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造皮肤的说法确切吗?

人造皮肤的说法确切吗?

Is the idea of artificial skin accurate?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研究的项目是“人造皮肤”?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本文讨论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研究的项目是不是“人造皮肤”?首先列出8年来的有关中文报道,出现了多种名称。笔者希望这些名称应该有一个确切的叫法,不能把概念混淆,因为新型材料多种多样,功能各异, 学科不同。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鲍哲南,人造皮肤,人造电子皮肤

 

一.引言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副教授鲍哲南所领导的团队正在试图制造出一种人造皮肤来.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他们的人造皮肤不但超级敏感而且可以...包京京  -  《科技创业》  -   2012年,来源: 知网  /  万方  /  维普  /  爱学术

·鲍哲南,女,1970年11月生于南京,美籍华裔学者,现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当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能源,有机和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传感材料和分子电子器件,纳米电...

文洪  -  《自然与科技》  -    2012年,来源: 维普  /  掌桥科研  /  sstm.org.cn

· “触动”脑神经的电子皮肤

·2015年12月Nature评选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斯坦福大学化工系鲍哲南教授因在人造电子皮肤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而入选.鲍哲南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华裔科学家,她领导的研究...

臧亚萍 , 狄重安 , 朱道本  -  《科学通报》  -   2016年,来源: wanfangdata.com.cn  /  知网  /  维普  /  219.238.6.205:8080  /  爱学术。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华人学者鲍哲南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塑料制成的人造皮肤。鲍哲南说,这是第一种能够感知压力并与大脑沟通的柔性人造皮肤。这种人...  2016年,来源: kns.cnki.net

· 2017-04-07,第一财经报道:“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与“人造皮肤” 科学的柔韧力量”。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2774.html)

· 柔性电子皮肤 未来大有可为

这并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执教于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鲍哲南教授近期在顶级科技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描述的最新研究成果——可穿戴无线皮肤传...

文怡  -  《今日科技》 -  2019年,来源: kns.cnki.net

·2020-08-25 08:38:26,“学术经纬”报道:“对话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ACS首位颠覆者和创新者奖得主”。文中指出:你是如何开始关注电子皮肤的?鲍哲南教授说:“我们开始模仿人类皮肤的触觉感知,这促使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皮肤的所有特性,比如延展性、生物降解性和自愈性。因此我们决定以人体皮肤为灵感,来定义我们将要设计和制造的电子产品的属性和功能。”很明显,学术经纬认为这是电子皮肤,鲍哲南教授认为是人类皮肤

·2020-09-15,”知识分子”报道中,明确指出:近日,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因“在导电聚合物分子设计及其应用领域,所做的广泛且具有颠覆性的研究,以及在人造电子皮肤和其他生物电子器件开发方面的突出进展,”而成为“ACS颠覆者和创新者奖”首位获奖者。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character/10002.html)

·2020-11 月 7 日,2020 腾讯科学 WE 大会正式举行。化学家、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鲍哲南教授带来了关于 “人造皮肤” 的设想。

·2020-11-08,DeepTech深科技报道:“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人造皮肤将改变我们的生活”(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82756298560178851&wfr=spider&for=pc)

· 2020-11-09,易易科技报道:斯坦福教授鲍哲南:人造皮肤能把手机贴在身上 。

(https://www.sohu.com/a/430524632_120868894)

综上所述,从2012年到2020年,8年的报道,斯坦福教授鲍哲南研究成果名称,有不同说法:“人造皮肤”、人造电子皮肤、,有机和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传感材料和分子电子器件。研究者本人认为是人造皮肤。到底应该是什么?

