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这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床占据了屋内一大半的空间,水泥灌的地面上是常年堆积的污渍的痕迹,抬头,是无论白天黑夜都需要打开的白炽灯和两顶嗡嗡作响的电风扇。曲折蜿蜒的电线交错在一起,爬上了墙壁、屋顶。逼仄的空间里堆放着一家三口所有的家当。

 

 

要站到床边,才能发现在床和墙的缝隙之间,一个个书隔整齐地垒在一起,这里摆放着几十本书,是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协作者)所设立的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项目。它安放在今年11岁的张涵睿位于北京城中村的家。

 

 

张涵睿是这个小小图书馆的馆长,他的父母都是月薪两千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个小小图书馆,服务于这个城中村内的孩子。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里,一家小小的由困境儿童和志愿者共同管理的图书馆,能改变什么吗?

 

 

城中村里的困境儿童

 

 

张涵睿把他做馆长的这个小小图书馆,取名为“慧之缘图书馆“。他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藏在放在书架从右往左数第二格的《睡前故事》里。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在故事中,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他绘声绘色地为来访者讲述这个故事,他和父亲张广斌约定好了,每天晚上,要互相讲故事。张涵睿就会把白天在书上读到的内容为爸爸讲一遍,而爸爸也会回赠他一个故事。

 

 

读书上学,一直是张广斌心中的遗憾。张广斌成绩好,但小时候家里穷,拿不出张广斌继续读书的学费。虽然张广斌的老师想要资助他上学。可他明白家里的条件,他需要早早出去工作。而读书,上学的希望,被他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上个世纪90年代,张广斌就断断续续在北京打工,到了2013年,他们举家来到北京。最早张广斌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身体变差后,就做起了保洁。他们老家在内蒙,地里的粮食卖不出价,来北京务工,能够让生活好过些。张涵睿还有两个姐姐,大姐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而二姐曾经在北京上学,上了初中回到了老家,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张涵睿就开始在北京读书。

 

〓 慧之缘图书馆(刘思洁摄)

 

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张涵睿班上的三十多个同学到了下半年要开学时,已经只剩下三个了。转学,分别,这是张涵睿生活里的常态。总是到了一开学,张涵睿发现,自己曾经要好的朋友,没来上学了。张涵睿没有被提前告知,“我就坐在桌子前等呀等,等了好久就知道他不来了。“从此,他们就断了联系。

 

 

打工子弟小学并没有开设阅读课,平常张涵睿和班上的同学也不会聊起图书和阅读。早些时候,张涵睿并不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他写不好作文,父亲就让他读书。后来通过慢慢地积累,张涵睿发现,写作文变得轻松了。尝到了阅读带来的甜头,他便爱上了阅读。整个疫情期间,他总共阅读了二三十本书。他还开启了一套大部头——《朱德传》,这是父亲的书,厚厚两本,他每天读上十几页,第一本已经快要读完。

 

 

张涵睿对于阅读的热爱,是一点点被培养起来的。每天早晨六点,父母就会出门上班,疫情在家以及暑假放假的这段时间,张涵睿就一个人在家,上网课,写作业,还要阅读图书馆里的书。他把每天的时间都规划好,记录在A4纸上,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而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六十分钟,这是他对自己要求的每天最少需要达到的阅读时间。

阅读能改变什么

 

作家曹保印是协作者长期志愿者和捐赠者,这些年来,他一直和这些困境儿童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他清楚地看到孩子们因为阅读所发生的改变:更加外向,自信,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也超出了同阶层的孩子。

 

 

这样的变化也在张涵睿的身上发生着,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给张涵睿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各方面的成长。张涵睿喜欢做小馆长,他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小领导者,管理和领导着图书馆里的十几个小会员。因为一来二去的借阅活动,张涵睿的朋友变多了,同院子里的几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小姐妹,经常来图书馆里借书,女孩们总是围着张涵睿“哥哥,哥哥“地叫,她们也爱找张涵睿做游戏。成为图书馆的小馆长,不仅需要管理图书,还要和协作者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组织面向社区孩子们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张涵睿要帮忙准备物资,做宣传寻找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给小朋友们讲故事。

 

〓 张涵睿的家(刘思洁摄)

 

