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时候,又是高校教师穷忙的时候。填报与工资收入紧密联系的教学科研绩效、准备学科评估的各种报表材料、迎接各种突发的检查评比,各种琐事,纷至沓来。然而,细细观察,无论平头百姓,还是戴帽子精英,抑或学校各层次管理人员,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最多的,却是遭人诟病已久的“五唯":学校今年发表了多少篇高被引论文,引进了多少戴帽子人才,拿到了多少国家级奖项,等等。没办法,一种评估制度,无论好坏,实施的时间长了,就成为常人难以摆脱的一种文化,已经转化为内在的基因。谈到“破五唯”,朋友所在学校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深为不解:高等学校发展需要抓手,无论是985、211工程还是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各种人才工程,都是促进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抓手。没有这些抓手,高校如何发展?
其实这位学科负责人的疑虑带有很大的普遍性。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农村承包制改革的兴起,那种普遍贫穷的大锅饭一去不复返了。相应的,2000年高等院校扩招后,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以绩效为核心的薪酬、职称评定制度不断得到强化。让高等院校再回到同步发展、均等支持的大锅饭老路,无疑是不现实的。
既然高等院校的发展需要抓手,目前这种高大上工程指导下的“五唯”抓手弊端丛生,那么高校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抓手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高校的使命无非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类。教书育人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种人才。从商品质量消费者评估的角度分析,最简单的方法是让终端用户——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培养单位只需提供毕业生的联系方式、就业岗位,完全可由第三方通过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客观评价。如果一所高校培养的人才长期无法就业,大量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者出现违法犯罪案例,那么这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不高的。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最客观的标准无疑是诺贝尔奖等国际权威学术奖,应用研究可以用科研成果形成的产品或专利构建的物质生产力、市场占有率来测度。在信息化、大数据年代,对一所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从技术上说也非难事。如果一所高校,高被引论文很多、国家级大奖不少,但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突破、行业生产力提高的贡献微乎其微,很难说这所院校的科研水平是一流的。至于服务社会,则可以从服务对象的反馈那里得到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高等院校发展需要抓手,这种抓手如果从高校发展的历史使命,借助于信息化、大数据的技术支撑,加以客观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给与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并非难事。
当然了,国内的很多事情,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就如同“五唯”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较长形成时期一样,科学的高校抓手——评价标准的形成也需要假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