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媒体大咖眼中的“中国公益人值多少钱”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人人公益(ID:rraccess),已获得其授权

 

       两会如火如荼召开,《慈善法(草案)》中“10%或15%管理费” 一度引发炸锅式讨论。毋庸置疑,管理费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与公益从业人员的“钱袋子”挂钩。

 

       不管管理费是几个百分点,或“管理费”如何界定,尘埃落定后,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职业公益人的薪资问题,据了解,“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些公益人的待遇是两三千或三四千元,超过5000元已算较高。”调查显示,七成大学毕业生因薪资问题不愿当全职公益人。

 

长期关注公益慈善的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修改现行的社会组织“三大条例”,使之与《慈善法》衔接,特别是要取消对基金会工作人员薪酬的不合理限制,让公益慈善从业人员能有一份起码的合理收入!

 

公益人谈钱俗吗?近乎心有灵犀的回答:当然不俗。凭啥不能谈呢?

 

       “现在已经过了一味只讲奉献的年代,如果一味只讲奉献是不人道的,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

       

       “毕竟工资是一个人基本保证,有时候工资是一种价值体现的形式。”

 

       “公益人也需要生活,需要生存。”

 

       是的,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内心独白,任何人谈钱都不俗。

 

       “人人公益” 特邀约关注于公益领域的资深媒体大咖,一起问诊公益人的“钱袋子”。

 

1.公益人目前薪酬状况如何?

 

张木兰,公益时报副总编

 

“中国公益人太不值钱”

 

       公益时报副总编张木兰:相比在企业,同等学历的人在公益领域的待遇一定不会更高。如果单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讲,公益人不太“值钱”,但除了经济收入外,公益人会获得比其它行业更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满足。

 

 

       优酷公益主编黄英男:只要是社会正当的行业,都是值钱的。但是这个钱和他的能力、他做的工作应该是相符的。当然现在公益人的薪酬还是偏低的。

 

 

       新华网公益主编郭士玉:首先有人说公益人员收入低是因为素质低的原因,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首先在中国从事公益行业的人,他们的学历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所以说因为他们自身素质低是不合适的。据我所知,他们的待遇受制于10%的限制,不能有太高的待遇,所以有些人就跳槽了,但是因为这些原因离开,我觉得是这个行业的悲哀。

 

       社会与公益杂志副总编雷建华:就公益行业来说,工资普遍偏低。可能就是所起到的力量或作用不够大,或者没有起到相应的价值。我觉得这个就跟一个员工给老板打工一样,老板给你多少钱是他觉得值多少钱,员工想要更多的薪酬就要做更多的事去争取更多的薪酬。我觉得公益在整个的平台中也是,如果想要高工资,你就要去努力把事儿做好,整个群体去努力,去提高你的工资,你做的事大家都认可了,自然工资就上去了,这是一个整体的推进。

 

       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公益人做的事情肯定有社会价值,但目前的环境看,未必体现在经济价值上。坦白讲,目前的大环境对于公益人的收入上认识上还不够,所以包括我自己在在内我也不敢全职做公益,全职做公益工资很低,所以我现在是义务做公益,还是有我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在目前的意识层面上,很多人没有把它作为一份职业来看待,还有很多人认为公益就是奉献,不应该拿工资。所以导致了公益是有价值的,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认同公益人拿工资去做事。

 

2.中国公益人就应该受穷么?

 

黄英男,优酷公益主编

 

“如果奉献多的人越穷,就说明机制出了问题”

 

       公益时报副总编张木兰:由于薪资偏低,阻碍了一部分优秀人才加入到公益行业中来。为此,也催生了一些公益项目比如“银杏伙伴计划”、“中国公益领军人才计划”,都是通过提高公益人收入来吸引人、留人。就我个人而言,我会权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的性价比,再做决定。喜欢的职位,收入低一些也可以接受。

 

        优酷公益主编黄英男:任何人没有任何理由让另外的人受穷,绝大部分的正常人都希望过上有尊严且美好的生活,公益人也不例外。

 

       新华网公益主编郭士玉:奉献和受穷完全不能划等号。理论上奉献多收入多,如果说奉献多人越穷,就说明整个机制出了问题。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大家觉得他做的多,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其实就是一种回报,是一种精神上的回报。

 

       社会与公益杂志副总编雷建华:奉献和受穷,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潮流。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一个领袖人的产生,公益行业也需要,这一群人有一个倡导。这个行业整体发展了,自然就会吸引人才精英过来,如果这个行业没有创新的土壤,人才就会流失。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这个潮流去走。任何一个行业要看到希望,但是公益这方面就缺乏这样的榜样存在。

 

       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我觉得志愿者也是分很多种,有些人可能觉得有点钱,有点时间就可以去奉献。全职做公益薪资低有些人会离开,但是我不觉得做公益的人就应该受穷。国外还是有很多做公益的,有尊严也很体面,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3.你认为中国公益人值多少钱?

