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激励能否培养青年公益行动家?——基于中山大学公益时制度的几点思考

背景

       自1993年12月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志愿服务的领域和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发展,成为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此后,以高校为依托的公益模式也迅速发展起来,各高校重视公益活动的开展,关注学生需求,出台各种激励政策以期形成公益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为了实现59万名亚运志愿者的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Volunteer System)应运而生,通过这个平台利用各种考勤方式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同时按照一小时一分累积并结合志愿者不同的服务职责制定相关的系数,换算出志愿时积分,从而建立了志愿者的激励体系。亚运过后,该系统融入“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向常态化和综合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并逐步走出广州,成为全国性的公益社交平台(http://www.125cn.net/)。

 

       中山大学作为华南第一学府,倡导“人心向学”之外,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借鉴“志愿时”管理系统,建立起“公益时”激励制度,希望从学校制度层面保障公益工作的开展。如在中山大学,公益时与奖学金、助学金挂钩,申请助学金的新生应有不少于30小时的公益服务时间,申请奖、助学金的老生应有不少于50小时的公益服务时间,而新生入学时除了需要交《弟子规》的“悦”读感外,还需要携带20小时的公益囊[1]。这项规定原本是希望督促、鼓励学生做公益,借此培养公益爱好者。但是,基于对公益时数的硬性要求,很多不愿意做公益的同学,则“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地找些能够凑够50个公益时的办法;有些同学对公益有热情,但碍于不了解哪些是学校认定,可以给予公益时数的公益组织,就不了了之;另有些同学为了奖学金、助学金,想办法找到了公益组织,但是他们服务的态度和热情是否还像之前那样饱满,就不得而知。由此可见,这项为了促进公益发展、培养公益爱好者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反而在操作层面成为学生投入和喜爱公益事业的阻碍。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思考这样的制度到底起到了怎样的激励功效呢?正负功能并存?创造积极抑或消极的改变?于是,2013年11月,我们扎根校园,针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以及对现行公益时制度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研在中山大学四个校区的本科生中展开,考虑到性别、专业和年级对调研结果的影响,回收254份问卷包括女130份、男124份;覆盖几乎所有专业;根据不同年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状态,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比例为20.08%、26.38%、41.34%、7.87%和4.33%,基本都符合原本的调研设想。除此之外,我们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反思总结,跨专业、跨校区选择了11个同学进行访谈,以深入了解同学们对公益时和奖学金、助学金挂钩的态度,希望能提出对建立合理、有效的公益激励机制的建议。

 

调研结果

 

·公益活动参与的频率与原因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是所谓的“无产阶级(生活费来自于父母)”,但是还是更多会参与直接捐款、捐物的公益活动,仅有不到3成的同学认为自己是经常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公益活动的。不经常参与公益活动的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花费时间精力、缺乏信息途径、公益项目本身没有足够吸引力(见图一)。具体而言,有近60%的同学认为公益活动占用时间太多,这个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学生现阶段还是以学习为主业,必须在保证不耽误主业学习的情况下从事公益实践。没有途径了解到公益活动,属于沟通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一方面,公益活动找不到志愿者,另一方面,志愿者找不到对接的公益活动组织方。此外,公益项目能否吸引学生,取决于公益项目本身的质量、关注点、组织方以及宣传、管理、执行等工作,还包括对学生的意义。

 

       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他影响因素,如对公益组织的不信任,我们应该去思考对公益组织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国内公益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类似“郭美美事件”等负面新闻,此外,公益组织的活动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解决或改善问题、信息是否公开透明等等,都影响着同学对公益组织的信任。我们也不能忽视个人主观因素对公益行为的影响,在“其他”选项中,有调研对象补充原因为:大学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觉得做公益虽然帮助了别人但耽误自身的发展,得不偿失,公益得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去做,否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认为,可以将这部分人作为公益继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储备,因为当代公益提倡在志愿者付出的同时,也能满足志愿者自身的一些发展需要,顺应服务学习的模式,促进青年成长。

 

 

·影响公益活动参与因素的分析

 

       本题设置为排序题,按重要程度来排序,选项平均得分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计算[2]得出,得分越高表示排序越靠前。由图二可知,大部分学生还是本着“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信念去从事公益服务的,出于对“学校综合测评的要求”和“公益时证明、服务证书、纪念品等实质奖励”的原因参与公益活动的排名较后。从这个表来看,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相对较端正,还不存在明显、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而学校强制安排是影响学生做公益最弱的因素,在学校强制安排的活动中,学生多是被动接受,这一类活动受到学生主观的极大抵制。建议学校取缔这种用强制力量来推动公益发展的做法。

 

 

 

·对当前公益时制度的分析

 

