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人物访谈——刘洲鸿

        原标题:【公益少壮派】他是公益界传奇人物,当过三家基金会秘书长,最爱给公益组织“送钱”

 

 

1999,一个充满不安与变革的年份

 

这一年,刘洲鸿刚好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他研究生读的是森林培育,

本来按他的人生规划,

应该老老实实去园林局当个公务员,

可也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命运使然,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突然找上门来。

事因那几年国内环境问题凸显,

1998年的大洪水,

1997—1999年连续三年黄河断流,

使得这个沉浸在经济飞跃的国度,

也不得不开始关注环境问题。

对方说是去做环保项目,

刘洲鸿欣然答应,

就这么“误打误撞地被拉过去”,

一干就是四年。

 

我们的母亲河,也曾亲手扼杀过自己的孩子

 

那时他还没意识到,

自己已经无意中踏上了奉献一生的事业。

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做了四年的植树造林,

他却选择了离开——

他想要在社会公益慈善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2003年,他去了香港中文大学

静下心来攻读社会福利博士学位。

2006年博士毕业前夕,

他回去探望之前在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老领导徐永光。

徐永光同样是一位公益界的传奇人物,

担任过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秘书长,

发起了著名的希望工程,

在行业内已经是名声赫赫。

当时徐永光对他说:

我在筹办一个非公募基金会

正好需要人,

你来帮着筹建吧。

 

“希望工程之父”徐永光

 

徐永光说的就是南都基金会

当时刘洲鸿了解到,

与公募基金会相比,

非公募基金会资金自由,比较独立,

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一番事业,

加上对于老领导徐永光的崇敬,

刘洲鸿欣然加入了南都基金会

没想到的是,

基金会这条路上,

他一走就是十几年。

 

06年筹办,07年成立,

刘洲鸿在南都基金会一直待到了2014年。

这期间,他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成长。

刚开始时,

他只是想用资金支持好的项目,

但慢慢发现当时公益机构的能力不足,

项目也比较一般。

为什么会这样呢?

经过长期的思考与深入一线的接触,

他才终于明白:问题是缺人。

公益行业缺乏人才,导致机构能力不足,

这个行业不同市场企业,

不是说用钱就能找来人,

人才,还得靠培育。

 

 

而培育人才,就不得不谈到钱。

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城市社区建设,

“人才是核心,要留住人。”

“年轻人一开始可能凭着热情去做,

做一两年他走了,

因为没钱生存不下去。

那这样循环,事情永远做不起来。”

刘洲鸿说。

 

 

于是,南都基金会开启了银杏伙伴计划。

银杏伙伴计划的本质是给青年公益人——

主要为草根机构的领导人和创始人提供支持,

支持范围包括资金与指导。

受资助者通过推荐的方式筛选,

每个人,连续3年,每年10万,

用作生活补贴和能力建设费用,

整个计划预期进行十年。

 

截止到2015年,

银杏伙伴计划共有414位推荐人,

546位候选人,

资助银杏伙伴81人,

遍布22个省份,

领域涉及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

青少年教育等,

无数公益人与草根组织因此受惠。

 

 

2014年,刘洲鸿离开了南都基金会

离开南都要去哪呢?

他去了一家当时“不太知名”的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在他看来,

敦和基金会的“出资人很有情怀,很注重中华文化”

只是缺乏做公益慈善的专门人才,

而这个使命,他当仁不让。

 

敦和基金会的官网,设计很有“中国风”

 

谈到在敦和基金会时的经历,

刘洲鸿谦虚地说,

“主要是把团队建设、战略规划做起来。”

实际上,在刘洲鸿任秘书长期间,

敦和基金会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

在2014年就实现了公益支出约1亿元。

1亿元中的5500万,就专门用作公益支持,

其中一个重大项目就是种子基金计划。

这是一个针对小而美的基金会的支持计划。

敦和基金会为每家基金会捐赠300万的种子基金,

种子基金为不动本基金会

通过投资理财,

目标收入为8%,

相当于每家基金会每年有24万的支出,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机构人员工资、管理费用。

 

 

这些基金会太缺钱了,

但缺的不是项目费用,

而是管理和培训费。

没有管理费用,

就留不住人,机构或者行业就很难提升。

种子基金既缓解了基金会管理经费困境,

又促进基金会投资理财意识。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刘洲鸿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

因而也把它作为今后努力的目标。

 

 

而在林文镜基金会的经历,

则让刘洲鸿有了更深的体会。

林文镜基金会今年6月份才成立,

是一个家族基金会

林文镜先生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

今年88岁的他在7岁时就跟着家人下南洋,

经过几十年奋斗,

成立了林氏集团,

开办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

创业期间,他一直有寄钱回家乡支持经济发展,

可80年代他回到老家福清,

发现家乡的经济依然很落后,

在福建60个县排50多名,

于是他在家乡投资办企业,引进人才,

把“输血”变为“造血”,

到了现在,福清的经济在福建60多个县已经排名前三。

 

 

林文镜先生的事迹对刘洲鸿启发很大。

中国公益行业的落后,

根本在于没有造血能力。

在来福建之前,刘洲鸿一直在北京办公。

到了福建之后,

他才更清晰地看到这个行业的现状:

捐钱的人很多,真正把公益作为职业的人很少。

“大家都是一种做志愿者的心态,

没有专业的机构。”

 

所谓公益,就只能是上街当志愿者捡垃圾吗

 

这让刘洲鸿更加相信,

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在完成基金会的内部建设后,

“未来将会有一部分资金用来支持行业的发展,

包括人才的培养,政策的推动,

支持机构,机构发展的经费、管理的经费。”

“当捐赠人在捐出1元时,

希望把这1元都花在孩子身上、老人身上的同时,

也要考虑公益机构的发展、公益人才的培养,

只有这样公益组织才能更好地发展。”

 

 

这条路也许很长,也很难,

但刘洲鸿还会走下去,

无论多难,无论多慢,

它终将,带来改变。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人物访谈——刘洲鸿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公益

 公益缘何变“公害”?

摘要:慈善家资助学生读书,却让他们拿着钱在媒体面前拍照;帮助残障人士,却让他们展示自己残缺的一面;帮助地震幸存者,却一遍遍揭开他们的情感伤疤……当公益一词在我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