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本科生科研指南(13):文献梳理

 

本科生科研指南(13):文献梳理

 

张宇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在对文献进行系统性的阅读之前,本科生要先养成提前泛读文献的好习惯,从而对拟阅读的文献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泛读的好处如下:

1.       详细了解文献与研究主题的契合程度。对于本科生而言,每篇文献因其一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含的信息量均很大,而经典文献则动辄每篇几十页,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则更多。因此,即使一个专业的学者阅读此类文献也需要耗费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本科生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会更多。所以,在阅读之前,本科生一定要先进行泛读,详细了解该文献是否与研究主题密切符合,是否是这个研究主题下的重要参考文献

2.       了解相关学者的研究水平。读文献时,本科生应尽可能去寻找高水平学者撰写的论文来读,这样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而且可以显著提高科研的认知水平。文献泛读时,本科生已基本可以对学者的学术风格、逻辑性、前期工作积累等等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对于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大有益处。

3.       判断文献是否值得详细阅读。如果泛读此文献后,对该文献仍然很感兴趣,那么后续便可以安排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深入阅读。与泛读阶段不同的是,后续再次仔细阅读文献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更加清晰的了解论文中值得仔细品味的重要亮点、学术思路、精彩结果等等。总之,带着问题去读文献是非常必要的。文献毕竟是知识高度专业化的结晶,作者写作时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因此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新产出的知识上面。因此,如果泛读期间感觉理解上很困难,通常是因为本科生在知识储备上尚不足,应该去找一些参考书去补充新知识。

4.       节省时间。一方面,良好的泛读工作习惯可以有利于进行更多文献的阅读,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同行的工作进展。另一方面,泛读后可以更为精准的确定需要后续仔细关注的文献,从而避免浪费很多时间。很多本科生刚开始读文献时,习惯从头到尾的进行阅读,花了很多时间以后才发现这篇论文跟自己的研究主题关系甚微。实际上,这样的阅读习惯并不适合科技文献的阅读,其效率也较低。因此,泛读可以帮助本科生节省出很多宝贵的时间。

根据笔者的经验,泛读可以采用如下顺序进行。

1.       摘要。重点关注作者开展科研工作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通过这些努力和工作获得了哪些新的发现和现象。

2.       结论。部分内容与摘要可能相同,但更为具体和详实。另外,结论部分作者会对文中的一些不足进行说明,并对后续拟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这些都可以作为科研想法的一个启发。

3.       图和表。在阅读时,可以先跳过论文中的文字部分,集中阅读论文中的图和表。图表是论文的骨架,作者一般都是通过图表来展示文中的新发现。通过阅读图例和表例,先搞清楚图表的含义和内容,自己思考一下从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然后再去查看文中相应部分的描述和讨论,看看与自己的思考有何差异。坚持一段时间,本科生的科研数据分析和概括能力会显著提升。

4.       其他部分:根据兴趣不同,可以选择性的阅读部分内容。对于初涉该领域的本科生,可以多阅读引言部分,先搞清楚为什么要研究此事,有何重要意义等等。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本科生可以重点阅读文献的方法论部分,并对比以前的工作寻找和确定该文的亮点。

一些相关的小技巧汇总如下:

1.       论文全文的获取。因为大部分论文是有版权的,需要学校购买相应数据库才能下载。如果某一篇论文很重要,但又没法下载到,可以尝试与作者联系获取。一个方便的方法是注册一个Research Gate网站的账号,然后通过系统给作者发私信,一般学者都会给予反馈。

2.       文献的命名。在开始文献调研之前,本科生最好先设定好一个统一的格式,这样方便后续进行文献的管理、分类和备份。每次下载文献时,都要按照规范去命名,这样养成很好的秩序,免去查找文件的痛苦。

3.       文件的分类。可以将下载的文献统一放在一个指定的文件夹下,然后再逐步按照各类功能进行细致分类。按照阅读的情况,可以分为已阅读、未阅读等等。也可以按照文献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一些文献管理软件也可以协助本科生做好相关事宜。总之,文献的存放秩序要维护好。

4.       英文生词。对于大部分本科生而言,在阅读英文文献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词等等。建议最好集中精力理解论文的要义,只要不是影响核心事宜的理解,尽量不要停顿,这样阅读的连贯性会好很多,效率也会提高。重要的专有名词等等,阅读时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后续有空时补充学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本科生科研指南:文献梳理  梳理  梳理词条  本科生  本科生词条  文献  文献词条  科研  科研词条  指南  指南词条  
观点

 《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

互联网+Python课程感想文/2018级园艺李刘敏“润物细无声”——这是您带给我的第一感觉!可能您只是秉持着教学严谨的态度,课堂上对我们要求严格;亦或许是您教...(展开)

观点

 强度问题

曹则贤老师的“量子力学少年版”是本颇具特色的量子力学读物。从这本书,博主得知原来当年海森堡是在思考原子谱线强度问题时发现矩阵力学的。知道了这点,量子力学的发展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