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的物理量(2-事量)
张学文,2021 09 02
在非经典的物理量--(1 物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302188.html 中 我们列出了很多中文里的“个”,“架”,“艘”,“辆”等等等等大量的量词,就其含义而言,它们与现代科学中所谓的物理量的量词的含义其实是一致的。也许是由于它们联系的物,如“架”联系着飞机,“艘”联系着轮船,“辆”联系着汽车等等都不是原始的物,在物理学中就不把它们列为基本的物理量了。但是从这里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华文化中的量词十分丰富,而且它们其实与物理量的身份没有本质区别。提出(凝练出)大量的量词这应当认为是中华文化对科学(物理量)的一种贡献(可惜这一点没有被大家看到,西方的语言中没有量词)。
应当说前面博客中仅涉及了中文的量词中与“物”联系的量词。其实中文的量词远不仅有与物联系的量词。我们经常用“事物”来概括我们身边看到的一切。在这个视角下,“事”不仅与物并列,而且是放到了物的前面。什么是“事”?我们不妨把事看作是含有变化的物(对象)。起床是一件事,上学去也是一件事,飞机按时起飞,轮船准时到港,会议按时开幕,打开手机,关掉手机都是事。我们每个人每天做的事实在太多,地球上发生的事确实太多了。难道“事”也可以量化?
中国语言里把事与物并列,是有道理的。而在中文语境中,我们要注意到也存在大量的词,去刻画标准的事。例如,吃了3顿饭,上了4节课,去了6趟北京,参加1次面试,上了10次班,这里的顿,节,趟,回,次等等都是刻画过程,动作,体现变化的“事”。再例如某某某航班,某某某次火车,第33届奥运会,第10次人代会等等这里航班,车次,奥运会,人代会其实都是指物(飞机,火车,人)的特定的运动,活动,事件。
这种种情况提示、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
1. 中文里把事与物并列为“事物”,这就把事(过程)看作与物是同等重要,广泛存在的对象。辩证唯物论不是说世界是物质的吗,不是还说物质是运动的吗。中文里把事与物并列本身已经体现了这种哲学观。
2. 事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的,一件一件的,相对完整的,而“件”,“次”。“回”,“趟”等等都是对事(运动,过程)具体的完整的刻画。
3. 而一旦我们对事做了完整的规范的刻画,那么抽象的数,就可以用到“事”上面了。所以我们就有了参加2次会,参加了3次比赛,之类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这不仅把“事”(过程)具体化,标准化了,而且也把数用到了过程,用到了对事的计量上了。--原来在这些中国字(如次,回,届,趟…)的引导下,无形中我们已经把“事”也量化了。
4. 这样看来,在中文里早就存在关于过程(事)计量单位,而“事”确实是客观存在、具体存在的。但是鉴于西方没有量词,在西方引入的物理量的视角下我们也只好(目前)列入“非经典物理量”的范畴中了。
5. 鉴于“事”,“过程”的广泛存在,普遍存在,鉴于中文里有很多关于事的量词,也许我们进一步应当认识到:在物理量之外,世界上还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各式各样“事”,“过程”,而一旦我们把这事规范化,就出现了关于事的定量计量单位。中文里的次,回,趟,届等等就是把事标准化的标志,就是对事的量化方法(事例)。而这些描写过程次数之类的词就是关于过程的量。物理量不是关于物的量吗,好现在借用中国人的智慧,把运动,变化,过程也量化了。--过程的量,事件的量(非经典物理量),“事量”应当与物理量平起平坐地在科学中占有对应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