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中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焦虑、强迫、厌学、网络成瘾、自杀自伤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许多问题会延续到成年。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变化还呈现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升高比东部地区更为明显,这可能提示了东西部教育资源不平衡。
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曾是城市的3-5倍,其中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2002-2011年,中国的年平均自杀率下到每10万人9.8例,降幅达58%。对这一降幅贡献最大的是35岁以下的农村女性自杀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约90%。但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不降反升,5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自杀死亡占到了所有自杀致死数的59%。
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分析了国民总体及部分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并不是富贵病:城市、男性、东部地区等优势群体心理更健康
2011-2012年的“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发现,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一些。农村人口中心理健康状况“差”或“较差”的约为20.9%,城市人口这两项比例共为15.8%。
性别差异是心理健康领域的常见现象。调查显示,成年女性心理健康指数显著低于男性,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发生率高于男性,但是在情绪体验和人际交往方面比男性更好。
有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平均水平高于西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与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升高,但老年人却不同,中下等收入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口达8296万人。他们直接关联的家庭人口约2.6亿,占总人口的19.98%。2011-2013年的调查发现,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均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残疾学生群体的抑郁得分是普通人群的1.8倍。
人一生的心理健康曲线呈W形分布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在青少年阶段(12-18岁),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成年阶段(18-55岁),指数逐渐上升,年龄越大,心理越健康。在老年阶段(55岁以上),心理健康指数在75岁以前平缓,75岁后显著下降,而农村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拐点提前到60岁左右。
这一趋势变化表示,在心理健康的低谷期,如16-30岁,应加强心理问题筛查、预防等工作;高龄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需要更多关注和照料。
自杀身亡人群中,59%是50岁以上农村人口
针对1995-1999年的中国自杀率研究发现,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至5倍,其中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而之后的而一项研究发现,2002-2011年,中国的年平均自杀率下到每10万人9.8例,降幅达58%。对这一降幅贡献最大的是35岁以下的农村女性自杀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约90%。这与我国近十几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有关。
但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较差,特别是留守的农村妇女,抑郁、焦虑等问题相对男性更为普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不降反升,5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自杀死亡占到了所有自杀致死数的59%。
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在15%以上,2013年的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的抑郁症症检出率高达39.86%。研究还发现,1998-2008年的11年间,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缓慢上升,增长了21个百分点。同时增长的还有老年人的孤独感。
“空巢老人”群体面临更大的心理健康风险。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的家庭户中,“空巢老人”户数超过32.6%,预计到2030年空巢率将达到90%。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危险期。中国儿童中心的报告曾指出,中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焦虑、强迫、厌学、网络成瘾、自杀自伤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许多问题会延续到成年。研究指出,中国学龄儿童的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其中男性低于女性。
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变化呈现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升高比东部地区更为明显,这可能提示了东西部教育资源不平衡。
最近几十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呈下滑趋势,同样存在地区差异。针对初中生1987-2013年的27年间心理健康变化的一项调查显示,东部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持续下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初中生。研究表明,1990-2004年的15年间,高中生的健康水平缓慢下降,而2004-2012年,下降趋势不再明显。其中女生的情况更差,近20多年来下滑也更快。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关注,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表现为更高的焦虑、抑郁情绪,情绪更不稳定,人际更为敏感,容易有恐惧反应,对外人不信任,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都更为明显。
据全国妇联调查,全国十四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约为6100万人,而流动儿童数量已达4000万人(编者注:2016年,政府多个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摸底排查,将留守儿童定义调整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本报告相关历史数据推测按照此前的标准统计)。这部分数量巨大、处境艰难的儿童将是未来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医护人员和银行员工是心理健康重灾区,IT人“痛并快乐着”
在成年人各群体中,调查发现医护人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平均水平。在2011-2015年间,医生的情况有不断变差的趋势,护士的心理健康也整体恶化。医生中,外科、急诊科和儿科的状况较差。
2015年的研究显示,银行业职工总体压力水平较高,61.2%报告压力较大或很大。排在前三的压力源分别是:工作负荷大,任务绩效指标重,家庭、工作不能同时兼顾。超过半数(54.2%)职工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1%存在重度抑郁倾向。此外,30.6%的职工在工作中表现出很高的怠倦程度。
“996”的讨论让程序员的工作压力成为焦点。2017年的问卷调查发现,32%的IT职工感到压力较高或很高;接近四成心理健康水平不佳,远高于26.2%的全国平均水平。20.3%的IT职工存在高于全国平均的焦虑倾向。但另一方面,IT人的抑郁倾向和职业怠倦感较低,幸福感水平较高。IT行业呈现高压力、高焦虑、高幸福、低抑郁、低怠倦的“三高两低”状况。
教师的心理状况逐年下降
教育逐渐成为全民焦虑点,教师的压力不容忽视,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一项对1994-2011年教师的分析研究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逐年下降,并有加速趋势,在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尤为明显。中小学教师的状况低于一般群体,大学教师略好。不过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上升,私立幼儿园教师的情况更好,城市幼教的心理健康水平则低于农村。
不同行业的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显著的年代差异。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均值,但逐年上升,东部地区农民工提升最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在下降,与总体趋势相反。
有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流动时间和流动范围有关,流动时间越长,流动范围越大(跨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新一线城市”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传统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的农民工。从行业看,制造业的农民工心理状况有显著提升,而建筑行业并没有。
心理最健康的群体:公务员、科技工作者、大学生
公务员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压力来源主要是生活问题。其中男性公务员、中年公务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各方面均高于均值。但2014和2017年的分值较2009年有所下降。
大学生群体得到的研究最多,大部分显示近几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平稳,甚至略有上升。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较为领先和系统,这对其他群体的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是什么让人不幸福?
根据芬伦布鲁纳(Urir Bronefenbreber)的生态系统论,人的心理发展不仅受到与个体直接互动的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广泛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心理健康,而经济衰退、文化压抑的社会环境使人更容易抑郁,受教育水平低的群体明显更难调节应对不良情绪。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2014年,我国仍有文盲人口462.10万人,文盲率为4.9%,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占26.2%,初中占40.2%。低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需要关注。
工作是人们获得自尊、效能感和自我整合的机会。从事工作要求高、决定维度低的职业更容易产生疲劳,抑郁等负面情绪。上级、同事的支持对于心理压力的缓冲有明显作用。同时、工作带来的心理收益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校园环境中,师生关系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还会伴随其成长,延续到今后的人生。同伴关系中的互动和感情交流也是发展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多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反映出校园文化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行为方面的缺席。
在信息社会,大众媒体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构造了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虚拟环境,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很多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和抑郁、焦虑、睡眠问题、饮食问题、自杀风险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也有研究发现,社交网络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结识相似者使人获得情绪上的支持,降低对自身问题的羞耻感,更有勇气求助。
在家庭层面,家庭经济困难与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相关;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心理挑战,尤其反映在一些特殊结构的家庭,如单亲家庭、单人家庭、空巢老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以及农村和城市都在增加的隔代养育家庭等。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双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家庭结构的青少年。婚姻质量不仅影响夫妻双方,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的质量不仅影响子女当下和未来的心理健康,还可能代际传递,通过相似的家庭环境延续心理影响。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心理健康,患有生理疾病的人群心理健康风险更大。慢性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问题要高于一般人,而癌症患者的抑郁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
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还不尽如人意。中科院心理所近年来三次调查,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但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
《报告》还提出,跨年代的研究显示各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增多趋势,同时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高校中,学生心理健康呈改善趋势。这提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迫切性和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