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民日报:探寻互联网良治之道

     数千年来,民间的舆论场始终是“众声喧哗”的。人们在街口、在巷口,张家长、李家短。你把它堵住了,老百姓心里面还是会说。但互联网出现之前,公权力对传播基本上是可控的,网络时代,尤其是微博出现以后,舆论不再完全按照公权力设想的路线去传播,一些官员就觉得很着急,感受到了“众声喧哗”的压力,这是“网络恐慌”的根源。

    访谈嘉宾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邓建伟 广东省公安厅宣传处处长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韩立勇 资深网友、天涯论坛前版主

  祝华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称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并不为过。

  今年以来,一批政务机构与官员率先试水,目前,仅腾讯微博中就有万余个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账户,其中副厅及以上级别的官员260余人。新浪微博上的政务机构账号也超过17000家。从“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的广东省公安厅,到“同学你好”的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政务微博在与网民的积极互动中,听民意,解民忧,促民生,不仅成为官民沟通的全新渠道,也在无形中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增强了亲和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从数年前政府网站的兴起,到如今政务微博的遍地开花,反映出各级政府与时俱进、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行政能力、运用新媒体创新社会管理的不懈努力。但毋庸讳言,现实中依然有不少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或因缺少了解,或因缺少能力,难以摆脱对互联网的隔膜、恐惧和排斥。

  客观来看,互联网以其即时、互动、海量的传播特征,推动了信息流通,促进了政府的公开透明。但与此同时,其匿名、缺少组织规范、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特点,亦对社会信息的有序流动、社会稳定、个人安全带来冲击。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对全球公共治理提出了空前挑战。“7·23”动车事故中,铺天盖地的微博构成了强大的舆论场,在给相关部门善后处理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成为重新审视互联网舆论,改进互联网治理的契机。

  传播技术与时代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对于肩负发展和转型重任、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的现实、腾挪于多元社会利益之间的政府部门来说,直面挑战,谋求互联网良治之道,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破解“网络恐慌”

  ◇“众声喧哗”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舆论不再完全按照公权力设想的路线传播

  ◇以平常心对待批评

  记者:面对今天“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环境,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慌”,表现为害怕网络舆论,认为网民“非理性”,不敢或不愿与网民交流,担心说错话、表错态,以及担心嘲讽,担心难堪等。政府官员应当如何破解这种“网络恐慌”?

  祝华新:首先要承认,“众声喧哗”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越来越成为官员执政必须面对的常态环境。其实,民间言论得不到呈现的时候,并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事实上,数千年来,民间的舆论场始终是“众声喧哗”的。人们在街口、在巷口,张家长、李家短。你把它堵住了,老百姓心里面还是会说。但互联网出现之前,公权力对传播基本上是可控的,网络时代,尤其是微博出现以后,舆论不再完全按照公权力设想的路线去传播,一些官员就觉得很着急,感受到了“众声喧哗”的压力,这是“网络恐慌”的根源。

  喻国明:在我看来,政府也好、企业或名人也好,都负载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必然要面对公众挑剔、指责的声音。这些挑剔未必那么公正,也许有一些情绪化,但这是所有政府、大机构、大人物应当承受的东西,要用平常心来面对。就好像以前,中国人不太适应国际舆论对我们的批评和指责,但今天的中国越来越自信,对这些批评也越来越能客观看待。我想,在对待网络舆论方面,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经历这个过程。

  邓建伟:作为公安机关,我们在网络交流中确实曾有这样那样的顾虑。2008年,我们最早尝试开论坛时,也曾担心,如果别人骂你怎么办?但后来我们发现,只要你开诚布公,与网民真诚交流,骂声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相信,大多数网民还是理性的,随着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越来越深,就逐步破除了这种顾虑。

  我想,面对批评,破除网络恐慌,关键还是政府部门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其一,作为一个公共人物,要走得正,“身正不怕影斜”。其次,出发点一定要为老百姓服务。执法要公正,在交流过程中,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当中,也要正确接受群众的批评,甚至允许他们骂两句。群众不喜欢你,我们就要扪心自问,为什么不喜欢?群众冲着吐唾沫,我们首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

  顺应传播规律

  ◇创造一个顺畅渠道

  ◇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在实践和交往中培育互联网文明

  记者:在创造有序的舆论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持怎样的心态,扮演怎样的角色?该如何培养健康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

  陈昌凤:总的来说,应该顺应传播规律。

  第一,要有开放的心态。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平台,用一种保守的方式把它封起来,或者完全用管传统媒体的方式把它管起来是不行的。

  第二,应该创造畅通的信息渠道,单纯的“堵”肯定是不行的。互联网时代,如果人们真的有心得到信息,都是封不住的。对一些关键的、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当然要给予管制。但在常态环境下,还是要给民众创造一个畅通的渠道。

  第三,要主动进行信息公开。任何社会,如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都可能导致人们认知的模糊,引发担忧,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言、夸大其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落到实处。

  汪玉凯: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不能简单靠打压、封堵,这种方式方法可能于事无补,还会造成负面影响。有三个主张值得借鉴:第一个是通过各种手段,切实保护宪法中公民言论自由,合法表达的规定;第二个是信息安全流动。要保障网络信息上的正常流动,不要采取过度的行政手段。第三是个人隐私保护。目前在互联网上,我们缺少对个人隐私的法律保障。这三个主张,核心是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个人认为,这应当成为新的环境下中国政府进行网络治理的主体思路。

