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繁华的城区一路向北,六环外的京密引水渠旁,坐落着一个名为“辛庄”的村子。
不过两年时间,曾经“污水横流,垃圾满地”的小村庄,变成了“不用塑料袋,不设垃圾桶”的“零污染”村庄。原住民、外来户、艺术家、志愿者……不同的人群在这个小村子里践行着环保的生活方式,仿佛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
这一切,从七位妈妈的努力开始。
两年前,为了让孩子更加亲近自然,辛庄村的外来者杨婧在自家租的院子里养了两只羊。可春日里的一天,羊妈妈死了,胃里发现很多废弃的塑料袋。杨婧说,母羊死去的场景她永远忘不了。
在辛庄陪读的另一位家长,在台湾访学时曾经接触过“垃圾不落地”的理念。几位妈妈决心把它复制到辛庄,她们组建了辛庄环保小组,并说服村两委支持她们的计划。
▼
在三个月的入户、广播等宣传动员之后,2016年6月9日,辛庄村正式启动"净塑环保 垃圾分类"工程:原有的露天垃圾点全部关闭,改由环卫工人每天两次定时沿着固定的路线,将各家各户分类好的垃圾倒入分类环保车当中,再由环卫工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拣使用。
辛庄村“垃圾不落地”工程启动会
▼
净村大扫除,老少妇孺齐上阵
▼
第二天起,各家按“两桶两箱”的办法自行分好垃圾,环卫工人早晚两次定点来各家门口收取,之后再进行更细的垃圾分化。
厨余部分是垃圾中的大头,占到总量的65%。环保小组和村民们一起学习做酵素,并邀请老师教大家学习酵素生态种植和酵素产品制作。深加工后的环保酵素可以用来洗碗、洗衣服、洗头等。一部分厨余也会被用于堆肥的制作,可用于农作物种植。
村子的一面墙上,醒目地挂着酵素制作方法
▼
与垃圾分类一同进行的还有“净塑行动”。
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25分钟,但被大自然降解却需要470年。环保小组倡导村民们在购物的过程中自带包装,建议商户尽量不提供新的塑料袋,提供可重复利用的包装等。
村民的习惯开始日渐改变。如今,在买东西时提个篮子或使用布袋,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自觉行动。
辛庄村民践行净塑理念
▼
辛庄的变化所有人有目共睹。没有了公共垃圾桶,17个垃圾站也变成了植被覆盖的绿化区,高温天村子里再也闻不到阵阵恶臭,就连苍蝇蚊虫都减少了很多。
在"净塑环保 垃圾分类"行动施行一年后,村里召开了周年庆典。男女老少、商户村民聚在一起,为村子的新面貌而庆祝。
净塑环保垃圾不落地工程周年庆典
▼
为什么辛庄村能做到“零污染”呢?妈妈们戏称,就因为她们是“三无人员”,没专业知识、没经验、没钱。“如果我们知道垃圾分类有多难,可能就怕了”。
2017年4月起,辛庄有了一个新的节日。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这里会举办环保文化市集。
市集上不仅有美食、手工艺品,还有志愿者讲故事、艺术家演奏。每个摊位都设立了垃圾分类的标识牌,游客们也自觉使用二手购物袋,或者干脆背着竹筐逛集市。
辛庄的环保文化市集如今已经小有名气,来逛集的伙伴既有附近的,也有全国各地来的,甚至还有远渡重洋来体验的外国朋友。
▼
现在,辛庄的经验不仅辐射了周边的村子,也在江西、河南、浙江等地多个村庄进行了推广,基本达到了村庄生活垃圾减量70%的成效。辛庄环保小组作为一个由几个妈妈组成的草根组织,也正逐渐走向一个专业的公益组织。
2017年6月,她们得到了阿拉善SEE“创绿家”项目的资助,团队名字也确立为“净公益”,开始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创绿家”是由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的、专门支持环保公益团队创业期发展的资助计划,旨在发掘和培育中国环保公益领域新生力量。
净公益负责人杨婧见证了两年多来辛庄村一点一滴的变化,也正在接受环保创业的挑战。“净公益”致力于乡村垃圾分类模式打造,把辛庄的经验模式带到更多村庄,解决乡村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改善乡村环境。
团队里现在共有11位伙伴,有专家、有农民、有刚毕业的新人……横跨50、60、70、80、90各年龄段,每个人都带着生命巨大的动力和热情,通过各种因缘汇聚在一起。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于垃圾分类和乡村建设的伙伴,正在陆陆续续地加入,一起完成一件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
净公益部分成员
▼
“我们将帮助更多的地区、家庭真正开始环保生活,享受环保生活。为我们的孩子留下一个干净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