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话】基金会发展论坛上,人们如何谈论“行业基础设施”?

 

 

 

 

行业基础设施”这个议题终于出现在行业的公共视野中了。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9年会闭幕式上,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在总结发言时指出,现在行业建设当中,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有3个,一是理论模块建设,就是知识的生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行业的公共平台;三是生态系统建设。

 

 

本次年会上,敦和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沃启基金会、资助者圆桌论坛(CDR)举办了一场名为“开聊行业基础设施 不止听还有行”的平行论坛,坐得满满当当的会场里,人们倾听和讨论。“行业基础设施”从一种模糊的观念走向实题,触动更多思考。

 

 

如果你曾听到有人谈“行业基础设施”,却不了解它是什么;如果你想知道中国公益发展这么多年,为何此时“行业基础设施”变得如此紧迫,你可以查阅本次论坛的讨论内容。

 

 

我们对内容进行精编,将最精华的部分呈现为7个问题。请往下看。

 

 

一、什么是行业基础设施

 

 

在本次论坛的开场演讲中,陈越光开宗明义,指出基础设施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固化和行为化的公共服务。它有几个特征:公共性、开放性、互联性,在行业建构的层级上,还有基础性的特征。

 

 

 

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

 

 

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沃启基金会与全球资助者支持计划(WINGS)合作,翻译并引入了以慈善基础设施为主题的系列文章。此次论坛上,沃启基金会项目经理吴伟明发布了基于该系列文章的汇编手册,并介绍了内容重点。他表示:“慈善基础设施就是以慈善为主的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硬性的基础设施、软性的基础设施。硬性基础设施就是构建起整个行业的有形的资源,比如机构、资金等;软性的基础设施就是与慈善相关的文化、法律制度、规章等。”

 

 

值得注意的是,慈善基础设施组织是致力于建设慈善基础设施的组织,其本身也是慈善基础设施

 

 

关于“行业基础设施”的提法,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指出,国际称之为“慈善基础设施”,国内有“公益行业基础设施”的提法,两者概念不同。“行业”是工商业类别,往往与职业相关,比如餐饮行业、服务行业。公益慈善是不是一个行业?政府文件从来没有提过“公益行业”这个词,而是称之为“公益事业”,例如企业CSR部门员工、个人志愿者并非公益行业中的全职工作者。因而,从严谨性来讲,“慈善基础设施”的提法更严谨。

 

 

二、为何我们今天要提行业基础设施

 

 

中国公益行业发展至今,为何开始提出要建设行业基础设施?陈越光认为,在过去,行业习惯于从微观、细微和个体做起,到今天,需要建立起行业性的视角和视野。“当莱特第一次飞上天的时候,人们问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改变了人类的视野。我们提行业基础设施,是希望行业建构一种新的视野,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全局到个体,并据此思考问题。”

 

 

其二,目前来看,行业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全球80%的慈善基础设施在北美。其三,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公益慈善行业已具备一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雏形,再往前走,就需要将行业基础设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福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谷青则认为,过去10多年,中国公益慈善已形成了纵向的、分领域、分议题的发展态势,在扶贫、教育、环保等领域形成了深耕的公益集群,可圈可点;下一阶段,在深耕领域同时,应有更具战略性、关注整体的慈善行业发展态势。“究竟是协力打造一个小池塘还是一片海洋?取决于行业的协力,取决于大家对从纵向到横向发展的认同与理解程度。”

 

 

她还认为,目前行业基础设施仍处于较为薄弱程度,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应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福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谷青(左)南都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赖佐夫(右)

 

南都基金会助理秘书长赖佐夫表示,行业基础设施十分重要,它是一个在底层起到支撑作用的东西,“运作起来你不会感觉到,但是一旦缺失,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行业基础设施也十分必要。前10年,由于良好的社会经济外部大环境,公益领域大干快上,接下来应追求有质量和内涵的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可以预见中国社会组织接下来将会进入平台发展期,反而可以也应该沉下心来做一些底层的事情,“未来当发展的时机与窗口再次打开时,如果基础设施已经在那里,我们自然能够迅猛发展起来。”

 

 

赖佐夫还认为,以往基础设施是潜在、隐性的话题,如今我们让它显性化,让行业所有相关主体都参与讨论,这一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公共价值,也可能触发更多参与和行动。

 

 

深德公益创始人、育公益创投联合创始人张红岩认为,当前,公益主体正在发生变化,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主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进行调整,呼应新生代的需求。当需求方发生变化时,资源方也要精准识别这种变化,才能将资源用在刀刃上。

 

 

三、目前有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存在?发挥什么作用?

 

 

在场的三位嘉宾分享了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目前的基础设施情况。

 

 

李健将公益慈善研究界的基础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性;一类是软性。硬性基础设施就是研究机构,国内现有40多个慈善公益类研究机构和研究所,大多处于“三无”状态:没有人、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办公经费。另外就是大型的仪器与设备。软性基础设施包括“四个库”:文献库、案例库、数据库、人才库。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公益慈善学园创始人李健

 

 

墨德瑞特管理咨询联合创始人刘晓雪更聚焦行业人才组织领域,她认为有3项基础设施:资金、专业和政策。从资金方面来看,这10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投资组织,有了更多非限定性资金;从专业方面来看,已形成适用于慈善公益行业专业能力的建设体系;从政策方面来看,出现了行业性调查、政策研究及组织之间的互动。

 

 

易善数据创始人、总裁陶泽分享了两个行业基础设施的变化:一是评优项目不断增加,二是公益慈善行业的数据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盈,能够助力更有效地进行决策。

 

 

四、中国公益行业需要哪些基础设施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认为,我们很难将WINGS的做法完全照搬到中国。这就触及到一个问题:中国公益行业需要哪些基础设施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

 

资助者圆桌论坛副秘书长张帆在此次活动上发布了“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图谱”,将其总结为“三环”。

 

资助者圆桌论坛副秘书长张帆

 

第一是资源环。资源环的基础设施分为4类:政府、企业、高净值人士、普通公众。每种资源进入的时候,大概分4个阶段:产生好感、产生行动意愿、产生行动、持续行动。获得资源有两个路径:一是扎牢每个阶段的基础;二是增加转换率。

 

 

张帆介绍,资源环是一种向外的视角,触及到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代表性和专业性。公益慈善行业如何与其他行业打交道?例如,每年99公益日结束后,大家都在吐槽,然而,谁能站出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与腾讯沟通?能不能提出专业的解决方案,把99公益日变成行业与公众之所需?

