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从业十九年,刘洲鸿的心法和打法:不要有太多我执,以专业度服务别人

       出任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的第二年,刘洲鸿“辛苦”但“安心”。“至少跑了福建省一半的县。”他笑着说,“我感觉一切都要看因缘,心态平和一些比较好,不要有太多的我执。”

 

       先后供职于中国青基会、南都基金会、敦和基金会三家大型基金会公益从业近二十年的刘洲鸿,于2016年夏天远赴福建,执掌由福建家族企业融侨集团举办的林文镜慈善基金会(下称“林文镜基金会”)。

 

       两年来,刘洲鸿发动林文镜基金会这台“发动机”,推出多项旨在推动福建省公益行业发展的支持计划;联合当地企业基金会发起能力建设项目助力福建省公益人发展;邀请众多外地公益大咖到福建作分享和培训;还将一些全国性公益支持计划引至福建。

 

       业内有人评论:“因为刘洲鸿,福建公益圈活跃了不少。”对此,刘洲鸿笑了笑说:“好多人这么说,但我觉得这和我有多大关系不好说。我不过做了一些工作,也许是时候到了吧。”

       “发动机”

       加入林文镜基金会,从全国性基金会转场区域性基金会,有人认为刘洲鸿这是“自降身段”。

 

       “一直都在大型基金会,感觉有点不太接地气。有机会去了解一个省的公益发展状况,我觉得挺有意思。”刘洲鸿说。

 

       2016年7月,刚辞任敦和基金会秘书长的刘洲鸿到福州参加一个公益论坛,期间,著名侨商林文镜创办的融侨集团高层找到刘洲鸿,请他担任刚成立一个月的林文镜基金会首任秘书长。刘洲鸿翻了两本写林文镜的书——《他改变了家乡》《他发现江阴港》,被后者多年投入巨资支持家乡福清发展的义举打动,决定加盟。

 

       刚到福建时,刘洲鸿发现福建公益组织存在各自为战、活跃度不够、专业度不足等问题,于是想将他们“拢在一起”,一起探索专业的机构治理和项目管理。

 

       2016年10月底,在福建当地一个慈善论坛上,刘洲鸿“喊话”在场的基金会同行:我们林文镜基金会下一步对公益项目的支持,会从支持机构的发展,行业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也希望其他公益基金会同行也关注人才的培养,全面资助公益机构的发展。

 

       近两年来,刘洲鸿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福建省公益行业建设和人才支持中。在他的牵头下,林文镜基金会相继开展“榕树伙伴”“大地之子”“理想社区”“束脩计划”等支持性项目,培养扶持福建公益人才;出资举办“福建省公益沙龙”、支持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大讲堂”,旨在推动福建省公益机构的学习和交流氛围。

 

       一众公益界大咖也在刘洲鸿的邀请下入闽分享。“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到福建给公益行业讲社会企业;公益筹款人联盟秘书长叶盈自费到福建给“香草计划”学员讲公益组织筹款策略;腾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窦瑞刚担任“榕树伙伴”评审。

 

       刘洲鸿在福建的行事逻辑,与此前他在南都基金会、敦和基金会秉持的“支持民间公益”一脉相承。

 

       林文镜基金会有个“福建版”的“银杏计划”。2017年,林文镜基金会发起“榕树伙伴计划”,计划5年内寻找并支持30名公益领袖,以3年为周期予以每人每年5万元的经费支持,提供知识能力提升、平台建设、跨界合作、公益传播等方面的立体式帮扶,并搭建榕树伙伴网络。

 

       在看似与融侨集团业务相去甚远的乡村发展领域,刘洲鸿力主设立“大地之子”计划,通过扶持返乡青年建设乡村,发动村民自主解决问题。一个村子多年来一直在等政府来修路,林文镜基金会给驻村“大地之子”一笔很小的资金,并告诉他组织动员村民的方法。很快,这个村一条6公里的道路很快就修好了。

       刘洲鸿注重联合资助型基金会一起做事。“束脩计划”是林文镜基金会联合福建省内三家活跃度较高的企业基金会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旨在为福建省内公益慈善从业者外出参与培训、会议、考察、参访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刘洲鸿看来,这是一项“更普惠”的资助计划,每家基金会只出10万元,资助金额是封顶5000元/次,受助人需要自筹一半的资助金额。

