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转载]校庆115周年感怀 吴申庆

校 庆 感 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申庆

 

东南大学115周年校庆之际,作为一名在东南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近四十年的校友,我常常问自己:东大给我最大最重要的的影响是什么?

我想,首先是那种在学术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精神。百多年来,学校几代大师名师以及无数教师以其言传身教,铸就了这种“止于至善”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东大学子的心中,成为学子们的终身信条。回顾自己的经历,1978年恢复高校研究生招生制度,我作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从大学毕业的工作地青海考入东南大学,师从舒光冀教授。当时学校刚摆脱文革桎梏,百废待兴,舒先生已年过花甲,但是满怀热情投身到教学科研中。他亲自给我们开设新课“凝固原理”,以当时美国MIT使用的最新原版著作为教材,在全国各高校中率先开讲。当时的授课条件远不如现在,没有多媒体,只能依靠板书或自己手画挂图。教室也无空调。无论酷暑严冬,他站在一块小黑板前全神贯注地讲授。对重要公式,从建立物理数学模型,确立边界条件,到求解数理方程,步步推演,一节课下来往往要擦拭多次黑板。高质量的教学,曾经吸引许多兄弟院校老师来观摩学习。舒先生对教学的严谨认真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撰写的论文,舒先生逐字逐句修改,有时一篇论文要修改几遍才可发出。记得扫描电镜SEM当时是一种新的分析手段,我校还没有。舒先生不顾年老体弱,交通不便,亲自带领我们到戚墅堰机车研究所去做电镜分析实验。许多年过去,导师的教诲言行一直记忆犹新。从导师那里不只是学到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耳濡目染学到了那种严谨治学的精神作风。

母校给我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几十年来我亲身经历了母校的发展变化,亲身参与材料学院从成立到成长壮大的每一个过程,亲眼见证学院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弱势学科发展到今天的每一点变化,之所以有这些发展,依靠的就是几代材料人始终奉行的那种奋斗精神。

记得材料系成立初期,实验和办公用房十分紧张,只能东挪一间,西凑一间,材料系在四牌楼校区竟然分散在11处地方!当然有的地方只是一个楼梯间或地下室。教研室十几位老师,只能共用一间十多平米的办公室。老师们的生活住房条件也十分清苦。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孙伟教授和老师们一起做出了院士水平的科研工作,何德玶教授为神舟飞船作出贡献,得到国家奖励表彰。当时建材实验室还使用着抗战以前进口的力学实验设备,经历抗战时西迁,战后又迁回,在实验室精心维护下,仍保持使用状态!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今随着高教事业的大发展,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代新人正在新校园迅速成长。我想,虽然时代在变,条件在变,东南大学的优良传统作风应该永远保持下去!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17.5发表于东南大学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感怀  感怀词条  校庆  校庆词条  周年  周年词条  转载  转载词条  115  115词条  
观点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有感

最近受邀给某汽车企业进行ESH培训。这也是我第一次给企业培训,相当的紧张,也从未有过的紧张。这种紧张也可以说是一种职业压力。我心里没有底,从未有过真正深入企业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