为什么不是人造皮肤

斯坦福教授鲍哲南研究成果名称为什么不是人造皮肤

1. 鲍哲南教授回答记者采访时说,她是模仿人的皮肤,可是他介绍的是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不具有生物材料特征,而是强调材料的柔软性、传感器特征以及将由人脑控制,试图植入人体内。在这些工作中,有些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验结果。

2. 关于柔性电极,研究者认为还没有研制出来,其实不是,早就有了,因为人眼的检测就是利用这种柔性电极。

3. 人的皮肤有触感,但不等于是传感器,用压力和温度的传感器不能代替人的皮肤

4. 按生物学界的业内专家的观点,人的皮肤有8种功能:〔1〕皮肤经常受到外界刺激,皮肤能够阻止这些外界刺激以缓和它们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2〕调节功能 皮肤具有体温调节的功能,让身体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3〕渗透功能 皮肤具有很好的渗透功能,这种渗透是进入到皮肤组织内的间隙中。〔4〕分泌功能 皮肤的皮脂腺会分泌汗和皮脂,维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 〔5〕排泄功能 皮肤汗腺分泌出来的汗基本都是水分,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乳酸等成分,通过皮肤排出多余的盐、废物。 〔6〕知觉功能 皮肤中有知觉神经,其末端伸入表皮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温度、痛觉、压觉等。 〔7〕吸收功能 皮肤可以有选择的吸收某些物质。 〔8〕代谢功能  表皮细胞的分裂、分化最后形成角质层,这便是皮肤的代谢过程。鲍哲南教授研究的新材料,不具有上述功能,也不可能代替人的皮肤

5. 从人的皮肤的构造来看,鲍哲南教授研究的新材料也不相同,那么工作机理更不可能相同,不应该混淆这两种概念。如果确定为人造电子“皮肤”,他就可以与人造皮肤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不同的专业范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9326282805281356&wfr=spider&for=pc)

 

6.斯坦福鲍哲南教授研究的人造电子皮肤有以下特点:透明的薄膜材料,导电性、拉伸性俱佳的高分子材料,具备高柔韧度的拉伸性,能够自我修复,可以生物降解。这种材料具有压力、温度传感功能。

新材料种类繁多 功能复杂

下面笔者综合了几个新的研究成果,以便与上面的研究进行对比。

·2015-05-08 10:35,光明网-《光明日报》报道:“国防科大研制成功新型超轻纳米材料”。这种材料耐高温,在2000℃的高温下.,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实现重复使用。

·2015-05-08 09:42,腾讯科技报道:”科学家最新研制超强蜘蛛丝可捕获坠落飞机”.这种材料坚韧度会达到自然蜘蛛丝的3.5倍。可以用于制造透明导电材料、生物医学传感器,甚至超轻、高硬度飞行器。

·2015-06-21 04:12,光明日报报道:“我科学家研制出“光动”材料”。该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力是传统光压的1000倍以上。该研究成果令“光动”飞行成为可能。

·2015年11月04日,科技日报报道:“新型材料有望带来自给自足能源系统”。这种材料能模拟光合作用的人工材料,有望带来一种可持续的自给自足能源系统。

·2019-07-20 06:09:01 ,参考消息网报道:”阿根廷科学家研发形状记忆材料 获里程碑式成果”。研究表明,具有“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结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受到原子扩散现象的影响。这会改变材料的特性,并可能使后续的转变复杂化。

·2020-08-03 09:29,科技日报报道:”德美研发快速自修复生物材料”。研发一种生物合成蛋白材料,通过强化串联重复多肽的愈合性能,成功解决了自修复软材料目前的局限性。自修复材料是一类拥有结构上具有自愈合能力的智能材料。

·“2021-202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在这本书中对新材料进行了分类,情况十分复杂,在名称上应该加以规范,而科技报道对这些问题有时不太注意,特别是学术机构在公布这些项目的时候,应该进行审查,不能人云亦云,一错再错。

(http://www.ocn.com.cn/2012/1236xincailiao.shtml)

总之,笔者认为,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研究的是人造电子“皮肤”,不是人造皮肤!这两者概念不同,不能混淆。现在各国研究的新型材料,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学科不同,没有一个多种功能集合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用途,但都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制出的新型材料,这是一种大趋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造皮肤的说法确切吗?  人造  人造词条  确切  确切词条  说法  说法词条  皮肤  皮肤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