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代表歌路营再次欢迎大家来到会议现场。
歌路营成立于2008年,取自英文growinghome,意思为成长,所以我们是一家以关心弱势儿童成长为己任的公益组织。最初成立的几年我们服务与流动青少年。从2102年开始,开始聚焦在农村的寄宿留守儿童。2013年开始推出了《新一千零一夜—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项目》,到目前,我们在25省210县,1275所学校实施了项目。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本人也走访12个省的近60所农村寄宿学校。
当我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时,3年来在寄宿学校里看到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2012年初春的冬天,我在甘肃调研,晚上熄灯后,宿舍的孩子吵吵闹闹很久都难以入睡,在吵闹声中隐约传来的孩子的哭声。老师说,是因为刚刚开始住校,还不适应,哭一段时间了就好了。这让我开始注意到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小小年级离开父母离开 家,每天晚上睡前的时光是最想家的时候。
2014年我在云南一个农村小学遇到一群一年的孩子,11月底的天气已经有点微微寒冷,孩子们的衣服还很单薄,有的孩子挂着两条鼻涕….当时我问孩子,天气冷了自己还有衣服吗?孩子们说不冷,在学校住校就穿这一件。又问孩子,从什么时间开始住校?是觉得比较想在住校呢?还是觉得在每天回家住比较好呢? 有好几个孩子说,自己从幼儿园就还是住校了,已经是老住校生了。原来想家,现在已经不想家了。听到“不想家了”这句话,我一直在思考,教育部门政策倡导要从幼儿园开始寄宿,这对小小的孩子们来说真是一个好的决定吗?
在青海的一个学校看孩子们上晚自习,一个2年级的小男孩,作业早早就写完了,课文也早已读熟,2节课中,他几乎完全无所事事,因为不能出教室,就只好坐在椅子上,浑身不自在地拧呀拧,似乎要把桌椅磨穿。寄宿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多,小学生实际作业又不太多,多出来的课余时间到底可以怎么使用呢?这对很多学校管理者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从早到晚上课上自习,没准会让孩子讨厌学习的。
在河北的一个学校,我们装了几台PAD播放一些视频心理故事和内容,要求学校全天开发后来校长见到我时说,“疯了疯了,这些孩子为了能用上PAD看这些内容都疯了”。原来早上不到6点钟,孩子就会去那间开放的教室,中午不吃饭也要去看看…..有时候我觉得很多寄宿学校就像是一个信息孤岛,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却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图书杂志。从脑神经的发展来说,信息刺激过少,肯定不利于孩子的脑神经的发展.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市里孩子一样的丰富的教育和资讯资源呢?
我在陕西遇到一个老师说班里有个孩子,刚出生妈妈就去世了,不久后爸爸也离家出走,孩子从小没有见过爸爸和妈妈,每次班会课讲到家庭,父母,孩子就会哭。遇到这个情景,老师一点办法没有,就只能抱着孩子哭。这样的留守儿童也许极端,但绝不在少数,我这个做了近20年青少年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常常觉得留守孩子的心理问题真得很棘手,因为我们无法送还父母给他们,那我们老师和校长们每天面对这群孩子,即当老师,又做父母,他们会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呢?
2015年年初,歌路营在很多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自己在102所学校的调研,出品了《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在报告中,我们特别关注了寄宿生们的课余生活、心理适应、宿舍环境、营养卫生、生活老师和睡眠状况。我们认为工作的难点就在心理适应与课余时间如何安排的问题。
2015年10月份我们和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一起又做了一个大规模RCT评估,在评估中,我们看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郁风险)、校园霸凌现象和学业成绩(阅读能力和留级)堪忧。父母外出打工与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霸凌、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
同时,我们梳理了近年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发现非正常伤害事件和意外死亡事件增幅显著。根据21世纪研究院出版的《2016教育蓝皮书》分析,发现除了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地域性和安全措施匮乏等客观原因,儿童双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凸显和心理发展异样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重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成长引导。
从国家层面,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留守儿童关爱的意见,重点提出了留守儿童监护权、救助保护机制,以及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关爱体系。4月份,由民政部牵头联席26部委参加共同商议具体行动落实方案。不久前我出席了某部委的关爱留守儿童会议,会议的重点之一就是商议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短期看,寄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会造成他们造成情绪和情感障碍,在学校出现违纪、行为偏差问题比例高,学业成绩以及厌学现象较突出;从长期看辍学率风险增加,留守儿童低龄犯罪率显著增加,极端恶性事件频频出现。
因此,寄宿留守儿童如何能健康成长无疑成为我们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中,国家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了很多资金,现在大多数农村寄宿学校都有了新宿舍楼、食堂、电脑设备、心理咨询室等硬件设施设备,但是对于校园软性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还非常有限有效,而心理健康关怀也缺乏好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在近一两年的接触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寄宿学校校长开始意识到软性校园文化建设对整个学校管理和寄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他们常常提出希望看到其他好的寄宿学校,尤其是同等条件的农村寄宿学校是如何去做的。成效怎样?因此,今天我们特别请来了三个优秀的农村学校的负责人,在上午时间会跟大家分享,我相信大家看了他们的故事一定有许多的赞赏和感动。
另外,在下午的时间我们请了十余家组织会分享自己服务寄宿留守儿童的做法和经验,让我们看看在传统建立关爱留守之家、一对一帮扶、组织专家去农村讲座等做法外,还有什么样的做法是更有针对性的,更受学校和孩子欢迎的以及更有效的。
大家从全国各地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大会现场一定是因为对这个议题高度的关心,当然会场外还有着很多的人也都在关心着这个议题。我想,面对着寄宿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无论经历过,或者看到,听到过,你一定会被他们的困境所时刻牵动;面对着这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没有谁能独自解决,更需要我们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联合起来,集体行一起动。相信今天的大会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歌路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