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告别鸡汤,避免把课讲成无营养的鸡汤而变成对听众能够有一定帮助和启发的教育,就是要从“虚拟炸靶”变成“精准打靶”,让语言从“”暴力”变成“抱力”!
2019-08-01
这个尖锐的问题被问过很多次,其实我自己也很迷惑:为什么自己认为掏心掏肺的讲座会被认为是没有营养的心灵鸡汤呢?到底什么是鸡汤?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知道那天听吕帆老师讲课,他的一个图一下子让我醍醐灌顶:炸靶!
简单分析一下“鸡汤”的基本套路:
设定虚靶:所讨论的问题以“人生”“幸福”“亲情”“处世哲学”等等最为常见,选题一定要宏大,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共鸣,但是不能太具体,“远处影影绰绰的虚拟标靶”最适合;
高频轰炸:选择性地用“语言暴力”不顾一切地高频次轰炸这个“虚靶”,痛快解气,貌似解决了问题,其实是把那个虚拟的靶子炸掉了,造成掩人耳目的短暂“心理礼花弹”效果!但是仔细一看原来的问题还在,推敲一下这些话对于具体问题基本无效也没有参考价值,等于啥也没说!
所以,鸡汤就是玩虚拟现实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打的不是怪兽而是“用语言暴力玩炸虚靶”!那也难怪你读了千篇鸡汤文听了无数个鸡汤讲座也无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了,因为你每回都是被带着玩了一场语言游戏!
那到底怎样才能避免把课讲成无营养的鸡汤而变成真的对听众能够有一定帮助和启发的教育呢?
也很简单,那就是从“虚拟炸靶”变成“精准打靶”:
首先,每一次讲座前讲师要仔细思考这次讲的主题主要希望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而不能大而笼统、简而化之,而是要聚焦到具体的问题;
然后,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病根到底在哪里?
接下来,要努力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教大家对病根进行定点清除;
最后,鼓励大家举一反三用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打靶。
这样,一场讲座就变成了真正的教育而不是鸡汤,文章同样如此。
再次感谢吕帆的语言暴力炸靶图!从那时起,我时时提醒自己:每次讲座都要认真分析这次听众群体可能最关注的1-2个具体问题,精心组织资料,每句话、每张图、每个故事、每个方法都要瞄准靶心,努力做到精准打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