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一)工作地点
遵道镇地处绵竹市西北部,耕地面积2万亩,幅员32.75平方公里,全镇现辖十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登记人口2.3万余人。灾前这里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经济发展较好。5.12地震中绵竹市区受损情况相对较轻,但遵道镇灾情严重,倒塌房屋近40000间,占原有房屋的90%以上。遇难人数482人。镇欢欢幼儿园伤亡比较集中,86名儿童中有64名身亡,另有5名教师遇难。镇中心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房屋全部已成危房。
(二)外界援助概况
震灾后,绵竹市由江苏省实行对口援助;沈阳军区在此设立了野战医院,并在全镇开展了非常细致的防疫工作;现设有4个居民安置点,容纳居民千余人;万科地产为镇政府、卫生院、10个村委会建立了活动板房作为临时办公场地,为修建居民的临时过渡板房做地面平整,并计划为遵道镇修建抗震达10级的公共建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中小学修建了活动板房学校,是灾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
(三)办公室起源
与镇政府沟通以后,友成志愿者、贵州志愿者、万科志愿者、深圳登山协会、四海同心志愿者一起,在万科为镇政府搭建的临时办公区取得了一间办公室,并命名为“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在遵道镇团委的指导下,对个人志愿者及志愿者团队、NGO组织进行统一登记、统一调配志愿服务项目,从而有效利用资源、有序开展救灾志愿服务工作。
二、前期工作情况
(一)各方协调
1、与政府的协调
5.12地震后,遵道镇政府部分主要领导遇难,三名镇级干部成为核心力量,政府的工作异常繁重。我们在第一时间与镇政府进行了有效接触,得到了政府的接待,镇政府为我们指定了帐篷营区,暂时解决了住宿场地。通过深入的沟通,与志愿者进入本地开展救助工作基本达成了互信,并向镇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志愿者将工作定位到村、组中作进一步的需求调查,为政府工作拾遗补缺。
5月19日,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为遵道提供的首批价值两百万元的赈灾物资运达,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存放物资的仓库,以此为基础,我们在遵道的救助工作正式开展,与镇政府的协调也进一步融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镇团委与我们进行工作对接,议定了沟通机制,一是日常工作的信息交换与对接,二是居民安置点公共卫生管理的协作。
第二,在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平台有效建立以后,镇政府逐步将外来志愿者的接待、登记、工作协调管理等事务移交给了志愿者协调办公室。
第三,在常规物资的需求相对缓解以后,在急需的特殊物资筹措方面,办公室配合镇政府并通过自身渠道对外进行了大规模的募集,并深入到每个村民组进行了有效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镇政府人手不足、工作覆盖相对不够的问题。
2、与企业志愿者组织的协调
企业志愿者团队一般在工作中会带有一定的企业行为色彩。但是他们有公司作为资源背景,团队执行力强,工作方式规范。如果能在以为灾区服务为大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求同存异,协调工作,最后会有突破性成果。
万科在公司内部先后分批次发动和组织了十余人的志愿者团队前往遵道镇服务,并在办公室筹组成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积极参与了其后各个项目的设计规划及后续推动工作,是办公室的主要成员之一。
在8月初,TCL公司组织了志愿者团队长期服务遵道,并接受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管理。TCL志愿者三人为一个团队,半个月轮换一次。其工作重点主要是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他们计划为全镇十个村一个社区的社区文化中心提供11套体育健身设备及影像设备。
目前,有相关企业也表示计划派遣志愿者团队将加入到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项目工作中。
3、与志愿者的协调
至今,有很多个人志愿者、志愿者团队以及NGO进入过遵道,如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陕西十家NGO、北京农家女、自然之友、绿色江河、团中央短期志愿者、IFAW等等。不同的团队或机构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向,但初期基本上是各行其是,镇政府对此持比较矛盾的态度:一方面欢迎外界的志愿者,一方面又希望进入的志愿者能够有效的整合与接受调度。
办公室在成立后,立即结合具体如灾情需求调查、物资发放、快乐假期等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协调办公室会议制度。经过会议协商,形成了一些机制和分工,在各家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以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名义统一与政府对接工作,并对相关工作做了具体分工,就资料搜集的标准、人员的管理与调度、行动的指挥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4、与其他各方的协调
