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技术
博客上写过一篇《漫谈技术》,其中最后两段是:
固然,我们一般地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又会动手,又会动脑。不过在实际上,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所偏向的,在社会人才的需求方面也会需要有不同专长的人才。所以,在教育上,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分工。有的学校专门培养搞设计的人,也有的学校专门培养搞加工和工艺的人才。那种对培养人才的一刀切的办法是不能适应需要的。一个时期,社会上“理科无用论”很时髦,理科被批得臭不可闻,于是就出现理科人才的断层。一个时期,社会上又认为好像世界上只有研究型大学水平最高,是世界一流的。于是在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许多技术学校不见了,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不见了,一律戴帽变成了大学,于是在我们的工厂里高级技工奇缺,形成技工的人才断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即使单从技术发展的这个角度来看,也是这样。何况,社会还有对文化、经济、政治、医学、宗教等许多方面的需求,所以对于培养人才的教育,就更应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切忌一刀切。
现在看来以上的看法不幸正好说中了我们教育的弊端。
1949年以前,我们没有技工学校,熟练的技工完全是靠师傅带徒弟手把传授的。我国第一所技工学校是苏联帮助建立的,即位于北京东郊的北京技工实验学校。而且苏联赠送了8个专业教室的直观教具和一个资料陈列室和教学方法的全套设备。自那以后我们才开始有成批培养技工的学校。不幸这所学校后来“升格”为北京经济学院,后来又改为现在的首都经贸大学。
笔者是1952年高中毕业的,当时为迎接工业化的来临,山西省同时建立了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它们是机械学校、冶金学校、土木工程学校、采矿学校和化工学校。我就曾经在其中的化工学校工作过。后来这五所中专学校都戴帽升级为大学。于是在我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却找不到几所像样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
从这些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升级”消失,可见在一个很长的阶段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有多么地不称职,天天喊“教改”、“教改”,到底是改好了还是改坏了。我们技术人才的缺失,很多技术落后和不过关,就是最好的评价。
近来中美贸易纠葛不断,特朗普手里的一张牌就是我们有些技术落后,例如某些芯片技术落后。这使我想起世界的技术强国荷兰,他们不仅农业先进,工业技术也很先进,有飞利浦那样世界著名的企业。而且在制作芯片关键的光刻机上是世界领先的。这是和他们的教育体制有关。他们的教育和科研并不追求出多少诺贝尔奖,而是扎扎实实为国民经济服务。他们有完备的技术教育体系,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目前荷兰的高等职业院校有80多所,其中30%是公立的,70%是私立的。教育和培训共涉及7个领域:农业、技术、商业、医疗卫生、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学。
我想,我们教育主管当局是该重视一下技工和中等专业教育了。如果任教育这样畸形发展,将会长久地拖国家发展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