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邓国胜:捐钱是一种投资 获得社会影响力

       网易财经12月15日讯 在201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重建改革生态”召开前夕,网易财经举办TALK夜话预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在“夜话:重建中国公益生态”表示,从国际趋势来看,这些年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个新的理念,传统的捐钱就不再只是捐钱,而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跟商业投资不一样,商业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和利润,而公益领域的捐钱是为了获得社会影响力.

       邓国胜称,未来中国一方面面临慈善资源短缺,一方面面临效率的低下问题,未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要取决于能不能整合更多部门的资源,让企业和企业家更深度地卷入进来,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公益生态链,公益事业才能更大地发展,慈善资源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让企业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文字实录:

       邓国胜:大家晚上好!我给大家汇报的是关于公益事业发展的趋势与企业的角色。

       我今天主要给大家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是背景,回答什么问题?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网易搞的是经济学家年会,跟我们公益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经济学年会现在要谈公益,这个背景到底是什么?第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公益事业现在到底发展的基本的情况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最后我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企业家到底在中国的未来公益事业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呆在北京感知到了雾霾,你们都呼吸了雾霾,整天为人民服务,现在社会问题转型时期是越来越多,除了雾霾还有很多的问题,你们担心食品安全吗?喝的水你担心吗?有很多的问题。包括养老,你们担心自己的养老吗?还有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其实现在面临的包括了贫富的分化,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其实是越来越多的。当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政府财政特别有钱的时候,这就跟经济有关了,有钱的时候不觉得这些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当你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现在说要经济新常态,不像以前保八,因为只有保八才能保证民生,现在新常态了,经济增速越来越慢了,可能要调到7%左右了,经济一下调财政收入,最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了,财政没有钱了怎么保民生呢?我跟美国的慈善家聊天说,他们说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更需要企业家和基金会花更多的钱而不是因为经济危机的时候少花钱,这时候才更体现我们的价值和作用,所以这跟经济有关,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发展公益慈善,因为公益慈善的发展反过来才能助推企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创造非常好的条件,社会的发展反应过来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不好,社会问题很多,反而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恰恰是在经济形势越不好的时候,越需要我们发展公益慈善,这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年会要谈公益慈善

       今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特别提到,当经济形势不是那么好,财政出现了一些地方财政,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困难的时候我们常务会特别提出要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特别是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重建改革的生态,重建公益的生态,因为传统的公益慈善事业,更多生态链没有打通,我们只有一些公益慈善组织来,跟政府的链条没有打通,我们非常需要的是企业家和企业的参与,共同把这各方的资源打通,政府、公益慈善组织、企业打通,构建更好的公益生态链。

       第二,简单分享一下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

       我们天天说要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组织和公益事业,我们以前政策也不是那么鼓励的,在座各位都特别年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其实对公益慈善不是那么肯定的,其实那个时候是否定的,我们根据一些教科书的定义什么是慈善慈善其实就是剥削阶级欺骗老百姓的鸦片,那个时候其实是否定慈善的,把慈善组织都给关了。到改革开放以后,78年到94年我们开始因为经济形势更不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就是因为经济形式特别糟糕,所以我们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那时候财政更不堪重负,所以我们那时候也想想是不是可以比较一点公益慈善事业,帮助分解财政减负,1981年我们成立了第一家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目的是通过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能不能为财政减负,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发展慈善组织其实主要还不是从国内募款,主要是从境外,从华人华侨那募款,所以1999年我们颁布的公益事业捐赠法,谁牵头出台的?是国务院侨办,那时候是这样的背景,我们对公益慈善事业政府的政策也不是那么地明晰,还比较模糊。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看主流的媒体《人民日报》基本上不提慈善两个字,最多是说公益。94年以后我们成立了中华慈善总红,至此慈善开始跟进了,94年之后开始开放,04年之后我们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才开始大力地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慈善组织的数量大幅度地增长,从以前的几十家、几百家涨到了2013年基金会就已经有3000多家了,除了公益慈善组织的基金会,还有很多的慈善会,另外还有一些红会系统也有很多的,这都是公益慈善组织最主要的力量。还有草根的公益慈善机构,数量有100万以上,真正有活力的可能也就是1万家左右了。另外从捐款的数量来看,04年以后发展很快,我们05年整个的中国的捐款才30亿人民币,到2008年首次突破了1000亿人民币,发展非常快。2013年989亿,这个图可以看出来,我们从2005年到2008年增长得是非常快的。这些年基本上有平缓的趋势,基本上徘徊在1000亿人民币左右,这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的状况。我们相信未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空间很大,捐款还会大幅度地增加。我相信最近大家也听说马云捐了多少钱,捐了好几个亿的美金,据说王健林也承诺公司上市也要捐不少钱,有人估计跟比尔盖茨基金会差不多。未来企业家越来越多捐助,我们捐款的额度也会越来越大。这是慈善组织的基本的数量,捐款的数量。

       我们的慈善捐款占GDP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1000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也不过是0.17%,美国的捐款在2013年是3000亿美金,占GDP2.2%,我们跟西方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其中最大的差异是志愿者的参与。北京、上海、广东志愿者参与比较热烈,比较积极,可是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中国跟西方国家差别最大的还不是捐款的数量,差别最大的是志愿者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真正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是少之又少,而这个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三、企业在未来公益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需要企业注入很多的资源,现在比例还不高,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富人数量的增加,我们希望公益慈善领域的捐款额度也会大幅度地增长。

