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6年,《慈善法》的实施为中国公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环境,社会组织数量快速增长,公益领域开放和竞争态势趋显。这一年,公募基金会在战略创新上不断发力,逐渐勾勒出清晰的机构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战略,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企业捐赠出现新态势。
在《公益时报》连续刊发的五期2016基金会筹款成绩的系列报道中,对12家公募基金会2016年的筹款成绩进行了公布,接下来,如何在保持现有的筹款成绩前提下,理清未来的筹款趋势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2016年的捐赠收入为4.27亿元,其中延续合作捐赠额为2.34亿元,占比54.8%,新增合作捐赠额1.93亿元,占比45.20%,捐赠支出为3.44亿元,企业捐赠占83%。
“合作企业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今年因为企业战略调整,我们有几笔大额捐赠未到账。”儿基会筹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中国的慈善捐赠主要来自企业,面对大额捐赠未到账情况,儿基会选择用互相理解的方式面对,“我们对任何有捐赠记录的企业都充满着敬意,即使企业因为战略发展需要,调整了资助计划,我们也充分理解并尊重”,筹资负责人说道。
也许正是因为儿基会与企业这种互相理解的相处方式,让儿基会拥有一支持续的爱心捐赠队伍,2016年捐赠收入中企业依然是捐赠的主力军,新增捐赠5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50家,收获了不错的企业募款“成绩”。
红基会新增捐赠企业16825家 超10万的达47家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红基会)2016年总收入4.83亿元,公益支出4.22亿元,其中企业捐赠2.29亿元。
红基会多年来也一直是企业捐赠的比例占主体。副理事长刘选国向记者透露,在红基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中,有些合作伙伴已经合作了近10年,比如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合作伙伴是红基会捐赠的主力,在红基会的捐赠结构中,企业和机构占总筹款额的87%。2016年合作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共计新增企业16825家,其中超过10万元以上的新增企业达47家。
企业捐赠普遍呈上升趋势
中国扶贫基金会2016年捐赠收入为4.71亿元,公益支出为4.55亿元,其中机构捐赠2.79亿元。与儿基会、红基会的情况相似,中国扶贫基金会虽然在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下,部分原有捐赠企业缩减了预算,但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增加了对扶贫公益的投入。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妇基会)2016总收入为7.58亿元,总支出6.4亿元,其中企业捐赠2.76亿元;妇基会每年都有新增企业,2016年在企业捐赠中战略合作伙伴捐赠资金占比达到近一半。同时,妇基会在努力拓展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公益合作。民企和外企占全部捐赠额度的60%以上,成为妇基会2016年捐赠的主力。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2016年捐赠收入1.74亿元,捐赠支出为1.19亿元,其中企业捐赠为1.2亿元。
大额捐赠未到账的情况,对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来说非但没有,反而出现较多捐赠追加的情况,新增捐赠企业达50%以上。2016年作为基金会的管理年,虽公众筹款未见起色,但1.2亿元的企业捐赠也是其“好成绩”的体现。
企业“倾慕”的公益项目
既然中国的慈善捐赠主要来自企业,那么,与合作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如何抓住企业的需求,让企业更“倾慕”于你的项目呢?
“我们要在充分考虑到公益性和公信力的基础上,考虑我们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儿基会筹资负责人特别强调要与合作伙伴成为朋友,而不仅仅保持工作关系。朋友圈大家都有,他觉得,做公益筹资也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要把合作伙伴做成朋友圈。他认为,今年的筹资之所以进展的很顺利,有赖于与合作伙伴建立了互相信任的朋友圈。
安利是儿基会的长期捐赠企业,十几年来安利已经向儿基会捐款超过4000万元。在没有直接合作项目的那几年,儿基会仍和安利保持良好的关系。安利当时做一些项目需要儿基会的支持,即使安利不选择儿基会作为合作伙伴,儿基会也尽力给予帮助。也正是因为如此,双方合作一直持续到现在。2015年,儿基会和安利又共同策划发起了“为5加油”项目,即关注5岁贫困儿童营养健康问题,项目将持续5年时间。
除了需要与企业建立互相信任的朋友圈之外,儿基会筹资负责人认为,企业与公益机构的合作有紧密期也有松散期,这和企业的公益战略有关,可能这个阶段关注儿童,下个阶段关注老人。企业做公益战略决策是一个很理性的过程,也很看重公益机构的平台作用,“首先是这个平台要具备良好的公信力和专注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这个平台还要具备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比如可以争取到更多政府部门和领导的支持,邀请到明星名人参与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公益机构迅速延展项目触角等等”。面对当前的慈善生态环境,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因势利导,最终我们还是要保持那份初心,始终坚守公益项目的社会效应最大化。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则表示,企业捐赠通常有两个选择方向,一方面企业自身关注的公益领域,另一方面是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项目选择。企业也会根据捐赠规模和捐赠方向选择不同的慈善组织。二者理性选择公益项目时对于机构的专业性、公信力、行业排名、评级、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都会做比较仔细的审定。
