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秩序,美国也会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秩序,每个国家都是这样,问题在于这些秩序是否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冲突。
10月26日,由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5“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北京开幕。国际著名汉学家、学者共聚,与中国学者展开对话,腾讯思享会现场报道。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最近二十年,国际汉学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不断延伸,研究队伍持续扩大,研究成果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些变化都与中国社会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逐步构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他强调,世界各国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了解中国,这种了解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了解,是对中国思想观念、中国价值理念以及中国思维方式的了解。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谈到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文化根源与影响。他认为关于中国的秩序,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是“请进来”,90是“与世界接轨”,21世界是“一带一路”走出去。“我最近在读基辛格的《世界秩序》,世界不会只有一个秩序,每个文明也有自己的秩序,只是近代以来是以西方的秩序为主导……”他说从中国的汉文化本身没有扩张。
近代中国的世界秩序观也发生了变化,对联合国特别重视,没有一个国家对联合国如此看重,美国等国家只是将联合国作为工具。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非是大家所认为美国要把中国排除之外,事实上关于“一带一路”也并非中国要把美国排除在外。其实,中国会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秩序,美国也会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秩序,每个国家都是这样,问题在于这些秩序是否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冲突。中国不会冲突,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是对世界秩序的补充。AIIB不仅对亚洲开放,对亚洲以外的国家也欢迎,中国是世俗文明,不是宗教性的,其特点是开放性,这个要继承下去。
现在需要整体调整区域秩序与世界秩序的矛盾。中国形成的区域秩序观不应该与美国一样,否则问题很大,美国的区域秩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中东问题。中国一定要提供跟美国不一样的世界秩序,那样会很不一样。
“智库”在中美关系中有重要作用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李成提到智库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布鲁金斯学会在中美关系中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也面对很多问题、挑战,中美之间存在误解,布鲁金斯学会做的不够。
为什么智库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误解已经成为中美交流的一个重要障碍。中美有不同的观点、价值观,没有冷战的对峙,但有共同利益,是利益共同体,智库应该增进两国的了解,要建立新的框架,旧的框架不再有用。文化和智库都应该发挥作用,要重视知识对国家和建设的作用。三个代表、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都是智库的研究,但美国智库的国际研究是在下降的,美国高等教育中语言学习排行第三的语言是美国手语,而不是中文,这就是形成中的危机、障碍。
布鲁金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研究有三个特点,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关于高质量,布鲁金斯聚集了最优秀的研究者,在很多领域都首屈一指;我们不遗余力确保独立性,只有1%-2%的预算来自美国政府,并且保持两党派平衡,不偏向其中一方;关于影响力,布鲁金斯的研究在美国智库中是最多得到引述的,并且注重年轻人员的培养。
中国的智库能做什么?软实力就要“软”,要用更平衡、多元的方式,独立性要求更高,在中国,多元化与开放更重要,中国要多研究和了解美国。
俄罗斯曾经忽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欧安得谈到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有30多年历史,在俄罗斯20多年。90年代俄罗斯学者忽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21世纪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不会忽视中国的经济成就。
中国现有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国有单位比例在逐渐缩小,慢慢向市场经济过渡,对外经济政策方面,俄罗斯汉学家注意到香港的作用。俄罗斯学者认识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前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有很大进步和作用。中国的模式比别的国家的模式要好。但目前也存在问题,包括人口问题、能源、生态等。
“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旨在加强中外学者与智库间的思想交流与对话,在国际视野下阐释和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念和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核心价值观在全球的认知和认同。座谈会于2013年和2014年已成功举办两届,邀请了近百名中外著名学者围绕国际汉学和当代中国研究的前沿话题展开研讨,目前已成为中外高端思想文化对话的新平台,获得国内外学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