与式发展理念在农村社区的良好实践。

 

       沧源县地处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3.4%,佤族人口占85.1%,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解放前,沧源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生产主要靠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生产方式。正如此,沧源现阶段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属于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爱德基金会于2001年8月进驻沧源县,从最初的小额信贷向农村社区综合发展、妇女发展、技能培训、文化保育等领域不断拓展,以有效激发当地社区的活力、培育个人能力、带动整个社区的全面发展。

 

村里的妇女身着传统服饰,笑容灿烂。(图片来自中新网  泱波摄)

 

       妇女小额信贷:提升个人能力

       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人们习惯性将技术、技能和教育优先赋予男性,导致女性在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也更容易陷入贫困。沧源的佤族社区也是一样,大部分佤族妇女多数时间都在家煮饭、做家务、喂猪喂鸡,在爱德的项目组最早进入社区进行调研时,就发现那里的妇女都非常腼腆害羞,许多人甚至很少出门与其他人交谈。但是这些妇女并非没有发展的诉求,并且相比于外出打工,她们更愿意留在当地。基于此,爱德最先在沧源县开展针对妇女的小额信贷项目。

 

       最初项目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村民担心贷款之后无法偿还,也有一些妇女因为丈夫的阻碍一直持观望态度。卫美英,勐来乡民良村的一位普通佤族妇女,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向爱德基金会申请了1000元的贷款。为了更好地推行项目,爱德的小额信贷项目实行“5户联保制”,即5户人家互相担保,如果有一家还不了贷款,另外4家需要帮助他们还清贷款。卫美英很快动员了4位姐妹,一起成立了5户联保委员会,她们用这笔钱买了猪仔和饲料,因为互相承担风险,所以大家经常主动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养殖技术。

 

       一年过去,卫美英和姐妹们如约还清了这笔贷款,也因为这笔贷款确实提高了当年的收入,尝到“甜头”的卫姐第二年又贷了2000元,第三年提高到3000元限额……之后的十年里,每年都通过爱德贷款。卫美英的成功鼓舞了其他妇女,不断有人加入申请贷款的行列,到2014年仅民良村就有1700多户妇女加入小额信贷项目。自2001年8月至今,爱德沧源县的小额信贷项目资金量从20万扩大至381.6万,贷款还款率达到百分之百,大部分家庭因为这笔贷款,提高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更重要的是,小额信贷项目提高了妇女求生存谋发展的意识,增加了她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也增强了妇女参与集体事务的信心和热情,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卫美英告诉笔者,之前家中的大小事务都是丈夫一人决定,很少和她讨论,加入爱德的小额信贷项目逐渐改善家中经济状况后,丈夫开始询问和征求她的意见,甚至现在有很多比较大的家庭决策都由卫姐说了算。

 

       村中心活动组:激发社区活力、提升村民自治力

       小额信贷项目运作三年后,项目点村民发展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若干个联保委员会逐渐形成了村中心活动组,每个村中心活动组都制定了自己的制度,公平公开地选出领导班子,负责组织村中心组的学习、培训和活动。2004年,爱德开始了在沧源县的第一期综合发展项目,村中心活动小组在项目实行中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让更多村民的意见得到表达。

 

       班列村是沧源县勐来乡的一个普通村庄,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但由于地处山地,茶园面积一直无法扩大,村民们继续发展种茶项目的愿望一直没有达成。中心活动组向爱德项目办表达了村民的心愿,项目办邀请沧源县茶办、勐来乡政府的相关专家进行评估之后,于2005年1月6日正式开工改造坡地为梯田,村活动中心组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实施、管理、监督和验收工作。工程历时半年,改造面积达525.4亩,并修建了一条长11公里的茶园道路,以方便运输。改造完成后,爱德基金会还邀请相关专家到村中心活动组为村民进行茶叶种植、茶园管理等一系列培训,满足村民发展的需求。

 

       除了经济层面的改善,爱德更看重的是通过让项目区村民全程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管理,实现村民在参与中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事实证明,爱德的这种“参与式”发展理念得到了很好地实践,因为具体项目都是由当地社区的村民自己讨论基于自身需求提出,并且由于村民参与了建设的整个过程,在建设完成后他们也会爱惜这些基础设施,并且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设施来发展经济、改善家乡面貌。

 

载歌载舞,佤族传统文化就这样传承下去。(图片来自中新网  泱波摄)

 

       沧源爱德乡村发展协会:探索“民族文化发展与参与式发展”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新模式

       随着村活动中心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2005年10月23日,爱德项目办公室在沧源县民政局注册登记成立了民非组织——沧源爱德乡村发展协会。协会成立之初,注册会员就有444人,到2013年,会员总数达到了4279人,其中农民会员4065人,占总人数的95%;少数民族会员4181人,占总人数的97.7%,政府很多部门的业务骨干和专家也加入了协会,为协会全面服务农村社区增添了专业力量。

 

       为了更好地服务会员,协会在行政村或会员人数超过50名的自然村设立协会中心活动组(即原来的村活动中心组)。随着协会中心组的工作开展,会员参与项目实施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加上他们对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爱德沧源二期项目中近一半的资金用于协会建设、农民骨干培训、各类技术培训、文化传承保护、卫生和环保培训以及妇女能力建设等提高受益人素质的子项目上。

 

       基于佤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每个协会中心活动组都会选出文艺骨干成立表演队,这些骨干对佤族传统的歌曲舞蹈充满着热情。除了定期送这些骨干去县里学习,活动组还会组织他们在村里带动村民一起唱歌跳舞,村与村之间还常常进行一些歌舞比赛,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直接的交流沟通和凝聚力,同时也保护了传统的佤文化。

 

       田忠明是沧源县班列村村委主任,他说之前每个村都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青年外出打工赚钱,但随着这几年各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丰富,不少年轻人开始返乡。他们积极加入协会中心组,学习种植茶叶、咖啡等作物的技术,参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闲暇时还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唱歌跳舞,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还参与建设了自己的家乡,比外出打工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相对一些扶贫项目只是单纯向贫困地区送钱、建房子、修马路,爱德的扶贫项目更注重“助人自助”,培养村民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人为本,真正尊重和发扬本土知识,赋权社区居民,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爱德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词条  参与式  参与式词条  本土  本土词条  实践  实践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