       第二,不仅需要企业钱的注入、资金的注入,更需要企业家、企业员工的投入和参与,因为在中国真正最掌握资金、掌握技术、掌握知识管理技能的其实还是在企业、企业家手里。比较而言我国的一流人才还是在企业,大学生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去公益慈善组织,不是很多。人才不是集中在公益慈善行业。所以在这样一个现实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大量企业的员工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积极做一些志愿者活动,做这种志愿者活动不像以前一到重阳节去养老院帮老师理七次发,扫八次地。而是未来企业的员工和志愿者要更深度的参与,带去他们的技能。比如慕课的例子,这么好的一个项目每年的投入不过300万人民币,而且如果有企业愿意投资资金和愿意奉献知识技能,帮助一些农民工和地方怎么使用电脑和iPad,带去管理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我相信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就不是今天这个状况了而有大幅度的飞跃。

       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第一是法律环境的挑战,第二是公益慈善组织还不那么发达,汤敏老师讲的友成基金会这样的创新性的公益慈善组织数量是还少的,我们慈善组织还不发达,企业公众的参与其实是非常不够的。这两个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国家的慈善资源还是非常有限。我们1000亿人民币的捐款占GDP的比重不过0.17%,而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2.2%,所以我们差距还是很大的。别看捐了那么多钱,1000亿左右,真正用的怎么样呢?能用得这么高效吗?其实不是的,很多钱都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用的情况怎么样?你捐的钱使用得很有效吗?真正帮助人都很高效吗?不尽然。我们有很多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很多的社会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慈善资源使用是非常低效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怎么办?出路在那里?就是今天的主题,第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第二要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公益生态链,而这个最重要的是把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这些链条要打通。

       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动慈善效益的提升,为什么原来计划经济要转向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因为市场经济能推动私人企业,因为私人企业的发展能推动资源配置的效率,而公益慈善领域也一样,我们也是需要提升效率的,而传统的很多慈善的方式,不仅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可能养了懒人,导致的贫困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地严重,所以慈善同样也需要用科学的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早在100年前卡耐基、洛克菲勒就提出了鲜明的慈善观点。比如说卡耐基是通过教育来扶贫而不是简单地撒钱。洛克斐勒基金会最重要的是重预防,而是研发疫苗,所以你们知道当年在非洲有一个黄热病,是一种很严重的传染病,洛克菲勒基金会不是简单捐钱救人,而是每个基金会有自己的定位,它的定位就是研发疫苗。100年以后我们很多人都忘了,我们记住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研发了疫苗,使黄热病从根本上得到了遏制。所以慈善也是要讲究效率的。所以慈善也是新公益和新慈善,最大的是要整合不同的资源,不同部门的资源,追求效率以结构为导向。所以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扶贫济困我们要创新机制,推进股权捐赠慈善信托试点,要推动公益创投,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探索金融支持的路径,所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口号和概念,其实我相信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两个。第一,怎么做大饼整合更多的资源。第二,怎么使得这些资源使用的效率更高。要提升慈善事业的效率,最重要是需要企业和企业家的参与,为什么我们网易经济学家论坛要讲公益,因为公益慈善的发展、效率的提升同样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从国际趋势来看,这些年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个新的理念就是企业、企业家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传统的捐钱就不再是捐钱的概念,捐钱也是一种投资,只不过这种投资跟商业投资不一样,商业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和利润而公益领域的捐钱是为了获得社会影响力,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是社会影响力投资,投资于社会企业,还有新的很多的概念,比如说公益创投,公益风投就是引入商业界的风投的概念,也就是说企业不仅仅是捐献给公益慈善组织,像做风投一样要伴随你的成长,帮助你的成长深度地介入理事会,或者是深度介入发展的过程,不仅带来资金而且带来技术管理的经验,提升你的能力,来帮助你发展,而且还有退出的机制,所以现在有很多新的理念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最新的发展的模式就是更好地整合企业政府基金会等多部门的资源。比如说最近在纽约高盛集团跟纽约市政府和一些基金会共同合作推动的社会影响力债券项目,和政府简单购买服务不一样,我们每年拿那么多钱购买服务到底解决了到底钱?西方国家跟我们一样效率不高。他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社会影响力债券,由高盛集团出钱,纽约市政府来买单,怎么买?只有这个项目成功了,解决了问题了,纽约市政府才把钱还给高盛集团,不仅还本还有利息,如果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对不起你别说有奖励,本都没有了。所以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提升公益慈善领域的效率。

       高盛集团是提升社会影响力。另外基金会给高盛集团也做了一定的担保,万一这个项目投入了900多亿美金都失败了,这个基金会会补一部分钱给高盛集团,这个基金会反正也要做公益慈善,不如捐给高盛还可以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这种社会影响力债券的模式可以把不同的资源整合进来,而且把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这种管理的知识经验都整合进来。用一种创新的模式才能推动公益慈善领域的效率的提升,推动公益事业更大更好的发展。

       未来,中国一方面面临慈善资源短缺,一方面面临效率的低下问题,未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要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整合更多部门的资源,让企业和企业家更深度地卷入进来,只有这样我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公益生态链,我们的公益事业才能更大地发展,慈善资源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让企业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谢谢大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国胜  国胜词条  捐钱  捐钱词条  影响力  影响力词条  获得  获得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  
公益

 联益20日前往台风中心经过4城镇...

联益基金会菲律宾台风响应人员于凌晨5:30从伊洛伊洛出发,前往台风中心经过的4个城镇了解当地受灾及恢复情况。每到一处,在当地协调人员的带领下联益救援队员首先走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