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助残】轮椅上的社工路

背景:

我叫唐宏云,湖南湘西人,1 岁半时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下半身瘫痪,成了一位轮椅使用者。我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社会工作者,2011 年我在北京开始接触到志愿者和社工,觉得这群人都超有爱心,每个人都特别棒,我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外面历练了几年后,我回到家乡开始了我轮椅上的社工路。

没有学习过社工理论、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甚至都没见过别人是怎么做社工的,只是凭着一腔热忱,找了两位合伙人,就把湘西自治州牵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架子给支了起来。开始工作才知道这中间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无论是与残障人士的交流、开展活动,还是找项目、链接资源,这些社会工作的基础工作都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只得硬着头皮由着性子做,没有章法也不关注政府的需要,中心在第一年没有任何的外部支持,机构运营极为艰难。

当我成为 DID 项目的促进者后,国际助残要求我们在当地找一家非残障领域的社会组织一起来落地一个小额资助项目。虽然能明白项目的初衷,但对于我来说却有着很大的困难。首先,我由于出行不便,结交的人群极为有限;其次,在当地除了教育、培训机构外,社会组织的数量很少,他们大多数处在初创期,本身的财务还不规范;再来,我一直从事残障人士的服务,极少去关注其他社会服务领域,和别的社会组织之前是没有交集的。经过与几家社会组织的沟通,也综合了财务、人力、专注度以及契合度等各方面的因素,我最终选择了湘西自治州陈式太极拳协会作为本次国际助残小额资助项目的承接方。

 

实践描述:

国际助残对于我提出的“残障和太极”的结合做了几轮的考察,协助我们对项目进行了优化,使最终的方案更契合 DID 项目的要求。之后我与太极拳协会就项目的执行也达成一致意见,在 2019年 12 月前举办至少三场残障融合工作坊。为扩大影响,我们的三场活动分别在三个县城开展。第一场定在花垣县,花垣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也是我目前工作的重点区域,这里有我的核心团队;第二场设在泸溪县,泸溪县之前同属国家级贫困县,是我机构参与国家级社工领域扶贫项目“牵手计划”的一个落地区域,该项目也有落地项目的要求,二者相结合,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影响力都会较好;第三场定在吉首,吉首不仅是湘西州府所在地,也是我的大本营所在,政府与残障群体资源之于我都是最好的,覆盖面也是最广的。

 

我所有项目的实施都是采用工作坊的形式,用提问引发参与者的思考与讨论,进一步引导参与者意识到残障模式对于大众的影响、无障碍的改善对于残障融合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要用双轨模式开展残障工作;再加上讲述我的成长故事;最后由太极拳协会的教练带领大家习练一段太极招式,放松精神舒展筋骨。

 

第一场花垣站,我小试牛刀。中规中矩完成所有的流程,我的表达和思维逻辑也都很在线。但在过程中发现,我所讲的内容是基于参与者对残障有一定认识的,可实际上他们除了知道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是个“残疾人”外,对于其他方面基本是没有概念的。第二场泸溪县的活动是与“牵手计划”的牵手,深圳市的督导也参与到活动中来。由于跨了较大的区域开展活动,我们委托了泸溪县民政局对参会人员进行招募。有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加入,参与人群的背景较前一场更多元化。

 

我在讲述的过程中加入了方言的使用,对于视障的小伙伴加入了口述影像,使用的语言也更加的浅显。参会者的反馈很好,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在场的社工督导也对这些残障的理念感到耳目一新。然而,当我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时候,在场的残障人士却大多表示不知道,这出乎了我的意料。

 

第三场吉首站我们联系到了湘西州残联,结合残联的家长会活动,在同一天开了两场活动,上午以智力障碍儿童家属为主,下午以听力障碍儿童家属为主。由于参与的人员是康复机构的学员家长,他们之间相互熟识,现场的气氛比较好,讨论也更充分。

 

针对这两个群体,我做了不同的侧重,智力障碍儿童家属这场活动从辅助性就业入手,给家长注入希望;对听力障碍儿童家属这场,则偏重于各种无障碍设施,特别是信息无障碍方面的介绍。且针对泸溪站中出现的对《残疾人保障法》不了解的情况,对该法做了一些介绍。平时在各种场合下我都会积极的做残障融合倡导,给他们讲正确的残障理念,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残障人士融入到主流社会。

 

变化:

通过 DID 项目的各种培训,我从一个社工小白逐渐成长起来,从项目书的撰写到工作坊的开展,从如何问问题到如何讲一个故事,从怎么做电梯演讲到如何开展面谈,以及培训的流程、茶歇餐食、桌椅摆放、无障碍设施(含信息),甚至大白纸、便利贴和白板的使用等,这些都让我拿过来就用。但对于每次都会讲到的《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就比较不理解了。虽说每次都有在听,但却忍不住腹诽“为什么每次都说这个?”“这个上次不是都说过了吗?”“中国人讲完了还请个老外又说!”。

 

直到最后一次学习,回顾全部的学习历程,我像是醍醐灌顶似的,把《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DID 项目与我的落地项目进行了串联,理清整个脉络。从这以后,我把《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奉为至宝,现在写项目书的时候,总要先拿来和它对一对,看我的项目有没有扣准这些目标,是不是政府现在就要做的事情,引入里面的条文也使我的项目书看起来更加高大上。 伴随 DID 项目开展的这两年,我的机构从完全依靠发起人承担一切开支,到目前拥有 200 多万元的政府购买服务。团队也从没有专职人员到现在近 50 位的全职员工、20 余位托养服务对象、数百名服务对象。

 

影响:

1、对于我来说 , 轮椅上的社工路延伸到农村,将给我的职业生涯开辟一片新天地。

2、通过残障与太极的结合,湘西残障人士有了一种新的运动方式,群体性的活动削弱了旁观者对于残障人士个体的过度关注,残障人士对于群体的归属感更强。

3、非残障社会组织对于残障的了解与接纳也有利于给残障人士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社区氛围。

4、通过这种小额资助的方式,让政府相关部门不用花费经济成本还能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从中他们看到了残障群体对于文体活动的迫切需要,体会到意识倡导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因素:

1、通过之前的服务,我拥有了一批关系良好的残障朋友及其家人,他们愿意支持我的各项工作。

2、今年我的机构已经挂牌为“湖南省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

3、本地区整体还停留在传统慈善阶段,我作为本地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率先开展残障服务的社会组织,后续的工作空间还相当大。

4、通过 DID 项目已经开了个好头,与非残障社会组织保持较好的关系;我也意识到与其他领域交流的必要性,包容度更强。

5、与政府相关单位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花垣县乡镇社工站的平台,承接了花垣县的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对于持续开展残障人士的倡导和服务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专家点评:

行动计划“共享太极、共享健康”由促进者唐宏云主导,包括合作机构的筛选、整体策划、文稿的撰写、活动的组织、专业知识的分享以及财务等。该行动计划将 DID 的很多理念成功的通过项目得到实践,不仅促进了项目地残障人士在休闲、娱乐和体育方面的参与,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融合,同时,通过参与行动计划活动,残联等部门开始重视残障人士在体育方面的需求,并纳入他们的工作。

 

通过该行动计划,我们看到促进者在残障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正如《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文章中所提到的:“像促进者这样的人员太少,需要更多活跃分子来引领整个群体。通过行动计划发掘出这样的苗子加以培养。”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建议。培养残障人士作为促进者推动残障融合,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助残】轮椅上的社工路  社工  社工词条  助残  助残词条  轮椅  轮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