  喻国明:互联网治理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法律层面。通过法律为人们网上行为制定一个基本的框架和游戏规则,这是必须的。应该用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建立这个规则。对于有明显的、现实的社会危害的事情,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制裁。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说一些错话,应该不属于法律层面的治理,不需要用法律手段追究。

  第二个是技术层面。比如对于淫秽图片,或者是垃圾邮件、信息污染的东西,通过关键词过滤、封IP地址等技术手段加以限制。我个人认为,这种过滤应当在一个有限的、非常必要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明确规范下进行。

  我们最期待的是第三个层面,就是网民自律和“网络文明”的形成。真正的互联网文明,是在人们的实践和交往当中逐渐建立、成熟起来的。政府进行互联网治理的时候,要对互联网“孩童期”的不规范、不成熟现象,保持宽容的态度。致力于建立良好的表达环境、表达规则,促进网民形成健康、自律的网络文化。

  加强互联网法治

  ◇加强互联网立法,走向互联网法治

  ◇鼓励网友参与法律法规的制订过程

  ◇用法律保护网上的合法权益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各位对于互联网法治如何看待?何谓依“法”管理互联网

  邓建伟: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常谈一个概念就是虚拟社会。但是从这两年的实践看,互联网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我想,在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现实中的法律,要在互联网上得到很好的执行。

  此外,互联网是一个新生的东西。我想,随着政府对互联网了解的深入,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立法工作,应该有更多新的制度、新的法律条文出台,作为我们对互联网管理的基本依据。

  汪玉凯:首先,对于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谣言等现象的治理,一定要在法制框架内进行。其次,在加强互联网相关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制订其他法律政策一样,鼓励网友参与到制订过程中来。关注度比较高的法律法规,要广泛征求意见。只有这样,我们制订出来的法律才有群众基础,不是凭脑袋空想出来的,也不是光靠行政手段来推行。

  韩立勇:第一,应该用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互联网互联网才能成长起来。第二,依法管理是一个底线,政府应该在这个底线上有所作为。第三,要注重用法律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实际上出现了很多侵权事件。在保障个人权益方面,我个人感觉立法上还有一点滞后。比如,普通网友的隐私被侵犯以后,维权为什么这么难?法律维权成本如何,效果又如何?我觉得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多做工作。要让每一个话语主体的合法权益在网上得到法律保护。

  维护政府公信

  ◇与公众交流,应当贴近民生,贴近民意,释放善意

  ◇胜任、关切、透明、可靠,四大关键词建立信任

  ◇把群众路线的“传家宝”用于虚拟世界

  记者:近两年,随着应对突发事件经验的增多,我们各级地方政府逐渐学会了以公开、开放的姿态,以坦承、透明的 方式,及时主动地与媒体、与网络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一些案例中,明明已经公开了信息,却还是要面对一个充满质疑、不信任的舆论环境。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邓建伟:面对质疑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还原事实的真相,要以正面的态度来面对。当然,我们的经验也表明,确实有一些时候,就算公安机关把该公布的全部公布了,也不能够完全消除这些质疑。这是一种现实,我们没法改变,只能正视。

  我对此的理解是,作为政府部门,与老百姓沟通不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话题,而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我们无论做工作还是做网站,都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要贴近民生,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情都要重视,要有所作为。群众关注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第二,要贴近民意,要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脱了这身制服,我们也是老百姓的一分子。第三,就是释放善意。要用包容、宽容来对待群众,包括群众中一些尖锐的意见。要把这些意见看成群众的一种诉求、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沟通是长期的工作,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的。

  喻国明:必须承认,过去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官员,在一些事件中缺少与公众的坦诚交流,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对于信任的重建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因为你做了一次正确的事情,把某一个真相公之于众,就能立竿见影。如果你付出了公开、开放的努力,却得到社会相对冷淡甚至反弹式的质疑,还是要反过来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社会会质疑?我们要认识到,建立公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要毁掉信任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维护政府机关的公信力。

  如何建立信任?有四个建议:第一,胜任。政府做它应该做的事情,把最关键的、老百姓最期待的责任担当好。第二,关切。关切谁?关切老百姓,关切利益诉求方。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第三,透明。总把自己包得严严的,不可能获得对方的信任。通过透明,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我们处理政务的难处、处境,有时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第四,可靠。无论对你有利还是不利,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守住自己的底线。

  祝华新:各级政府需要把“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把网络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关系管理,乃至微博使用,列入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点开新闻跟帖、浏览微博和BBS,那里有最鲜活的“水淋淋”的社情民意。政府应该在现实中回应和解决网民诉求,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修补和完善制度。主流媒体要重视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梳理情绪,推动政府努力维护社会公正。适应时代发展和变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政府才能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上扩大话语权,赢得公信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民日报:探寻互联网良治之道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词条  探寻  探寻词条  互联网  互联网词条  
新闻出版

 由工业文学想到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强国建设,制定并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步伐明显提速。  这些成就的取得...(展开)

新闻出版

 知识产权:让保护与应用并行

 知识产品的属性与公共物品的属性极为相似,都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这就导致知识产品也面临一种公地悲剧的命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类发明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产...(展开)

新闻出版

 媒体融合发展助力社会治理

 媒体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正在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我们要着眼于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在加强和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