志愿者刘玉清发现,张涵睿的朋友变多了,有时举办活动,张涵睿和他在社区的小伙伴们就会主动来帮忙,帮忙搬运物品,干劲十足。图书馆,让朋友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密切,而这些居住在城中村里的孩子,也有了除了玩手机外可以参与的活动。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张涵睿在一步步成长。图书馆最初成立的时候,没有读者。张涵睿就去社区宣传,让社区的孩子们来家中免费借阅图书。被拒绝是常态,有人会觉得他是骗子,快步离开。这样的时刻并没有打消张涵睿的热情,在短暂的挫折过后,他会继续游说,慢慢地,来借书的小朋友们变多了。一次,楼下的小妹妹一口气借走了十本书。

 

 

你没办法量化一本书,一个图书馆,对一个孩子、一个社区的影响。但改变就是悄然发生了,就像是一粒种子,它会按照自己的生长规律,慢慢发芽。

 

 

在北京读初二的李乐,也是北京城中村里的一家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的小馆长。2018年,他的追梦图书馆成立,这几年,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他说自己变得更开朗了,和陌生人打交道变得自如了许多。他的陪伴天使,志愿者刘玉清也感受到了他身上发生的变化。

 

 

最初,刘玉清觉得李乐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一次她带着小朋友们在广场上办活动 ,发现李乐突然躲起来了。后来询问才得知,李乐是看见了自己的老师,害羞不敢打招呼,所以躲藏起来。

 

 

和李乐慢慢熟络起来之后,刘玉清感受到李乐也在慢慢变得活泼和主动,会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承担起责任,推动事件的发展。他还规划着能和社区合作让自己的图书馆影响更多的人。

 

 

在刘玉清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画面难以抹去,一次广场活动,天气很好,小朋友们就趴在防潮垫上读书。有的两三岁的小朋友还不识字,家长就在一旁为他朗读。这样的场景安静浪漫,和城中村中嘈杂的环境分隔成了两个世界。

向上生长的力量 

 

 

城中村里,抬眼就是耸拉着的电线,到处晾晒的衣物。张涵睿的家,租住在一个自建房的二层,整个二层住着约十户人家,他们需要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上楼的楼梯狭窄,仅能一人通过。这并不是让人舒心的居住环境。

 

 

在逼仄的空间里,张涵睿为记者讲述着他的图书馆,眼眸清澈。他会时常帮着父母做些家务,学习也会自己主动规划,不太需要别人的监督。

 

〓 张涵睿家所在的城中村(刘思洁摄)

 

在这些孩子和家庭中,刘玉清看到了一股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处在什么样的阶层,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拥有多少财富无关。这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偶尔家长们也会向刘玉清诉说一些生活中的不如意,比如今年疫情期间,张广斌的收入就大打折扣,但这些并没有消磨掉对于生活的热忱和乐观。

 

 

曹保印觉得,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很多路他们走不了,他们没有经济、人脉资源,而书籍、学习是他们能够改变命运的途径。

 

 

就像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写到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图书和阅读,不仅仅在影响着孩子们,也在影响着他们的家长。曹保印记得有一个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妈妈,在参加了一次公益阅读的活动后,告诉曹保印,自己平生第一次提笔写下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讲述了她从云南一来到北京的历程。

 

 

文章有五千多字,里面有许多错别字,许多字她不会写,就去请教孩子。在文章中,她讲述了她的恋爱,她的婚姻,她前半生的人生历程。整篇文章中,都充斥着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扎根于泥土的生命力。这是她的人生故事,以前,她没有找到倾诉的出口,而现在阅读和写作给了她这个渠道。

 

 

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项目从2016开始正式运作,现在在北京已经建成了八个图书馆。而图书馆在青岛、南京、珠海、江西等地都有开设。和协作者的所有项目的理念一样,他们希望这些小馆长能够从被帮助者,变成自助者和助人者,而这样的理想已经在一点点实现。

 

 

张涵睿的理想是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等到挣了钱,要帮助那些困境儿童,就像他曾经被协作者帮助那样。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张涵睿,张广斌,李乐均为化名)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链接,与我们共同行动,为孩子们建造通向未来的船。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关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本书  本书词条  关注  关注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