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近期,复旦大学布置了“讲好开学第一课”活动,要求加强课程育人。我认为讲课不用那么硬邦邦,而要能够契合学生的关注点,对学生有用。换而言之,要接地气、冒热气。本文是本博主(马臻)用第三人称写的,讲述了“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研究生课程开学第一课的情况。]
“这门课我原本设定了80个名额,开课前一周学生联系我说选满了,于是我紧急让教务员加到110个名额。如果你要退课,没问题,课间可以悄悄离开,后面还有几十名学生等待选课。”9月19日上午,“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智华楼开讲。面对满教室的研究生,环境系教授马臻还没等上课铃打响,就急切地打开话匣子。
努力做事,总能得到something!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课堂活动。请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谈谈为什么选这门课,以及对这门课的期待。”
见没有人举手,马老师“随机”指定一位正走进教室的学生回答问题。听完回答,马老师从讲台上拿起一本具有“蓝天白云”封面的杂志,奖给那位学生,说:“这是2019年第8期《中国研究生》杂志,是去年的研究生新生专刊,上面刊登了我的两篇文章。”
这时候,坐在前几排的一位同学举手。马老师听完他的讲述,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大家说:“这位同学去年参加了我们这边的夏令营,联系了我,我当时没收他,因为觉得他有些拘束。前几天他确定了其他导师,还找我聊了一聊,很有礼貌。现在你们看他精神状态和说话都很好。事实上,以后找工作面试时,需要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上课回答问题,是一种好的锻炼!”好几位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马老师除了递上奖品,还进行评论和补充说明。
谈到这门课的缘起,马老师说他读研时就感到科研方法和写作技能很重要;在美国做博士后期间,他读了很多关于“科研生存技能”的书,比如《Write Like A Chemist》《The Exceptional Presenter》,感到这些书“打开了一片天空”。2009年回国任教后,他有种把这些技能向学生“倾囊相授”的冲动,但由于条件不成熟,一开始他并没能开出这门课。
于是,他坚持不懈地“增加原子弹储备量”,在《科学》《科技导报》《科学新闻》等报刊持续发表和课程相关的文章——《发表科研论文应有“精品意识”》《做好学术报告的几个要点》《论文撤稿,谁之过?》《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研究生步入职场前要补的一堂课》等等。
2015年5月,复旦大学被中国科协、教育部遴选为实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案例教学试点院校,于是学校研究生院征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类”课程建设项目,马老师感到“这类项目仿佛是为我设立的”。他写了详细的申请书,“介绍到哪一个章节,就展示相应的文章积累”,终于取得了讲授这门课的“兵权”。
2016年7月,他指导研究生以及讲授“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的故事被《解放日报》以0.7个版面报道。2017年,他从研究生院获得后续资助,并在2020年开设了网课和暑期FIST课程,至今已经累计吸引500多名学生选课。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要你努力做事,不停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总能得到something!”回顾这段经历,马老师抑扬顿挫地说。
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今年5月,学校发通知征召院系和教师投入“三全育人”的案例,并表示将择优邀请教师在工作推进会上介绍经验。于是他将他在这方面做的事情整理出一个案例,交了上去,并未雨绸缪地准备经验介绍PPT,“哪怕不请我去讲,我也要整理好”。后来,工作推进会结束后,他才看到新闻。他一点也不难受,心想:梳理一下也好。不久,学校召开另一个座谈会,他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在课堂上讲了这个例子,马老师说:“想一想,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有很多机会。但机会来的时候,你们是否准备好了?是否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认真读研,正常毕业
研究生为什么要修读这门课?马老师说,现在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大、毕业的要求也提高了,“由于你没有经历这样一个读研的过程,不是很清楚每一阶段可能会遇到什么陷阱”。比如,有的学生做科研“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学生不善于管理时间,做事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以致产生很多困惑。
导师都很忙,不可能一开学给学生花大量时间介绍科研和学术规范的方方面面,于是这门课就是把不同课题组的研究生叫过来,以上课的形式集体学习。
马老师从1998年读研究生起,就“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他说他就像一位有资质的“大师兄”,把事情“掰开来”,给研究生说清楚、说透。
作为“公共导师”,马老师强调:“读研要有合理的规划,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一步一个脚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举例说,课题组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把论文一篇一篇地发出来,提前把毕业论文一章一章地写好,“提前到达阵地,架起重机关枪”。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该实习就实习,该找工作就找工作,“而不要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该找工作的时候却毕不了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马老师指导研究生在家“因地制宜,坚持学习”。研三的学生完成毕业文书、找工作、参加线上实习,研二的学生提前写毕业论文,研一的学生看文献、和老师线上讨论、写硕士论文的绪论部分,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做。由于提前进行规划并提前完成了硕士论文,研三的学生找到了好几份工作,“可以挑挑拣拣了”。而研一和研二的学生在取得学业进展之后,在家乡参加了暑期实习,为今后找工作增加了资本。
读研不但要有合理的规划,还要有好的心态。马老师妻子课题组今年毕业了一个直博生叫小张。小张刚开始做实验,隔壁课题组的同学来串门,说:“你们组研究的样品过时了,能发《Nature》子刊吗?至少我们组是不会研究这种样品的。”小张沉住气,努力做实验、分析数据、写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Science Advances》(《Science》杂志的子刊)和3篇《Physical Reviews B》,得到了国家奖学金,还去美国斯坦福大学交流了一年,今年在上海找到好几份工作。
研究生还要搞好和导师的关系,不要一听到导师说“你这样下去会延毕”就“炸”了。马老师通过举例告诉大家,遇到矛盾要尝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主动沟通。“现在你和导师吵架,导师还能耐心地教育你。但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你处不好关系,到时候你需要养家糊口,你也拂袖而去吗?”
