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闲言碎语聊中医(26):基因与环境,兼谈癌症(六)

上次说到,导致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因素可分为"物质类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现代生物医学基本局限在"物质类因素",而对"非物质类因素"基本无视。这毫不奇怪,因为现代生物医学是建立在现代物质科学的基础上,属于"形而下"的医学,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范畴几乎不去触及,  既没有形成理论,也没有手段来应对。

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人体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复合体。如果人只有形而下的躯体,却没有形而上的"精神、情绪和灵魂"等,岂不是行尸走肉?对于人的定义,《黄帝内经》有个很经典的论述:"血气以和,营卫以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句话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既有形而下的"血、营和五脏",又有形而上的"神、气、魂和魄"。简单讲,中医理论认为人是"精-气-神"的统一体。用现代的语境来说,"精"对应人体的物质层面;"气"对应人体的能量层面;"神"对应人体的精神和信息层面。注意:现代汉语常把"精神"当成一个词来说,但在古中医里,"精"和"神"代表不同层面的东西。与中医的"精-气-神"大体相对应的现代说法还有"身-心-灵",在英语中也有"body-sprit-soul"的说法。毫无疑问,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承认人体是个物质和非物质的结合体,因此,只专注于物质层面的现代生物医学在认识生命和人体上显然有明显的缺陷和短板。

相对于专注于物质层面的现代生物医学,中医涵盖"精-气-神",有数千年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因此属于真正的生命医学。生"物"与生"命",这一字之差体现了中西医在本质上的区别。

中医认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过度的气候变化),"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的情致变化),以及"六欲"(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过度的饮食男女等欲望),都可以损害正气,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形成气滞、血瘀、痰饮和食积等可见的病理产物,最终导致疾病,包括癌症。可见,中医认为,"形而上"统领"形而下",无形的决定有形的,"有形"的病,起源于无形的因素。因此,中医特别重视无形的因素。比如,《黄帝内经》说:"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并且强调"上工治未病",即在疾病还没有发展成有形的疾病前,就加以治疗。

其实,无论中西医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对于外伤"六淫",内伤"七情六欲",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等对健康的影响,都有广泛的生活经历和共识。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文章和观点也可谓洋洋大观,充满了网络世界。然而,在本人看来,大多数人都是从自身的认识出发,根据现象和经验泛泛而谈,很少有人能够从一个中西医融合的视角,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逻辑,准确清晰地提出一个连接"形而上"与"形而下",贯穿从宏观环境到微观分子的,基于大量科学证据的作用机制。

本人从事现代生物医学研究20多年,同时研习中医经典。出于科研工作的本能和对中医的热爱,我一直思考和寻找一个能够融合中西医在"形而上"与"形而下",微观与宏观的切入点,并用现代语言解读中医治病的机理。我发现,大量证据已经存在,我真正要做的就是整理和归纳,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下面,具体的问题来了。"形而上"的"非物质因素"是如何导致"形而下"的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最终导致疾病,甚至引发癌症的呢?

---------------------------------

本系列原创文章来自作者的公众号12369频道,感兴趣的读者可搜索12369频道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参阅其它相关文章。欢迎批评指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闲言碎语  闲言碎语词条  癌症  癌症词条  基因  基因词条  中医  中医词条  环境  环境词条  
观点

 你的课堂,我的讲堂 | 教学中的...

今天整理丁笠同学的文字时,不禁觉得短短的400字,承载了一份美好的肯定与快乐的回忆。在此,感谢丁笠,谢谢你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在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冒出“教学”两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