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促进和平发展的积极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是文化实力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在对外宣传上,树立国家的形象不能是一种政治宣传或意识形态宣传,而应强化它的文化色彩,这样的形象才更易于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当前中国形象在世界上遇到的一些负面评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形象的陌生,必将带来不少问题。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从宏观视野来审视中华文明,向世界说明中国文化形象。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说到底是谋求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那么如何被认同?这就需要在交流互鉴上下功夫。

  交流互鉴要以文化主体性为前提

  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本国文化形象,首先要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确立文化主体意识,建立起一套独立自主的文化系统,才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可言。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说:“要有文化的主体性,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必须扎根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理解和认识,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它才有深厚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能力。一个民族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也就没有能力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它将或被消灭,或全盘同化”。费孝通先生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是文化的复兴,当务之急是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对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通过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本民族的文化资源,确立自己文化的主体性。

  交流互鉴要以文明对话为途径

  中国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文化能够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道,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当今世界要维护持久和平,必须强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识,倡导“和而不同”的交流互鉴理念,遵从文明的多彩、以平等的态度交流、以包容的胸怀互鉴的文明对话模式。对话的目的是缓解冲突点,缩小分歧点,扩大共同点。交流互鉴是东西方文明兼容共生的有效途径,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是帮助彼此消除误解的有力工具。在当今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傲慢与偏见成为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碍。通过交流互鉴向国际社会展示本国文化与精神,与西方文明展开平等而积极的互动与对话,增强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话语权力,努力搭建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改变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印象,消除文化理解偏差。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中华文明不与其他文明较优劣、论长短,平等交流,文明对话。中国应在维护文明多样性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可以通过奥运会、世博会等一些平台,举办文明对话论坛、艺术活动周等活动,与世界各国人民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尊重其他文明并与之和平共处,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让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助力。

  交流互鉴要以文化创新为核心

  文明交流互鉴“要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包括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文化政策、文化措施、文化思维、文化内涵,这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激励文化创新力,打造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拓展“中国制造”的空间。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处于文化逆差的境地,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面临着传承发展创新,在引进来的同时,必须走出去。有效地输出中国的文化精髓,从主题选择、内容创意、受众定位到产品形式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突破和创新,以求尽量贴近国际主流文化的需求。中华文化要以交流互鉴为契机,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化创生性,不断创新文化内涵、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明的多样性为交流互鉴提供了价值资源,文化多样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每一种文明,都是在同别的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来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文明文明需要增加交流才有利于相互认可,只有交流互鉴,才能增强各自的发展活力与动力,才能充满生命力。政府需要做的还很多,而民间交流、业界合作也亟待进化升级。

  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面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依托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使中国文化为国际社会所了解、所认同、所向往。推动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己,在文化交流、交锋中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把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随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人文交流机制的完善,人文交流方式的创新,以东方文化作为支撑的中华文明,必将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中华文明必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  文明词条  交流  交流词条  文明交流互鉴词条  
人文精神

 思想的位置

 思想的位置,彰显出思想的特征与意义。在精神世界的深层,思想体现出稳定性;在认识链条的高端,思想体现出深刻性;在价值理念的核心,思想体现出统领性。思想的稳定性、...(展开)

人文精神

 从题诗中看古人的廉洁观

 古代官员在仕宦生涯中,通过自己掌握到的学识,不断体悟社会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立志圣贤、廉洁自持成为他们人生的信条。他们把这种信条置于诗歌中予以呈现,展示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