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默效应、晾衣绳悖论及其他逆风
武夷山
Greg Satell是美国的一位创新业务咨询专家。2017年,他在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发表的著作Mapping Innovation: A Playbook for Navigating a Disruptive Age(绘制创新地图:引领颠覆性时代的行动手册)深受好评。2019年4月,他又在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发表新著,Cascades: How to Create a Movement that Drives Transformational Change(级联:如何创建一个推动转型变革的运动)。最近,美国创新卓越网站发表了Greg Satell 的文章,Let’s Face Facts, The Digital Revolution Has Been A Huge Disappointment(让我们面对事实:数字革命迄今令人极度失望)。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企业界对计算机技术的投资年增20%以上,但同期的生产率增长是负值,经济学家称此现象为“生产率悖论”。
目前,人们发现了第二次生产率悖论----移动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遍地开花,但它们提升生产率的效果乏善可陈。
像第一次生产率悖论一样,造成最近15年来的这次生产率悖论的因素很难确定,应当是多种因素在共同发挥作用。
原因之一是所谓鲍默效应,指的是某些经济部门抗拒生产率增长。例如,尽管亚马逊电子商务的效率极高,但理发师依旧是每次只能给一个人理发。同理,保健部门、教育部门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部门都是抵制自动化的,从而拉了生产率增长的后腿。
第二个因素是所谓晾衣绳悖论。意思是说,当你用洗衣机烘干衣服时,所需能耗可以测算出来,可是当你将衣服挂上晾衣绳时,相应劳动的能耗就测不出来。同理,当你用智能手机拍照或进行导航时,享用了不少益处,但并未导致金钱交易,就进不了GDP统计。与此同时,由于你享用高质量的手机导航服务,开车不走冤枉路,汽油消费量下降了,由于用手机拍照,不再买胶卷了,GDP说不定还有所下降呢。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教授、生产率问题研究专家Robert Gordon指出,美国经济增长面临6场逆风:人口老化,不断普及教育面临的极限,收入不平等,外包,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成本,家庭债务和政府债务的增长。数字技术对解决以上任何一个难题能做出什么贡献?现在还看不出来。
数字技术迄今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期望值过高。计算机无疑是强大的工具,但要想很好地利用计算机,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而我们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让我们看看历史经验。1900年的时候,一般美国家庭都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也不拥有燃油机器如拖拉机和汽车。做一顿饭也得累上好几个小时。可是,那时大力投资于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新技术的运用,就带来了繁荣。
现如今,在以下领域付出了可与20世纪初相当的艰辛努力吗?
----投资于教育和保健事业,使穷人也能享用;
----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减少债务水平;
----为抵御前述逆风而拿出切实行动。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精巧的装置,但在其他很多方面我们并不比30年前的人过得更好。
可悲的现状并非是不可避免的,而是我们选择不当导致的。只要我们愿意,今后完全可以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选择。我希望,从对数字技术的失望当中我们得出一个教训: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毕竟是自身命运的主人,今后过得更好还是更糟,端赖我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