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中对教育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指示,具体内容如下: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如何解读会议精神?此次会议对于研学行业又有哪些启示呢?编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建立围绕此目标制定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五育”人才观。
学校应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和机构校树立“五育”办学观,激励学生树立“五育”成才观,促使教师树立“五育”培养观,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五育”人才观。
河北省某学校校长绩效考核表
破除“两唯”怪圈
唯分数、唯升学,催生应试教育怪圈。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标准,考分排名是评价教师的标准,升学率是评价学校的标准。唯分数、唯升学在“五唯”中危害最盛,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操练,忽视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亟需通过开展以劳动教育、研学旅行为核心的实践教育补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众所周知,评价是制约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评价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考试招生制度则是教育评价的核心,而综合评价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和基础,是破解“唯分数”的必然选择。
所幸,我们已经看到教育评价的积极改变,和研学旅行在教育评价中日益提升的地位。今年年初,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强基计划”,根据《意见》考生参加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就能把握好强基计划中的15%。
做好研学旅行中的过程评价
许多学校都有一个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系统。学校、家长、考生自己都要根据事实填报在德智体美与社会实践相关材料。要完成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填报,就需要具有真实的经历和体验,这对于研学旅行无形中就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作为研学机构需要考虑的是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哪些活动的精心设计来支持学生完成总评中的重点内容,并做好过程性记录,这也是研学旅行可以为学校解决的难题。
行前:在研选择学线路时,应将教育部推荐基地(营地)有意识纳入其中,国家、事业单位让学校放心的同时,如果能提供一些成果认证证明,无疑是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
行中:在研学活动中,有目的记录学生表现,收集图片、视频、分享内容等;
行后:活动后,整理学生研学成果,提供给学校放入档案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