       自从中山大学实行奖学金与公益时挂钩后,频频出现学生因公益时数不合要求而被取消申请资格的现象,调查显示有近40%的同学遇到或接触过这个现象,以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某大二学生为例,此人爱好公益,平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但是没有注意到每次活动结束后需要收集公益时证明,以至于学期末成绩优秀申报奖学金时发现公益时不够,最终被取消资格。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一事件并不是个案,其发生可能极大影响到这些同学再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在调研中,我们首先对同学们对公益时制度的满意程度做了调查。根据图三可知持中立态度的同学占了大多数,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基本差不多。在之后的访谈中,我们对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访谈结果中,左同学表示:“起码硬性规定之后,很多人都去做公益了,这还是有促进作用的。如果没有这个硬性规定,参加公益活动的人会很少。”另一位房同学表示:“公益时的激励机制是需要存在的,但是造成的结果因人而异,可能会改变部分只是冲着规定参与公益活动的人,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喜欢上公益,一直坚持下去。”这些同学都对学校公益时制度持比较正面的态度,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不认为该制度可以培养真正发自内心去做公益的人,但认为整体上对同学们参与公益行为还是有促进作用的,也有因为该制度促使自己开始参与公益活动并且投入之后爱上公益的。

 

       但同样,也有同学表示“这种制度反而会磨灭一些人做公益的意愿。本来做公益是很自愿的事情,现在有了外在的功利因素去推动的话,如果很狂热地做公益反而容易被别人说是为了拼奖学金”、“公益时和奖学金挂钩是一种绑架,现在连助学金都与公益时挂钩,这太不合理了。学校把有些岗位设置成公益岗,本来的报酬成了公益时,但只是为学校部门工作,与公益无关,我觉得这很不合理”、“一些同学会因为公益时这种硬性要求去找机会‘刷’公益时。另一方面,这种办法并不能真正激励同学们参与公益,真心想做公益的(人)一定不会是为了得到奖学金。这个制度就被简化成了一个拿奖学金的门槛,大家想办法迈过去就是了”……

 

       的确,50小时的公益时数对于每个人来说完成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学业的压力、课外生活的重心、个人做事的效率都有很大的关系。时数的硬性要求引发了“搭便车”的行为,如在公益活动中表现不积极,敷衍了事,甚至出现伪造公益时的情况,利用公益组织管理的漏洞,滥竽充数或者谎报时数[3]。从图四可以看出,伪造公益时的现象很普遍,这显然和学校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初衷相违背。

 

 

       从图五中可以看出,接近80%的学生同意抵制这种行为,甚至可能因为这种行为而拒绝参与公益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名与利之外坚持做公益的本心,应成为学校设计公益激励机制的重中之重。

 

·合理的公益激励机制分析

 

       1)什么样的公益激励机制能达到效用最大化,是单一还是多元?是物质还是精神?是强制还是引导?调查显示,60%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证明是有必要的,其次是评优、相关部门的肯定、福利、纪念品、加绩点,最后是津贴。这说明大学生还是更看重精神奖励的,因此,想要改善大学公益现状,应该实行更多样化的公益激励机制,可尝试多种激励机制并存,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

 

 

       什么组织的激励能产生最大的效用呢?我们注意到学生们认为首先是来自志愿者组织(具有中介性的)和公益组织的激励,其次是学校团委和政府这种有官方背景的组织,因此政府和学校、学院团委等应大力支持发展社会组织,制定出合理的公益激励政策。

 

 

对策建议

 

       近年来,青年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风气已然形成,而公益激励能否培养公益行动家是各方关注的话题,公益情怀和实践的培养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社会、政府和学校都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创造一个能够让更多年轻人更有勇气和担当参与到社会建设中的环境,保证大学生参与这些行动的成长空间。具体建议包括:

1)学校应该开展公益思想启蒙教育。良好的启蒙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入门,尤其是当一个懵懵懂懂的高中生刚成为大学生之时,让他们了解公益的世界,树立正确的公益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而启蒙教育也是最好开展的。

2)学校和公益组织应更多设计公益活动,以活动来激发公益兴趣,不断开拓创新,提高活动质量,丰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公益真谛与快乐,真真切切地喜欢公益

3)学校和公益组织应做好理念引导,反对将公益“去利益化”,公益本身倡导的是一种普适性的社会利益,而新型的公益应该同时促进青年自身的成长,从而拉近学生与公益的距离。

4)应发挥校内和校外、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联动作用,建立公益资源共享平台,保持信息畅通,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公益世界。

5)可以保留现行公益时制度,但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如根据院系学习和实习具体情况而异,各院系在不偏离学校总体要求太多的情况下存在合理差异;将公益时采用和德育加分一样的换算方式,以一种温和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公益激励形式呈现,如将公益时分档,各档对应多少绩点加分,同时设置上限,就像综合测评不可以超过本人原始绩点的20%,同时增加其他激励方式,如福利、证书、纪念品等,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此外,还应加强认证管理与监督,提高志愿时的可信度。

 

       总而言之,公益时制度作为激励机制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但需要将公益激励机制规范化和合理化,多元协调,才能长久稳定地激励学生在公益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同时,我们也期待各高校的师生交流公益激励经验,让大学生成为公益的主力军,将公益做实,让公益扎根青年人心间。

(作者系中山大学社会学学生)

 

 

[1]根据《关于开展2013-2014学年度本科生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在公益活动方面应满足《本科生奖惩管理规定》和《关于调整奖助学金评选条件的通知》中对公益活动的要求 :50小时以上;因公益表现突出获得校级以上表彰或者奖励(不含校内职能部门)。

[2] 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权值由选项被排列的位置决定。本题有9个选项参与排序,所以权值为1~9

[3]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 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

体理论》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词条  激励  激励词条  能否  能否词条  基于  基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