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吃素更健康…这些“伪常识” 信过吗?

  原标题:吃素更健康,蔬菜利通便,流鼻血仰头……这些健康常识,或许是错的!这些“伪常识” 你被套路过吗?

  从小到大,我们会经常听到很多“常识”——吃素比吃肉健康、多吃蔬菜能改善便秘、流鼻血要抬头……

  但你可知,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被我们奉为金科玉律、坚信不疑的“常识”,其实好多都是谣言!

  一起来看看哪些“伪常识”是你傻傻相信了很久的……

  饮食篇

  1.吃素比吃肉健康?

  很多人担心吃肉会导致三高、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增加,素食主义者可谓越来越多。但长期吃素,很可能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易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力降低、加速衰老。

  荤素搭配、均衡饮食才是正确的做法。

  建议:素食主义者,应适当多吃豆类、小麦、坚果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2.多吃蔬菜能改善便秘?

  多吃蔬菜,能帮助改善因膳食纤维缺乏引起的便秘。

  但便秘的诱因有很多种,像大多数的老年人便秘,往往与肠道菌群数量下降、感觉功能降低、肛门及盆底等疾病,以及一些药物副作用等有关,因而靠吃蔬菜并不能解决所有便秘问题。

  提示:盲目大量摄入高膳食纤维食物,反而增加消化负担,特别是消化功能较差的群体。

  3.A和B不能一起吃?

  最常听说的有“螃蟹和柿子,同吃会长结石”“菠菜和豆腐,同吃会消化不良“……

  但营养学专家表示,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一些人在吃了所谓“相克”食物后身体出现不适,大多是因为食物不洁、食物过敏抑或是食用方式不正确引起的。

  4.脾胃不好不能吃辣?

  适不适合吃辣,其实也得看体质。

  “辣”具有辛散的作用,本身又是温燥的,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而对于胃口不好的人,适当吃点辣还可以帮助“醒脾”。

  因而像苏叶、葱、姜、蒜、大料等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吃些,对于寒湿内阻引起的胃部不适有好处。

  但对于有胃溃疡、胃火过旺的人要少吃。

  5.交替用油就是用不同名称的油?

  营养学专家强调用油的多样化,因而很多人这个月吃大豆油、下个月吃花生油抑或是菜籽油……

  但多样化用油指的是按照脂肪酸结构换品种,而不是按名称换。

  *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结构类似;

  *花生油、稻米油类似;

  *杏仁油、橄榄油、茶籽油类似;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类似。

  6.小火炒菜,营养损失较少?

  我们知道很多维生素都怕热,因而会认为,小火炒菜营养损失更少。但实验表明,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烧,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

  所以炒菜要旺火快炒,若再加点醋更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生活篇

  1.流鼻血要仰头?

  很多人流鼻血的应急措施就是仰头,生怕血流光。但你可知,流鼻血仰头可能会使血液倒流,严重时可能呛入气管,引发窒息。

  正确做法:用手捏着鼻翼,稍微低头,用压力把破裂的血管压住止血。一般来说压5分钟左右就能止住,若还是继续出血,建议尽早就医。

  2.鱼刺卡喉咙要喝醋、吞饭?

  喝醋不会软化鱼刺,喝多了却会灼伤食管、胃粘膜;吞饭会把鱼刺越带越深,刺伤食管。

  正确做法:小的鱼刺方便取,用镊子夹取;大的鱼刺或是有困难的,及时就医。

  另外,还有人用醋洗脸想美白,用醋泡脚治脚臭、喝醋减肥……小编想说,还是把醋当成简单的调味品吧。

  3.戴眼镜,会加重近视?

  近视加深与眼镜无关,而是不良用眼习惯所致的结果。

  若明明近视还经常不戴眼镜,反而真的可能加深近视程度。因为不戴眼镜,近视眼看东西时就习惯眯起眼睛,使眼内肌肉收缩紧张,这会造成肌肉过度疲劳,加速近视的发展。

  4.蜂蜜结晶是坏了?

