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参加了一个数学教育硕士论文答辩会,其中一篇论文研究了高考数学试题与数学文化相关的问题。由此想起来,也应该谈谈数学文化的话题了,毕竟数学文化都开始上课与考试了。
记忆中的数学文化第一印记是看到了邓东皋先生等人的那部书“数学与文化”,其内容很精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去中山大学前,邓东皋先生给北大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调和分析课程精彩绝伦,至今让我历历在目。深厚数学底蕴的数学家所出版的数学文化相关书籍果然精品。之后,一些数学文化名家和工作者也色彩斑斓,贡献斐然。尤其是那本“数学文化”杂志 办得非常好。
我在科学网发表的博文“畅游一下分析数学”曾经被多处转载,很多时候把作者名字也忘记了。传播数学是好事情,所以欣然接受。说到这个被到处转载的博文,其实还有一个与上述“数学文化”杂志初期的拒稿故事。当时的拒稿理由是文章写的很好但不符合杂志内涵之类的意思。我当时感谢了拒稿邮件。
数学文化的热潮不可小视,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态势,演讲,著作书籍,论文和考试等等好不热闹。学数学的人也真是爱运算,什么都想算,什么也都敢算。从“数学与文化”的严谨儒雅到“数学文化”,干脆就把数学和文化一加法好了,反正数学思想充分宽松,全当把群在一个集合上的作用“群作用”推广好了。数学和文化的加法结果数学文化到底是个什么内涵?定义是什么?
数学文化是气态的数学味道?液态的数学知识洪流?固态的数学天地几何?等离子态的数学思绪离子?干脆这样定义好了,所谓“数学文化”就是一个数学元素与宇宙万物联系作用加法所得结果全体构成的集合。通俗地说,只要与数学相粘的任何东西都属于数学文化的范畴。
在上述定义之后,数学文化的各种故事就都更加通畅和美妙了。以后的故事就留给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