 

       此外,林文镜基金会还发起了社区发展项目“理想社区计划”,以及“城乡社区公益沙龙”和“福建省公益沙龙”这样的“能力建设项目”。

 

       林文镜基金会的很多项目都由福建本地的社会组织来执行。刘洲鸿看重公益行业的“转换器”,认为需要有专业支持机构去做项目执行、传播、评估。“我们基金会是‘引擎’、‘发动机’,负责把握方向,带动了很多力量来做。”刘洲鸿说。

       磨合

       “我觉得,我在福建做公益空间还挺大。”刘洲鸿告诉“社会创新家”新媒体,“都是新的,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新的。”

 

       看似放手做事的自由背后,是刘洲鸿与基金会理事、出资方、合作伙伴和资助对象不断沟通、说服的过程。

 

       在做“大地之子”计划时,刘洲鸿把目前国家推行乡村振兴的背景、乡村凋敝的现实,以及“大地之子”计划活化乡村的意义等讲给理事会听,理事会将信将疑同意了。

 

       在支持“福建公益沙龙”、“福建未来公益CEO训练营(香草计划)”时,有基金会理事认为这与融侨集团的关系不大,希望直接去做助学、医疗项目。刘洲鸿给对方讲建公益行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刚开始,对方不太理解,但尊重刘洲鸿的专业度。“他们比较有修养,不是那种‘我不懂’但‘我也不听你’的人。”刘洲鸿说,“我比较幸运。”

 

       也有说服失败的时候。“基金会发展论坛”一直邀请林文镜基金会加入,刘洲鸿建议加入,但理事会希望专注福建本省公益。“在我看来这都很正常,凭什么我认为对的就一定对啊?真的不一定。”他半开玩笑地说,“永光在南都不也一样有被否决的时候嘛。”

 

       心态平和的刘洲鸿有坚毅的一面。“如果因为对方的一个提问,你就缩回去了,那你什么也做不好。”刘洲鸿说,“这很考验我们的专业性。自己的心态也要好,不能因为别人否定了一个提法,你就怎么样吧。”

 

       坚持专业但不偏执,刘洲鸿也采纳了一些出资方、基金会理事的建议。过去两年,林文镜基金会也做了一些传统公益项目,如老人关爱、教育支持、医疗健康、特殊人群帮扶等,也取得很好效果。

 

       融侨集团给林文镜基金会提供了办公空间、人力资源、法务、财务等全方位支持,刘洲鸿没感到束手束脚,认为这是“节约成本的好方法”。借助融侨集团的资源,林文镜基金会为行业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融侨集团旗下酒店多次为公益行业的活动提供会议场地。

 

       刚加入林文镜基金会时,刘洲鸿心很大,除了支持行业发展,他还想撬动企业员工做公益,探索企业的公益文化。后来慢慢发现,做企业基金会不能“走得太快”,否则,“事情做不扎实、团队跟不上,出资人、理事会也不是很理解。”

 

       “要相互慢慢磨合,不能操之过急。要先做出一些成果,资助方才会更理解。” 刘洲鸿这样总结与企业基金会出资人打交道的经验,“企业基金会资源上依赖企业是正常的,关键是治理上的独立性。出资人、企业高管不一定是公益慈善方面的专家,公益职业经理人要专业,要有能力拿出一套战略规划。”

       “接地气”

       执掌林文镜基金会两年来,刘洲鸿喜欢跑项目点接触资助人。“我喜欢做更靠近人的事情,关注更接地气的一些问题。”刘洲鸿告诉“社会创新家”新媒体。

 

       2017年,为筛选第一批10名“榕树伙伴”,刘洲鸿亲自跑了20多家公益机构。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刘洲鸿带领团队坐高铁、汽车辗转各地考察资助项目,所到之处很多都是偏远乡村,“渴了就喝山泉水”。

 

       “大地之子”、“榕树伙伴”计划中有“伙伴互访”一项。刘洲鸿常借此机会探访支持对象,帮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前段时间,首批“榕树伙伴”之一、漳州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主任贾媛的“慈善超市”发展遇阻,刘洲鸿与榕树伙伴们一起,跑到漳州去帮她梳理超市的定位、商业模式、人力资源、员工考核等。“大家之间感情更深,我们后续走访就更容易,也可以做更多事情。”刘洲鸿说。