刘选国认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诉求。有的企业在选择公益项目时可能会要求与其业务分割开来,有的要求与其主业配合,还有一些企业希望能对其品牌影响力有所提升、对主业的发展形成正相关的关系。红基会的使命是保护生命与健康,同时拥有遍布全国的网络体系,因此一些希望做全国性项目的企业,就会选择我们这样的机构。
妇基会秘书长助理南静强调,企业在选择公益项目时首先是看机构公信力、执行力、整合资源能力、人员专业度;其次是看所选项目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价值取向是否一致,一般会选择与自身业务领域相关的项目,比如百事集团,就会很关注安全用水、饮水的问题,所以选择了母亲水窖项目;大众是汽车企业,关注安全,所以会选择儿童安全项目;最后,大部分企业愿意选择相对成熟的项目,如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母亲邮包等,因为对品牌项目认知度高,从执行、反馈等各方面相对安全。
“许多企业在想不清楚他到底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公益项目的时候就会首选一个值得信任的基金会,加之我们的领域比较宽泛,我们就会成为首选,否则一些专门资助儿童项目的企业还是比较倾向于专注于儿童项目的公益机构。”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雪雁说道。
众议未来筹资的趋势和方向
徐永光曾不只一次大声疾呼:如果基金会不跟草根组织合作,共同建设我们的公益行业,那么这个行业没有前途。
这一观点与儿基会2016年众筹策略不谋而合,据儿基会筹资负责人介绍,儿基会2016年在众筹方面开发巩固众筹合作平台22个,并首次尝试了联合劝募,腾讯“99公益日”期间联合114家草根NGO推出了131个众筹公益项目,3天内获得46万人次捐赠,筹集善款2800多万元,较15年“99公益日”增加3倍。
随着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各项配套政策的陆续完善,社会慈善文化日益培育,公众的参与、爱心意识进一步迸发,未来筹款的趋势成为了公益机构关注的焦点。
儿基会筹资负责人分析称,首先,让儿童全面成长,始终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领域上来说,扶贫、助医、助学三个重点领域。儿童、老人、残疾人应该是三个重点人群。这些将会是社会、公众更加关注的重点。也是奉献爱心的重点领域和人群。其次,模式创新,筹资和项目执行的模式创新和专业化的服务,将成为行业也是儿基会发展驱动的双轮。再次,联合、融合将成为新趋势,可以将社会效益最大化。最后,互联网筹款今后会越来越重要,谁把互联网众筹抓住了,谁把公众动员好了,这个机构就奠定了发展的强大基础。
刘文奎认为,《慈善法》正式生效和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预示公益行业的政策环境进入新常态;共享精神、善经济这些新理念,社会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慈善信托这些新方法;企业家慈善、富人慈善、知识精英参与这些新“势力”的出现,政府采购服务、家族财富、网络筹款这些新资源的出现,为公益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在筹款方面随着国家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全社会对精准扶贫等扶贫类项目的关注和捐赠会不断增加。
刘选国分析称,从总体来看,中国慈善的态势出现了政策的全面开放,捐赠的资源极大丰富,筹资的主题不断增加,中国慈善事业进入充分竞争和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一种竞争大环境里,公益机构主要靠品牌影响力和专业化的程度来赢得市场地位,当然还需要专业的细分,来形成其在某一领域的竞争优势,去分割公益捐赠的市场。每一个机构都要依据自身的目标和愿景,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来选择在市场竞争定位里竞争的领域,发挥其优势。
红基会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组织,竞争的优势领域就是保护生命与健康,下一步也会做一些促进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的项目。在国际化的战略方面,也在启动一些援外的项目,依托红十字国际网络的优势,努力成为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的领先机构。
南静认为,妇基会未来的筹资方向有以下几点:
第一, 保留企业筹款,提升公众筹款比例,是未来最基础的发展方向;
第二, 联合众筹,目前NGO组织越来越多,未来应注重凝聚NGO 组织或小型基金会的力量;
第三, 尝试新兴慈善界趋势,扩大慈善信托规模,尝试并不断完善;
第四,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让慈善走向市场化;
第五,从运作向资助型转变,妇基会现在属于运作加资助型的混合模式,逐渐朝资助型转变。
张雪雁则强调,未来公众筹款不可缺少,企业捐赠依然非常重要。“我认为的慈善募款对象非常宽泛,可以把不同企业、行业间的经济周期相对磨平”,矿产业好的时候,募款矿产业,有雾霾了之后,募款科技类、医疗类的,总有一些能解决社会问题处于上升周期的企业在营利,我们实际上是运用公益和慈善项目这个工具,协助有能力的企业运用这一工具尽一份社会责任,应该用这个工具去调节募款这个事情。最终决定募款是否成功与持续的还是受助人及捐赠人的公益慈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