面对在座的一年级研究生,马老师还提醒说,读研时,不要再一板一眼地光顾着参加课程学习、“刷”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这是因为,“做实验、写论文才是决定你能否毕业的根本”。因此,研一的学生在参加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尽早进入科研状态。看文献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只看文献,不做实验”。
如果有些同学将来不准备搞科研怎么办?马老师说,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走学术路线,还可以去企业、政府部门等等。但无论如何,研究生还得把科研做好。并且,要发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做过的事情连成一条线,甚至形成板块”。
马老师在讲台上又拿出一本杂志,说:“这是2020年第8期《中国研究生》,里面有我的一篇文章《读研要使巧劲》,回头我发给大家。无论是上课、做实验还是写论文,都要使巧劲!”
突破学术写作和通俗写作的瓶颈
读研必然面临写论文的要求。“写得不好的论文,导师不愿意改,审稿人不堪卒读,编辑要求修改好以后才能送审,发表出去也丢自己的脸。”
很多学生读高中时习惯于“套路作文”,读到本科又没有学习语文课,导致读研究生时写论文遇到困难。即便很多同学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出的论文“语法都不通的”。还有些学生竟然“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这就违背了学术伦理。为了改变这种不擅长写作的现状,学生就需要多读、多写,最好还要得到“高手”的指点。马老师说,他以前读博士时的导师Francisco Zaera对研究生要求极为严格,一篇文章要改5-7回才能投稿,“改得学生快衰竭了”。
这门课的期末考核形式就是写一篇和读研、科研相关的通俗文章,“而不能是《杂多酸在催化中的应用》之类”。“不得抄袭,切忌人云亦云、平淡无奇。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血有肉,最好结合实例。不要空话套话。不要写成学术论文,要尽量通俗,甚至要学习新闻写作手法。想象一下:在选题、新意、文字、思想、内容方面,有没有达到报刊杂志发表的水准?”这是马老师的要求。
在以往修读这门课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将结课文章发在《科技导报》,有的学生在《大学生》发表文章,还有的学生的文章刚被《中国研究生》接收。
更多的研究生在科研写作和科研技能方面取得进步。马老师举例说,有好几次他看到妻子在家审读她的研究生的论文稿,就凑过去瞅一眼。“这是你学生写的吗?不会是抄来的吧?”当知悉是学生写的时,他说:“看来他们上了我的课,还是有用的。“很多选修了这门课的研究生则把这门课推荐给师弟、师妹们。
马老师也在上这门课的同时,把讲课内容整理成文,发表在《文汇报》《科技导报》《中国研究生》等报刊。典型的文章有《大学写作课成刚需,如何跨越理想和现实的鸿沟》《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研究生回复审稿意见的门道》《如何借助PPT做好的你的报告》《读研要使巧劲》。
他两眼放光地展示着这些文章,并说,在报刊发文被认为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一种业余爱好,但它可以和教学工作相结合,起到“联动”作用,并融入“三全育人”体系。
“本课程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实用性强,马老师真是‘手把手’地教会同学掌握一些作为科技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和素养。” 学校研究生院一位工作人员在上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听了马老师的网课,这样评价道。
马老师则回应称:“把个人经历和原创性见解融入课堂教学,讲这门课就像唱卡拉OK一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