  买回来的蜂蜜是液体,但天气冷了或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结晶,这其实是正常现象。

  蜂蜜中的有些葡萄糖分子会随着温度的降低,由小的结晶核逐渐变大形成结晶。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结晶跟蜂蜜掺假、变质并没有关系,可以继续吃。

  但如果蜂蜜味道变酸,表面浮有一层密集的气泡,那就说明蜂蜜变质了,不宜再继续食用。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买回来的蜂蜜不用着急放冰箱,一般常温避光存储即可。

  5.仙人掌不能防辐射

  仙人掌能吸收太阳中产生的辐射能,如红外线、紫外线等,但并不代表能阻挡电子产品等产生的辐射线,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6.竹炭、绿植不能去除甲醛

  植物学博士史军指出:竹炭对甲醛只是吸附不是吸收,吸附得不牢固甲醛还可能被释放出来;吊兰等植物有吸收甲醛的能力,但吸收量很有限。

  开窗通风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

  运动

  1.出汗多、运动强度大,减脂更有效?

  流汗主要是体内水分的流失,并不是你所想的脂肪析出。有些人身体基数大,稍微运动就出汗,但这不代表消耗的脂肪多。

  因此,像蒸桑拿、包保鲜膜减肥的说法也都不可取。

  高效的运动减脂方法不妨先进行无氧运动,把预储备的能量和糖原消耗掉,再坚持做能消耗脂肪的有氧运动

  2.哪里胖就集中锻炼哪里?

  局部增肌是可以的,局部减肥则是谎言!

  脂肪在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要减就是从头到脚一起减。锻炼首先消耗的是内脏脂肪,然后才是皮下脂肪,而皮下脂肪又是血流量多的地方先消耗,如四肢、脸颊部等。

  3.运动后猛补水?

  人体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后会流失很多水分和电解质,但如果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会使血液中的钠快速代谢排出,容易出现头晕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

  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痉挛、休克、器官衰竭,即低钠血症,也叫做水中毒。正确做法是小口慢咽,分次进补。

  4.膝关节不好的人要少运动

  权威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患者,运用个体化适度的锻炼,不仅不会加重关节疼痛,反而能缓解关节疼痛不适症状,甚至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但如果久坐不动或是长期躺着,反而会导致肌肉流失等问题。因此,膝关节有问题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健康篇

  1.发烧捂汗能退烧?

  高烧时捂汗,会导致机体散热受阻,体温快速升高,引起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多,从而可能产生脱水、酸中毒、缺氧等症状。尤其是小孩子,严重时可能会休克甚至死亡。

  开始退烧了才会捂出汗,并不是捂出汗才退烧。

  2.痛、红、肿、热都用抗生素?

  抗生素≠消炎药!如果想直接减轻炎症反应,必须依靠专门的消炎药。只有细菌引发的炎症,抗生素才有效果。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

  提示:含“西林”“霉素”“头孢”“磺胺”“环素”“沙星”等的一般都是抗生素,谨慎使用。

  3.吃药就能控制病情?

  只能说你把疾病想得太简单了!以高血压为例,除了坚持用药外,日常戒烟限酒、多吃果蔬、少油少盐、乐观情绪、科学运动、控制体重等生活干预,也是不可缺少的控压方式。

  别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不健康的生活、饮食等习惯也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要及时更正。

  4.体检指标有异常,一定是得病了?

  体检报告一出,那些升降箭头总是牵动着人心。指标若超出正常值,就怀疑自己是病了。

  专家表示,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数值,受很多因素影响而变化,像前几天休息不好,检查时就可能显示转氨酶增高,但这并不代表受检者肝脏出现问题;饮酒、身体炎症等可能会使肿瘤标记物升高,但这也并不代表就是癌症。出现异常,还需进一步针对性的检查。

  而且体检指标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正常值仅仅针对健康人群,但若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指标就需降到比正常值低才是安全状态。像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140/90mmHg;伴有其他疾病的一些患者目标值则要<130/80mmHg。

  体检的目的在于了解健康状况、排除患病的风险,以更好的进行健康管理。有了体检结果,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意见,不要自己瞎想或乱用药。

  上述“伪常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遇到一些不明来源、所谓的科普文时,别盲目相信,更不要充当不实信息的传播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吃素  吃素词条  这些  这些词条  常识  常识词条  健康  健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