 

       林文镜基金会参与支持的一些公益培训项目也很接地气。最新一期“福建公益沙龙”谈的是“民办社工机构运作与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社会组织公益大讲堂”则向社会组织传授诸如年检、免税资格申请等运营之道。

   

       在福建“接地气”的工作方法让刘洲鸿发现了更多公益行业的“真问题”。“我以前做项目,更多是从项目本身的设计、团队执行能力这些方面考虑。后来发现,一个项目能不能做好,跟机构的治理能力、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刘洲鸿认为。

 

       “有时候也比较难!”刘洲鸿坦言。大部分受助机构会虚心接受基金会的建议,迅速完善机构治理和规范财务制度。有的机构道德优越感过强,以“情怀”作为挡箭牌,对基金会的帮助持抵触情绪。对此,刘洲鸿也不恼:“我觉得使命感最重要,跟他们一块成长吧。”

 

       “提升草根组织的治理能力可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刘洲鸿判断。他对当下一些资助项目重项目轻治理的态势颇为担忧: “资助型基金会不能只关注项目,还要关注受助机构的治理能力等。否则,受助机构最终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就感很重要”

       刘洲鸿觉得自己的命运“跟历史有关联”,笑称自己当年是被“卷入”公益行业的。

 

       1999年,刘洲鸿从北京林业大学造林专业研究生毕业,适逢中国环境恶化,中国公益组织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中国青基会到林大招人,已与园林局签订了就业协议的刘洲鸿被推荐过去,负责“保护母亲河”项目。此后,刘洲鸿扎根公益行业十九年。

       中国青基会将刘洲鸿领入公益之门,南都基金会则“塑造”了他。刘洲鸿坦言,南都基金会“支持民间公益”的理念已经“深入我的骨髓”。2007年至2014年,刘洲鸿在南都基金会参与了“银杏计划”、“景行计划”等支持公益人、机构发展的资助项目。

 

       在专业度的提升上,刘洲鸿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在中国青基会工作4年后,刘洲鸿渴望系统了解公益行业,一直想读博的他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社会福利哲学博士,并于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

 

       刘洲鸿是长江商学院EMBA24期学员,长江公益委员会委员。在长江商学院读书时,他是班上的公益委员,在他的建议下,好几位长江同学成立了公益基金会。也由于他的推荐,一名福建本地青年公益人获得了长江商学院的“公益奖学金”,成为他的校友。

        

       刘洲鸿力主推动的一些项目正在显现其价值。他坚持在融侨社区试行“理想社区计划”,选用专业社工,协调物业、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形成配合。民政部派人来考察了这个项目,福建省民政厅也将之作为案例推广。

 

       “大地之子”收效明显,引来福建省民政厅考察,与“大地之子”合作开展“百社帮百村”行动。一知名啤酒品牌找上门来与“大地之子计划”谈企业CSR层面的合作。融侨集团购买了“大地之子”带领村民出产的农产品,作为礼品回馈给客户,增加了客户满意度,同时,融侨集团还向客户推介更多“大地之子”所在地的农产品。“相当于我们做了一个小平台,后续导入更多资源将之做大。”刘洲鸿说。

 

       在“推动福建区域公益行业发展”过程中,刘洲鸿也有无力感。他一直想激活福建省基金会行业,通过福建省民政厅拿到福建省100多家基金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但尚未想清楚怎么去影响、联合这个群体。福建省约有300家基金会,活跃度欠佳。

 

       “你做了好多事情,感觉到它们有价值。服务对象也会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成长,这让我们比较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刘洲鸿向“社会创新家”新媒体坦言,“成就感很重要。如果哪一天觉得做的事情没有意思了,可能会去找更有意思的公益项目做。”

        

       有人评价他是中国公益行业“布道者”,刘洲鸿予以否认。“更多的是一种分享、一种交流。如果能够有一些机会去影响一些人,是很有意义的。”他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法  心法词条  打法  打法词条  从业  从业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别人  别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