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观点】林启北:公益人只有破除这三个心魔,才可能把公益做得越来越“可爱”。

 

 

 

△“绿野守护行动”总协调人之一——林启北

 

 

“绿野守护行动”总协调人之一、新公益发起人林启北,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可爱”的人。他说,民间公益是一个可爱的事业,我愿意一辈子都从事这门职业。2017年,林启北全身心投入这门事业之后,他发现,公益人只有破除了这三个心魔,才可能把公益做得越来越“可爱”。

 

 

 

一、资金关

 

 

民间公益行业,一直在说有三座大山,一是注册难,二是筹款难,三是人才停留的时间短。

 

 

表面上看,以上这三大难题中,筹款困难,资金匮乏,是民间公益环保事业的长期困扰。

 

 

但林启北也发现,有很多民间环保公益人,或者民间环保公益团队,恰恰是因为经不起资金的冲击,承受不了资金所带来的那些“压力”,导致原来好好的团队迅速瓦解,原来好好的情怀迅速崩盘。

 

 

在应用资金的能力方面,有时候,民间公益行业,比企业要差很远。

 

 

环保志愿者团队,起步的时候,往往是用自己的资金来主动开展的。随着业绩的升起,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这时候,就有可能获得一两笔“小额资助”。小额资助的钱,多的也就几万元,少的可能就一两千元。

 

 

但就是这“团队第一笔钱”,往往就会把团队给击垮。基本上讲,所有的团队都会在第一笔钱到达的时候,出现内讧和分崩离析的现象。而大家争闹的原因,居然都是“我们不要钱,我们不在乎钱,我们没钱照样可以干得很快乐”。

 

 

林启北认为,公益本质上是花钱的智慧。一个民间公益环保团队,必须有敢筹款、能花钱,把钱花到效率最高,产出最好的能力。如果这个能力欠缺,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地练习,持续地筹款,持续地花钱,持续地透明公示。堂堂正正做公益,明明白白做公益

 

 

公益,一定要有资金的支持,而且这资金,一定得是社会的资金。林启北认为,如果一个民间公益环保人,只知道动用自己的积蓄,那么,这个公益环保人是不合格的,是走不长远的。而要想发动社会来参与,让更多的人成为保护的共同体,民间公益人就要掌握公益资金的运用技巧,就要有善用公益资金的能力,就要渡劫一般地,度过资金关,通过持续的对面向社会筹集来的公益资金的使用,健全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区域关

 

 

很多公益人以自己的家乡为荣,为守护自己的家乡方寸山河为荣,这当然是非常珍贵的,难得的。因为假如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人守护,我们就不必去守护其他人的家乡了。

 

 

但家乡其实是无边界的,放大了生态领域,生态更是无边界的。你没法说太阳只照耀你家乡,你也没法让河水在你家的小河里停滞不前。地球的生态系统之间互相关联,又持续而大尺度地循环,这样才可能有永续的动力,才可能生生不息。

 

 

因此,一个公益环保人,要有非常好的守护本地乡土的能力,但也要有关注全国甚至关注世界的胸怀。公益姓公,公,就有天下的意思。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是“为天下”的天下。

 

 

就比如说穿山甲保护,林启北说,我最近学习到了,穿山甲活动踪迹,是不会受人类的“国界线”影响的,印度的“印度穿山甲”,会通过国界线跑到中国来,中国的中华穿山甲,也可能到印度去。如果我们持狭隘的乡土观念,就可能只关注中华穿山甲,而不关注马来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印度穿山甲,更不会关注非洲的那些穿山甲的命运。

 

 

再比如说候鸟保护,绝大多数鸟类是“迁徙”的,比如丹顶鹤,冬天在江苏盐城一带越冬,春天就飞往东北的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带繁殖了。如果我们只保护越冬地,而不保护繁殖地;如果我们只保护了越冬地和繁殖地,却不对他们迁徙路上的“站点”进行守护,也是效率不大的。

 

 

还有一个区域是人类的狭隘中心主义,比如东方白鹳,他们在人类当前高强度开发的情况下,不得不被迫选择高压线的电线塔柱筑巢。而人类为了害怕高压线出现危险,就有可能驱赶它们,让它们无处生儿育女。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要么允许它使用,要么给它建设替代的筑巢之地。

 

 

北京昌平,前几天有建筑因为用了大块的玻璃幕墙,导致路过的鸟类以为那是天空,结果纷纷撞上,死去。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作祟,忘记了考虑生态系统其他小伙伴的感受和需求,导致设计出了这样看上去很美,其实却很凶残的杀手型建筑。再比如剧毒农药,用来杀虫,但同时也是鸟类和兽类的致命威胁,人类就需要“整全设计”的思维,让生态环境的风险降到最低,绿野守护人也要有宏观的生态意识,让自己的行为更接近于真正的生态理念。

 

 

 

 

三、团队

 

 

林启北说,我们观察了国内民间环保公益业,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障碍就是很难形成团队

 

 

有些人是“超级个体”,但他身边根本“沉淀”不来持续一起创业的人才。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抗拒与团队一起合作。有些人则对团队协作充满厌恶,事情还没做多少,团队内先是互相恶意评价得不可开交。

 

 

林启北说,我们有时候也觉得,或许这是民间公益环保界的宿命或者规律吧,民间公益环保界适合的就是单打独斗?因为当一个人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时,这个人确实有可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效率。

 

 

但如果用一个人事业的生命周期来看,那么,成立团队就必须的了。有一句话说得很流行:“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其实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快和远的差异,一个人可能偶然在一两个案例中表现杰出,但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沉沦了。也就是说,如果用一生来对一个人进行绩效测量,其平均效能并不高的。一个人可能在某个案例做得很尖锐,但从“精美度”来说,其实是不够精致和美好的。因为人类的行为也是一种可欣赏和观察的“作品”,要遭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考证的议论。

 

 

林启北认为,一个民间的环保公益人士,必须有团队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发展团队不仅意味着自己的能力输出和推广,更意味着对自身习性的改良,对自身缺点的优化,对自身盲区的点亮。因此,与团队一起共同前行,就意味着让自己的身心内外,综合发展,持续破除障碍。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我们的团队越强大,我们能解决的社会难题越多,我们自身生命也得到了越好的健全和提升。“所以,我是见到任何民间公益人,都会很急切地劝说他们,一定要有团队,分工合作,共创同行。”

 

 

 

 

公益就要做真公益,做环保就要做真环保。做绿野守护人,就要做真的绿野守护行动人。

 

 

2020年3月23日,中国绿发会发出了“绿野守护行动”的全国号召。我们将募集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支又一支的团队,让所有的绿野守护人,都树立全国的甚至全世界的生态保护大局观。如果你也愿意参与,请及时扫码加入。

 

 

 

 

出品:中国绿发会绿野守护工作组

主编:何泛泛

责任编辑:小叶子

图片:作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破除  破除词条  越来越  越来越词条  观点  观点词条  三个  三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