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直面】湖北解封后 ,20岁北师大女孩想把这套书亲手交给安陆百岁老人

编  者  按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迎来好消息,湖北各地也陆续“解禁”、复工复产,人们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回忆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恐惧、感动、愤怒、焦虑、困惑、悲伤、喜悦……复杂的情绪和情感交织在每个中国人心头。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很多人失去了至亲,很多人在生死离别中懂得了生命和健康的可贵,懂得了陪伴亲人和家庭亲情的重要。

 

 

中国发展简报联合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特别策划《直面》,专访湖北疫情的亲历者及见证者,记录每个人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有关疫情,有关亲情,有关生命……

 

 

直面挑战、直面人生!

 

 

 

 

有父母在的地方,多远都是家。

 

 

1999年出生的陈瑞清祖籍湖北安陆,爸爸陈万平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陈瑞清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念大三,每年都会回武汉陪爸爸过年。今年因为湖北武汉突发新冠疫情,她没能回去,只能和爸爸线上联系。

 

 

陈瑞清3岁时和爸爸陈万平的合影老照片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了,陈瑞清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我很害怕失去亲人”。她提醒身在武汉大学的爸爸要注意做好防护、别出门。

 

 

陈瑞清没想到的是,爸爸竟然“不听话”,在疫情严重的武汉,别人都已经不敢出门了,爸爸还时不时往外面跑,经多人批评才老老实实宅在家里……

 

 

 

 

经历山河  人间值得

 

 

“20栋1单元一位老先生趁我们走开的时候竟然没有戴口罩就出了门,幸好被隔壁的志愿者发现,耐心劝说终于返回到家里。以后大家要多留意。”

 

 

“19栋1单元几次都发现有垃圾袋放在路边,垃圾袋也没有封好口。其实垃圾桶就在三四米外,该住户应该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多走两步。”

 

 

“今天上午在学院突击队群得知学院退休教师邹老师(方舱读书哥的博士导师)需要1号电池和5号电池,上午已经有老师把1号电池送过去了,正好5号电池我还有存货下午接力把电池送到邹老师家,是邹老师爱人开的门,问了一句我叫什么,我也就顺口回了一句,没想到邹老师在给学院张宇宁书记回复的时候清楚的报出了我的名字(自觉得我的名字不是那么好记),在邹老师面前我应该算小字辈,邹老师教过我的课,也许是那个时候记得的,再次向老一辈教师致敬,他们可能记得每一个学生。”

 

 

“下午有社区志愿者过来给居民送药,送完药后手里多了一袋垃圾,调侃道‘我都没有给我老头(父亲)丢过垃圾,今天给他丢了’,想必这位志愿者今后也会给他老头丢垃圾。”

 

 

“下午学院住在外面的老师给他住在学校里面的父母送菜,他父亲今年86,帕金森加时而神志不清,听说儿子来送菜了,一定要和老伴一起去附中门口接菜,说想儿子了。不由想到一段央视公益广告里的一句’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没忘记爱你’,可惜那个时候光想着帮他们拿菜,没有拍好这么感人的一幕。”

 

 

“再写一个不是值守的事,但是是值守期间发生的,一位同学在值守期间发了一个朋友圈(他父亲是学校退休职工):‘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672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团队,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特别是两个姐夫),感谢老婆小孩和谐共处。经历50天的煎熬,五连阴的父亲顺利出院。’真的感觉武汉人民太难了,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感染的,也祝贺学校职工确诊数减少一位。”

 

 

学校因疫情无法开学,陈万平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在学校的家属区做志愿者。他和同事们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及医用手套,做一些抗疫服务的琐事,例如去校医院为老师们取药,帮确诊门栋的住户到学校门口取快递,为年长的老师送菜上楼,对路人进行询问等等。

 

 

疫情期间,陈万平帮年长的老教师送菜上楼

 

 

做志愿者常常会遇到一些感人的事情,陈万平就会把突击队的工作日志发给女儿陈瑞清看。爸爸出门做服务,与其他人接触,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就是担心爸爸,他心挺大的,别人都不敢出门的。”

 

 

“经历山河,人间值得!” 3月13日,陈万平所在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疫情防控突击队值班日志最后是这样一句话。陈万平的志愿行动和乐观心态也感染着女儿,“乐在其中,从小事中收获温暖。”

 

 

武汉大学公号发布的《珞珈山“值守日记”》部分内容截图

 

 

 

 

95后女孩挂念湖北安陆百岁老人

 

 

陈瑞清眼里,爸爸从小经历坎坷,却是个非常努力的人,有学习天赋。陈万平1966年出生在湖北安陆,上世纪80年代,陈万平从农村逆袭考上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后念了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研究生,1998年又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香港工作多年后,陈万平2005年进入武汉大学,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为父母写传记。” 陈瑞清关注到,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在春节前夕发起的“为父母写传记 用亲情遣疫情”主题公益活动。去年7-8月,在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上大二的她曾参与过基金会发起的“为父母写传记——走访百岁老人,感悟奋进祖国”2019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很少有学生帮人写传记,写传记的也都是名人,比如作家记者,所以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走访百岁老人,感悟奋进祖国”2019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陈瑞清采访的是爸爸陈万平在湖北安陆的姨伯百岁老人仰大晏。仰大晏年少时父母离世,家境清贫,当过放牛娃、打过长工,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土地改革,加入共产党,历任党委书记、茶叶厂厂长、贫下中农协会会长、城建指挥部部长等职位,人生饱经沧桑。他与妻子育有8个子女,如今子孙满堂,在家乡湖北安陆和大儿子仰新民生活在一起,安享晚年。

 

 