团队的各成员在后方有大量的资源网络,办公室的工作需要和多方进行对接和公开信息。对此,办公室一方面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绵竹市团工委和“5?12中心”建立的固定的信息交流渠道,一方面通过通信、网络、电台等与社会资源进行协调,保证了前方工作和需求信息的及时传达。
(二)具体工作开展
1、提供公共服务
①协助公共卫生管理:
办公室发现居民安置点没有及时有效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尚未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经过办公室内部协商,认为能够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参与,帮助安置点进行公共卫生管理。5月21日,办公室与镇政府指定负责卫生工作的人员召开了会议,议定在四个居民安置点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倡导宣传、志愿者行动、动员居民参与、促进社区自我管理等步骤来协助四个安置点进行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帮助社区进行卫生清洁工作的同时,主要侧重于促进社区的自我行动,激发社区的协作能力。在志愿者的参与下,安置点选出了自己管委会,三个人的管委会主要负责协调安置点的公共卫生事务,在宣传、行动、议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仁爱关怀”医疗小组自进遵道后就持续下村村组巡回义诊的工作,平均每天义诊人数在50人左右。目前这个小组还有6人持续在遵道服务。
②让孩子过好灾后第一个儿童节:
儿童节前夕,在我们的提议下,并得到了千秋助读等志愿者团队的物资支持,策划为灾区的儿童过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对不断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应对,我们在双土、棚花、马跪、秦家坎四个村的临时学校与校方一起合作,为学生们组织了丰富的文娱活动和互动游戏,现场还向同学们发放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包、文具、橡皮泥、公仔等礼物,陪伴他们一起渡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儿童节。同时,我们也深入11个村和社区,为未能参与学校活动的孩子们发放礼物。
3 “快乐假期”儿童活动室的项目圆满结束:
在和孩子们过儿童节的过程中发现在政府计划的复课计划时间之前,经历了地震磨难的灾区学生处于无课可读也缺少监护的情况下,对他们的灾后身心健康恢复尤为不利。因此认为,应该考虑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为学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游戏的场所,既在家长忙于灾后重建时照顾孩子的生活,又避免他们的学习成长发生太长时间中断,同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于是,由办公室发起,在遵道镇开展了“快乐假期”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教学志愿者,通过流动教学的方式,为遵道镇的灾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顺利度过灾后的特殊时期。在遵道镇团委的指导下,快乐假期项目从6月1日开始策划,6月10日开始第一个点至7月31日项目正式结束,共历时两个月。期间经过志愿者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监管安全以及到活动室路程等前提下,总结经验,制定较为完善的项目体系和工作流程,逐步在全镇的村组推广此活动模式,最终实现在全镇建设完成12个教学活动点,每个教学点配备5到10名志愿者,接纳20到100多名学生不等。截至项目结束,参与此项目的志愿者共有211人,共设计5次课程,完成5次教案撰写,组织1次创智夏令营活动,合计为遵道镇1297名学生在复学前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及活动机会,让孩子有了快乐、安全的假期。
4农村社区协作能力建设:
我们主要通过动员居民合作搭建大棚屋来帮助社区的协作能力建设。在新田村五组和马跪村六、七组帮助村民民搭建过渡性大棚屋36座,面积2130平米,参与村民128户,4-8户共同使用一座大棚屋,使545人从低矮、狭窄的窝棚迁入相对宽敞、整齐的大棚屋,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棚屋的建设,基本达到了如下目的:第一,改善了两村村民的居住条件。我们注意提出了技术标准和使用功能,明显的提升了居住水平,村民也反映这样的棚屋能解决一年左右的居住问题,棚屋可以防风防雨,储存粮食,日用品,保护现存的物品不再受损。第二,这样的棚屋组织,形成一个良好扶助老弱的氛围,这种棚屋主要由近邻和宗族关系形成亲的公共生活空间,并接纳了村里的困难户,让农村村民相互扶助。第三,提升了村民组织协作能力。并引导村民注意到农村重建及文化重建。在棚屋相对集中的地点,我们也注意到了儿童娱乐场所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的建立。
2、救助物资的发放
①常规物资的发放:
在震灾救助前期,物资的供应、管理和使用等均以应急为主。我们接收到的大量常规物资中,有方便面、矿泉水、帐篷、衣物、保暖内衣等,同时,对外募集也以常规物资为主。因为救助工作的紧急性,在物资的管理和使用上面,尽量简化了程序,根据各村民小组的灾情和需求调查尽快将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并给予了村民组一定的信任,以村民组为单位发放物资,在短时间内,大量的物资被有效的派发到各个村。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发放价值近8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
