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科学公益】“看清未来”项目案例

2020春夏之交,由三一基金会资助、沃启基金会执行的科学公益案例研究成果已然成型。这项前瞻性的研究由周鹏博士完成,最终产出了1份研究报告和8个案例。我们将连续推送相关内容以飨读者。本期推送第一篇案例,介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看清未来”项目。

 

 

基于证据解决农村学生的视力问题

 

 

如果给农村中小学患有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副免费眼镜,就能够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在短短一个学年提高14分,一副眼镜真的有这样的功效吗?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The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Economics in Education,以下简称“CEEE”)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他们发现,乡村孩子的近视率并不比城市低,但不戴眼镜却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不仅仅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会产生显著影响,还会持续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从更长远看,还会对中国未来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深远影响。

 

也正是这些研究发现,促使学者们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公益实践中,最终将他们的行动,发展成为一个致力于解决农村学生视力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看清未来”。本案例要和大家分享的核心内容是,严谨规范的科学方法是如何在一个公益解决方案中得以应用并最终提升了项目成效。

 

看清未来原本是CEEE的一个研究项目,一次偶然的乡村之行让学者们发现,课堂上的孩子们很少有人戴眼镜,这和他们在城市学校观察到的现象有很大不同。是乡村孩子的视力没有问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好奇心为学者们打开了一扇研究的大门,他们希望尽可能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寻求解决方案。经过7年努力,已经有6万多名乡村的孩子们通过看清未来项目戴上了眼镜,在陕西,甘肃和宁夏,21个县级视光中心已经建成运营,多方合作机制使更多的教师、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参与到项目机制建设中,促进社会问题的持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研究论文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区域的政策方案也陆续出台。

 

在本案例中,我们将通过对团队核心成员的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在第一部分了解CEEE是如何发现“农村孩子近视但不戴眼镜”是一个值得公益资源投入的普遍性问题,在第二部分我们会看到项目是如何制定回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使孩子们持续戴上眼镜的,我们接下来会进一步分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挑战,以及项目对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在公益实践界适用性问题的回应。在最后,我们会看到一个公益项目是如何形成从方法探索到政策倡导的思考路径的。

 

案例中我们所采用的大量材料,都来源于CEEE团队开展的随机对照实验。CEEE团队同时也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从定量和定性混合的角度来描述近视的农村孩子们的生活、面对公益援助时的选择以及他们努力做出的改变。数据分析结果也证明了哪些干预有效,哪些干预无效。我们希望公益实践者从中获得启发:一步步耐心的研究和循证,不仅仅是解决孩子视力问题的有效方式,还能架起科学和公益的合作与对话桥梁,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环境。

 

欲了解更多 “看清未来”项目案例详细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看清  看清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案例  案例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科学  科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