“爷爷是我看到90岁以上最清醒的老人了。”在陈瑞清采访这位百岁的姨爷爷前,爸爸陈万平不止一次对她感叹。陈瑞清老人印象最深的是较劲、不服输、强硬。爷爷长寿的秘诀在于豁达,乐观,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规律的生活习惯,戒烟少酒。

 

 

“爷爷喜欢唱歌,采访时,他还在大儿子的鼓励下,放声高歌一曲,歌词里有一句‘一劝世人孝为本,黄金难买父母恩……’”爷爷一生都守着家中有近两百年历史的一棵老银杏树,如果不是4岁时,村里的壮丁砍掉了家中另一棵也活了百年的银杏树,仰爷爷的母亲或许就不会那么早离世,“唉,银杏砍不得呀。”百年银杏树寄托着百岁老人对母亲的思念。

 

 

老人和家人相处的点滴细节,总能让陈瑞清感受到一家人的温馨融洽。最难忘的一个场景,是爷爷的曾孙女在吃薯条时,不忘特意给老人送上一根,老人十分欢喜,高兴地吃下薯条。

 

 

在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仰爷爷说方言,自己听不太懂,陈瑞清请爸爸陈万平复述重点做采访记录。陈万平告诉女儿,爷爷这一代人特别苦,而现在年轻人成长的年代很幸福,要好好珍惜。陈瑞清感恩爸妈给了自己很好的物质条件和生长环境,“他们给我的,比我能给他们的更多。以后也要给爸妈更好的生活。”

 

 

陈瑞清在爸爸陈万平的帮助下,采访百岁老人仰爷爷

 

 

“爷爷的人生经历坎坷曲折,听得人非常揪心,但他总是在说到扎心的地方时,一笑而过。” 采访结束时,陈瑞清为仰爷爷戴上了活动主办方定制的孝老丝巾,仰爷爷当时真挚的笑容令陈瑞清至今难忘。

 

 

仰爷爷的百岁人生,看似平凡,却隐藏着国家进步历史中重要转折的细枝末节,“老人其实并不平凡,虽然在历史的长卷上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记,但他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份子,影响着后代特别多的人。”每个人都是夜空中闪亮的星星,采访百岁老人,聆听他们的故事,亲身体验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追逐他们的光。

 

 

 “当我给仰爷爷写过传记后,恍然发现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没有特别清楚了解过,而他们中的三位都已经过世了,这多少会给我们家的子孙后代留下遗憾,可能再过几代,都不太能知道祖辈们一生的岁月都经历过什么了。”

 

 

陈瑞清与仰爷爷及其大儿子一家人的合影(陈万平/摄)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遭遇了什么,而是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经过4-5次稿件修改,陈瑞清为仰爷爷撰写了《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仰大晏老人传记》一文刊印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主编的《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之中。《传记文学》主编斯日点评这本书是一部用爱于温暖书写的传记,记录了百位百岁老人在一个世纪里的生命故事。

 

 

 

 

在《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一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段话:“这些老人出生于1919年前后,平均年龄100岁,来自中国不同地域、行业和民族。他们经历了中华民族从满目疮痍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构成。他们是祖国从苦难到黄辉的见证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亲历者。平凡的故事串联不平凡的一生,平凡的人物映射不平凡的历史。” 阅读这本书的人,或是能对老人的生平经历产生了共鸣,或是能够找到一个和自己父母、祖父母有相似经历的描写,从不同视角看到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从社会学角度点评这本书和这个公益活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同样重要。双方受益,都从中收获价值,也给社会学研究者一个很好的样本。

 

 

“仰爷爷的大儿子特别关注这个传记,说这是他们家史的传家宝,特别有意义,要祖祖辈辈传承下去。老人的百岁人生走了这么远,没想到通过这次公益活动能记录留下来。” 陈瑞清的采访和写作得到了老人一家的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仰爷爷所在的湖北安陆市下面的村子管理很严,特别重视这次疫情的防控,他们一家都很健康,没有被感染新冠肺炎。“仰爷爷的大儿子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发来问候。”

 

 

远在北京的95后陈瑞清心里挂念着湖北的亲人们,“希望仰爷爷一家和自己的家人都能健康、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传记一书出版后,本来想今年过年回去亲手交给仰爷爷,因为这次疫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去见到老人。”

 

 

好消息不断传来,3月28日零时起,武汉市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等17个铁路客站恢复办理到达业务。自4月8日零时起,这17个铁路客站,还将恢复出发业务。

 

 

湖北武汉全面“解封”后,陈瑞清就可以和爸爸团聚,一起回到家乡安陆,把《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一书亲自交到仰爷爷手里。写传记是许多老人从未期望过的事,这本迟来的书,见证了百岁老人一个世纪里的生命故事,也给后辈留下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感受整个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延伸阅读

 

 

“为父母写传记”是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发起,面向全社会开展的爱老孝老公益项目,项目旨在号召年轻人通过听父母讲述过去的故事,并为父母写传记的方式了解和关心老年人。

 

 

2019年7月,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招募10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走访百岁老人 感悟奋进祖国”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志愿者走过中国22省,89市,采访了100余名百岁老人,并将老人的故事写成传记,编辑成书《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

 

2020年春节,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在全社会发起“为父母写传记 用墨香传孝心”社会倡导活动。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明白家庭和亲情的力量。2020年1月,基金会联合全国近百家社工机构,向全社会发出了“为父母写传记 用亲情遣疫情”的联合倡议,引导大众用“为父母写传记”的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

 

 

——END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电子书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陆  安陆词条  套书  套书词条  解封  解封词条  湖北  湖北词条  百岁  百岁词条  
公益

 张越:为什么要保护动物

张越经常会被人问到:“人的事情都管不过来,管动物干吗?”“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动物,就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引用圣雄甘地的这句话,是她的标准答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