②对弱势人群的关注与特殊物资的发放:
在发放常规物资的同时,我们也以最快的速度回应调查到的物资需求,对帐篷、彩条布、大米、食用油、奶粉、妇卫用品等紧缺物资继续进行募集和有效发放,并重点对孕产妇、婴幼儿、孤、残老人等弱势人群展开调查、掌握数据,在已有的物资里面照顾他们的需求。鉴于自身掌握的物资有限,以及和政府在工作方向上的不同,我们迅速将对物资的要求转移到短缺物资和弱势人群急需物资上面,并将物资的进出管理细化,组织人力对前期剩余物资进行盘点,所有物资的进出一律登记造册,物资的发放从以村组为单位到以家庭为单位,根据志愿者调查的信息一家一户地发放物资。截至目前,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对遵道镇近1000户特殊人群的物资发放。
3、产业扶持项目
以北部旅游中心为依托点,向西南东南区的马跪秦家坎衍生,形成健全的产业经济后盾.
沿龙门山区域,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基础上,发展低山竹类经济林,成为镇上竹编厂的原材料来源.
马跪秦家坎的花卉产业,养殖业的发展为北部旅游中心区提供最有利的保障,即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遵道经济良性循环线.
4、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
①我们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协调办公室的工作日志和近期需求。我们通过邮件组给有意向资助遵道的组织我们的工作信息,并形成了简报制度,对已经资助过或正在资助的个人或组织提供项目进展情况。
②目前,我们对库房所有物资进行了统一登记造册与流程管理,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所有到协调办公室的物资都统一入库,并通过特殊人群关注小组分发到核实急需物资的村民手中。
三、现已确定的工作方向
(一)办公室治理架构建设:
我们设想,在前面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在政府、民间志愿者、基金会、企业等各方的参与下,建构一个面向全国民间志愿力量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通过规划,为协调办公室设计出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保证,使得这一平台的运行最终具有可持续性与开放性,志愿者协调办公室至少持续运作三年。
目前具体工作正在推进中。
(二)小区文化活动中心:
1、定位与功能
①主要协助和配合政府的工作,以社会、企业参与和援助的方式,共同推动“小区文化活动中心”,在遵道镇灾后重建中为各小区居民提供服务,以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逐步参与、改善小区居民的福利。
②小区文化活动中心统一由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协调、管理工作,规划、监理项目,原则上以村、小区为单位,每一个小区文化中心划定各自的服务区域。
③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一方面为小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娱乐、学习等服务功能,结合小区资源,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方面参与小区的重建与发展,建立小区共识,与小区一道应对重建、经济复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推进具体行动。
2、服务对象
①一般小区居民:主要提供咨询、教育、文化、娱乐等基本服务;
②弱势人群:如妇女、婴儿、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单亲家庭等,在基本服务之外,以提供福利服务、保障生活为主。
3、服务内容
鉴于各个小区的差异性,小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内容区别为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两种,基本服务为小区文化中心必须提供的内容,选择性服务根据小区实际需求延伸。
①基本服务:
文化、活动中心:以小区图书馆为载体,为小区居民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咨询、学习、培训、娱乐等服务;
弱势人群福利支持:小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弱势人群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资帮助、居家照顾及其它持续关注的福利服务;
小区协作:协作与配合小区、安置区的自我管理,促进小区生活、生产的重建与恢复。
小区发展咨询:为小区管理者提供参与式发展与学习的机会和空间,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协助管理者规划小区经济、文化、生活的重建与发展。
②选择性服务:
青少年成长辅导:针对学龄前儿童提供可能的托育服务;针对中小学生提供课业、课外辅导,并辅以才艺、特长的发展支持,协助青少年课外兴趣的延伸和发展,协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自我认识、学习良好的人际互动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