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由以兜底保障为主的传统养老服务业向以长期照顾为主的现代养老服务转型。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对养老服务合作和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要求,深圳市养老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8月20日下午,第2期深圳社会政策研究沙龙在市民政局3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沙龙聚焦探讨“现代都市养老模式”,由国际公益学院政研中心唐昊教授主持,邀请了深圳大学马敬仁教授、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成绯绯主任、深圳复康会颐康院莫思杰院长和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窦瑞刚秘书长,分别从现代都市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现代都市养老服务政策现状与趋势、现代都市养老模式的应用实施,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探索展开分享。深圳市民政局廖远飞局长,民政局工作人员及养老服务业人士等90余位人员,共同出席本期沙龙的研讨。
马敬仁教授全面介绍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政府、企业、社会的基本定位,比较各国养老保险服务的经验做法,解析日本、荷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养老服务典型案例,进而总结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抱团式养老、异地养老等12种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理念、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为深圳都市养老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系统的模式借鉴和经验参考。
马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处在“国未强、民未富、人已老”的特殊困境中,深圳作为相对年轻的现代都市,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中也不会独善其身。应对当前的老龄化发展形势,需梳理和改进政府老龄产业及养老服务政策工具,构建“四位一体”(即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社会和企业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及政策的培育、扶持和规范。同时应借鉴国外“先老国家”养老服务经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让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工作和社会融入。
深圳大学马敬仁教授
成绯绯主任在对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服务现状的解析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三边四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上海社区养老顾问、南京家庭养老床位、武汉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等经验做法,探讨当前深圳市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和发展、基本定位和政策趋势。
成绯绯总结,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城市养老服务工作及体系建设,扶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推动老年人需求评估工作,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对养老服务合作和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要求,深圳市养老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综合养老服务政策环境和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由以兜底保障为主的传统养老服务业向以长期照顾为主的现代养老服务转型,深圳市应以需求为基础建立在地综合照顾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长期护理补贴或保险制度,加快研究非户籍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问题,加强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加强标准建设推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成绯绯主任
莫思杰院长基于深圳复康会颐康院的实际调查和实践经验,引出老年人的居家安老、社区照顾、机构照顾需求,提出都市养老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要点和工作建议。
总结现代都市养老的应用实施经验,莫思杰提出,当前深圳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消费少、服务内容少、收入少、督导少、智能工具少等不足之处,社区养老服务需注重满足老年人医疗指导及心理社交等需求,机构养老则应在保障安全与尊重老人之间寻求平衡。莫思杰强调,老人的自尊和诉求应得到充分重视并提供个性化护理,同时应加强政府、非政府组织、市场的合作,推动养老服务融资,优化社区照顾服务,强化私营市场角色,提升长者和照顾者角色,发展资讯科技。
深圳复康会颐康院莫思杰院长
窦瑞刚秘书长介绍了我国儿童、养老等领域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改革为例,分享新型事业单位的改革路径和经验,强调公共服务机构在公共服务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正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为落脚点,探索新型事业单位的改革路径。本次改革优点在于:一方面,事业单位属性使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变,能够有效保证养老院托底保障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去编制、去级别、去行政化,“以事定费”方式释放了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活力。窦秘书长认为,养老护理院改革对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养老护理院将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深圳特色的典型经验,推进民政事业单位人事综合改革。
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窦瑞刚秘书长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主持人唐昊教授的带领下,四位嘉宾与现场参会人员展开多元对话。针对与会者提出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工作方向、过程和短板的疑问,窦瑞刚秘书长从护理院的角度出发,认为医疗机构和护理机构存在服务理念的差异,医疗机构注重老人生命的挽救,护理机构则注重陪老人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光;马敬仁教授认为“医养结合”的命题应该考虑调整为“养医结合”,但目前深圳市缺少老年康复和全科医生,医疗机构具备吸引这方面人才的优势;莫思杰院长认为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若“医”大于“养”,则难以配备专业人士和设备。
沙龙多元对话环节
针对深圳养老服务的独特性问题,马敬仁教授认为深圳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圳养老服务应专注理念、打造品牌,探索形成模式并推广至全国;成绯绯认为,深圳养老和其他城市养老的区别核心在于老人需求的区别,深圳低龄老人较多,应注重满足低龄老人的需求,且深圳老人的购买能力、消费习惯和行为与内地有所区别;窦瑞刚认为深圳市场化发达,可考虑发展老龄化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为生命末期的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激活市场活力,同时在养老服务价位机制方面,政府应明确公共服务的托底保障范围和对象,改变原有直接补给养老机构的形式。
针对深圳随迁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马敬仁认为,深圳的红心日间照料中心、龙岗“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模式等均为随迁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且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的职责。
其后,四位主讲嘉宾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视角为现场听众解答了关于养老政策落地、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途径等方面的困惑,并为深圳市的养老服务政策改革方向建言献策。同时,现场的养老服务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也积极向嘉宾们分享自己在行业中积累的经验与理解。
与会者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