 

郭士玉,新华网公益主编

 

公益人的工资应交给市场决定”

 

       公益时报副总编张木兰:可以参考同等学历的企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优酷公益主编黄英男:应该获得和工作相匹配的收入,任何行业都一样。

 

       新华网公益主编郭士玉:应该交给市场来决定。

 

       社会与公益杂志副总编雷建华:实际上社会给了一个标准,如果我想要留住你,我肯定多加薪金,如果我觉得你不值这个钱,我肯定就不这样,如果你觉得钱少,你就走人。这个薪金就是社会对你的一个定位。

 

 

       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薪资也要分级别,一个基金会的秘书长和基金会的宣传官,或者刚参加工作的项目官员,他们之间肯定是有很大差异。但像基金会的秘书长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跟管理一个公司是相似的,像这种就不应该是一个公司是几百万年薪,那基金会的秘书长一个月1万元,这是不合适的。

 

4.中国公益人“不值钱”的原因是什么?

雷建华,《社会与公益》副总编

 

“政策的限制会阻碍公益人薪资”

 

       公益时报副总编张木兰:一个行业的薪酬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行业人员素质等。公益行业因为其特殊性,现有的社会组织“三大条例”对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也是导致薪酬偏低的原因之一。

 

       优酷公益主编黄英男:两方面,首先是政策本身对他的限制,公益行业是收入受限制的行业,这个就是硬性的;其次,其实公众还不能接受做公益就应该高薪。

 

       新华网公益主编郭士玉:公益行业门槛很低,各种各样的人都能进来,导致了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很多人的效率低下,效率低也导致了薪酬低,但不能说是素质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政的原因。

 

       社会与公益杂志副总编雷建华:就是价值认同,大部分对公益的认知就是弄点东西捐出去,停留在很肤浅的认知上。另外包括很多基金会,有钱但是没有好的创新项目,能够产生大的社会影响力的项目。

 

       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处在发展阶段,这个行业的形成还有一个阶段。我们的意识观念层面还没有达到。薪酬偏低就会导致人才招不来、人才留不住,进而就有可能恶性循环,没有人才就会有一些短板出现。

 

5.其他你最想说的话

 

孙雪梅,凤凰公益主编

 

“就薪资来说,可以参考国外的标准”

 

       优酷公益主编黄英男:公益人和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获得高收入。但是这跟外部环境有关系,首先公众应该接受公益是一个行业,而不是学雷锋的地方,公益人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收入支撑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份职业。其次政策也不应该把它做道德绑架,对收入做限制。公益的特殊性,他所从事的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业,如果觉得有他的收入是捐赠来的,费用支出是透明的就好了,不应该把收入做限制,不应该做区别对待。

 

       新华网公益主编郭士玉:就薪资来说,可以参考国外的标准,在国外,很多基金会的行政开支可以高达60%,一些大型的基金会普遍也是在20%左右,他们没有做硬性的规定,但是他们通过特别的途径来监管。

 

       当然,原来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支出比例最高不能超过10%,可以说它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不能说是倒退。因为中国的现当代公益事业是从上个时代80年代兴起,现在也不过短短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里他们认为公益是和免费划等号的,他可以收管理成本,大家是没概念的,但是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法令的形式这样规定了,这就是一个进步。

 

       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首先,这是一个过程,也急不得。要逐步逐步地改正观念,我们做公益的人要足够专业,真的专业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是有意义的。然后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倡导一些公益理念,包括公益是有成本的,做公益的人也需要生存。

 

       社会与公益杂志副总编雷建华:公益人要真正地团结起来,做有价值的事情,提升整个公益行业的影响力。这种价值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认同。

 

人人公益二维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眼中  眼中词条  多少  多少词条  媒体  媒体词条  
公益

 “为中国而教”(TFC)项目通讯...

本期导读:通过两个月时间的洗礼,为中国而教的92名项目志愿者们早已褪去了初登讲台的稚嫩,逐渐融入到“教师”这一角色当中。开始不断地从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总结经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