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报 作者:张和清
在当前强调“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要有效助力国家扶贫济困事业,除了必须扎根城乡社区,准确界定扶贫对象,以村居和家户为单位,具体落实国家的各项扶贫资金到位和扶贫政策执行之外,还必须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深入理解有关致贫的社会根源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症下药”,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绿耕)在我国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扶贫济困工作15年的经验,当社会工作面对困难人群基于生存需求的绝对贫困议题时,只要我们深入城乡社区(建立社工站),深层次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展田野式的深度评估),然后通过组织及能力建设(互助合作的组织策略等)与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实践等策略,便可最大限度地助力困难群众增收脱贫。15年来,绿耕通过这种城乡合作式的社会经济的扶贫策略,在帮助村民增收和增强村民互助合作及主体性和能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绿耕的扶贫工作也面临着在“精神性贫困”(相对贫困)和“环境友好”方面比较乏力的状态。尽管我们明白无论从扩大生产,还是节约开支,抑或消除负面文化标签等方面与贫困者一起努力,都有可能逐步摆脱贫困,但那种基于欲望和攀比所产生的相对贫困,那种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贫困文化和身份建构,那种以污染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的扶贫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却很难得到根本改变。实践证明,如果贫困者(包括全人类)不改变单一的物质-消费的生活方式,如果主流社会不转变对贫困者的负面文化标签和社会排除,如果我们不改变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单一物质发展的模式,那么,我们所谓的增加收入并不能真正改变贫困地区和贫困者的面貌。
例如绿耕在云南平寨推动的契合文化保护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经济实验,根本宗旨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城乡合作尝试,使平寨逐步达致“社区自治、生计发展、文化认同、社会互助、环境友好”“五位一体”的美好社区和幸福生活愿景。但尽管我们推动村民以合作社的方式采取“不用化肥农药的老品种水稻生态种植”,社工在城市建立公平贸易的直销平台,使村民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益(收入增加),可村民收入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其实际开支和消费欲望的增长。
上述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我国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事业既大有作为,更任重道远。具体而言,社工首先要摆脱单方面的“救济式扶贫”和“产业化扶贫”模式,借助各种契合文化传承、社会互助、公共参与和生态保育的社会经济扶贫策略(包括城乡合作模式),与城乡社区居民一起协力摆脱贫困的社会生活处境。平寨的经验也警示我们,社会经济的扶贫模式必须重点强调扶贫或经济的社会性面向——在扶贫的城乡合作和公平贸易实践中突出强调城乡互惠互利和共生共好;在物质性(收入层面)扶贫的同时,必须通过个案、小组、社区层面的教育及意识提升等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使困难群众逐步转变单一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逐步树立足够就好、开源节流、勤俭节约、返璞归真、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