 

 

二是基础性的沟通传播。针对热点事件,很多专业机构都在不断地发声,但属于个体行为。公众从头条、抖音进入慈善行业行业如何以更主动的姿态,将已有的资源转化为有利于传播的素材,并输送给媒体?

 

 

第二是能力环,这是一种向内的视角。能力环包括“实用型”和“无用型”。“实用型”是人才和专业技术服务。“无用型”是政策法律和理论。

 

 

政策法律的制定需要广泛参与。“有学者说,慈善法实施5年后,要有追踪报告,然而,行业并没有人做追踪研究。因此,需要形成机制性的参与政策法律制订的基础设施。”

 

 

理论也很重要。上世纪70年代,洛克菲勒三世等慈善家促成的法勒小组发布报告,提出“三大部门”的说法,影响了全球的慈善行业,这就是理论的作用。“对于中国公益行业来说,理论的建构同样重要。或许现在不紧急,但10年后呢?”

 

 

第三是表现环。表现是打通良性循环的关键,可以驱动资源选择,让上进的人和机构得到更多资源;同时,公关能力特别重要,一只耗子可以坏一锅汤,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郭美美事件已经过去10年,如果再出现类似事件,我们有比10年前有更好的准备吗?

 

 

五、如何推动和参与行业基础设施

 

 

墨德瑞特管理咨询联合创始人刘晓雪介绍,墨德瑞特的行动有两个层面。

 

墨德瑞特联合创办人刘晓雪

 

 

第一是在行业层面上进行研究和研发。2017年,墨德瑞特研发了公益行业的人才素质能力模型,提炼了把公益做好所需的核心能力以及相应的标准,被很多机构使用;有了标准还不够,2018年,研发了能力提升的相关方法;今年,墨德瑞特尝试开发让大家拿来就能用的工具和方法。

 

 

她介绍,未来还将开发基于人才标准的策略、人才能力的数据库,形成基于数据的能力检测,并给出如何发展的指引。

 

 

第二个层面,墨德瑞特在探寻收费的产品和服务,让机构可持续发展。

 

 

易善数据创始人、总裁陶泽表示,易善数据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行业数字化,围绕着机构、项目和人这3个主体进行数字化。如果能通过数据提升效率,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就会更大、更有效。

 

 

 

六、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张红岩认为,大体量的资源尚未进入公益慈善行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源就更有限,有限的资源也往往是垄断性资源。当资源垄断方把自身利益当做首要目标,就会遏制公益慈善行业。因此,未来如何优化稀缺资源,需要加强“资源环”的代表性和专业性。

 

 

深德公益创始人张红岩

 

刘晓雪认为,关键条件有两点,一是专业选择,二是资金瓶颈。

 

在专业选择方面,应解决点面平衡的难题,去满足更大、更普遍的需求,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资金瓶颈往往让机构变得十分尴尬,墨德瑞特的案例即是如此。“收费低难以支撑研发和运作的成本。当我们向资助方寻求资助,资助方会觉得这是为未来商业模式曝光,为什么要投?好不容易有了愿意投的资助方,终于看到盈利的可能了,资助方却认为,你们可以盈利,我们就不支持了。随后能产生更大影响的资助又断了。当我们寻找社会影响力投资,却被认为根本赚不了钱,投资实现不了财务的回报,而且投资方更愿意寻求助残、教育、扶贫类等更直接的社会影响力。所以,我们非常尴尬。”

 

刘晓雪认为,要以10年为限,机构发展的动能不断积累,才能够最终爆发。

 

 

七、如何求同存异,以不同的角色来参与基础设施的共建?

 

 

赖佐夫认为,对基础设施这一概念我们要警醒,切勿将理解限于静态的观念和视野,应该用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它。“在一个系统中,各相关主体之间是有价值流通和信息交互的,都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基金会、慈善基础设施组织及一线非营利组织这3个主体的角度分别提供了如何参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建议(此部分近期将有专门文章发布,敬请期待)。

 

 

谷青认为,资助者应该更多地开展非限定性资助,对机构发展支持作特定安排。“福特基金会的资助策略是让团队和机构先行。我们相信先有好的人、好的机构,才能有好的项目和好的成果。”

 

 

长期、稳定的投入也很关键。谷青表示,如果资助方制定了相关战略,就应该有长期资助的准备,要让受资助方有合理预期。

 

 

她赞同公益机构设立助力行业基础设施发展的“公共基金”,“每年资助设定中,按一定比例投入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谷青还认为,这两年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就是一线机构也愿意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力,出现了越来越多有潜力的机构。

 

 

张红岩从责任的层面给出建议,他认为要有“三个担当”:一是资助者对自己优选的方向有担当;二是基础设施机构对自身的交付质量有担当;三是使用者对付费有担当,“基础设施不是免费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发展论坛  发展论坛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词条  谈论  谈论词条  人们  人们词条  
公益

 养老问题:困扰中国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幸福。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养老问题成为大多数国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个转型期里,各种因素叠加,给不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