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互联网金融:金融改革的战略推动者

  2013年,中国金融体系对内、对外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上海自贸区内金融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商业银行的发起和设立,利率市场化的启动,股票发行制度向注册制方向的改革,互联网金融的蓄势而发等等,这些是这一年金融变革的重要标志。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趋向,影响着人们对诸多问题的思考。目前,中国的全方位金融改革已经启动了。而改革开始之后,就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思考。中国金融体系需要"三维度"改革: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推进金融体系的"宽度"改革;二是通过改革和国际化推动金融体系的"长度"改革;三是以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适度竞争、提高金融效率为目的的"深度"改革。互联网金融则对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即打破垄断、形成适度的竞争结构,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它可能是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结构性变革的战略力量。打破垄断只靠民营资本设立新的金融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它或许只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是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进行战略性改革的力量,除了利率市场化以外,只有互联网。我们需要从战略性的高度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大意义。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有深厚的逻辑基础

  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一种新的金融业态的成长一定要富有逻辑,没有逻辑的话不可能长成大树。而逻辑的存在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甚至还要蓝天白云,充满"雾霾"的环境是不行的。在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方面,我从一个乐观派,逐渐变成一个忧虑派,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金融意识、财富观念、信用基础、法律体系、制度环境、政策取向等等都从深层次制约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不是在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不会处在一个"雾霾"中呢?我想可能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当然,互联网金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个不太熟悉的领域。要研究互联网金融,就必须从历史的长河中了解互联网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能量,为什么会重构社会组织形态,为什么可以颠覆传统的产业帝国如商业,它是如何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的。互联网必有它的过人之处,互联网金融也必有它生存和发展的逻辑所在。我们不仅要研究成熟国家比如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金融意识、财富观念、信用基础、法律体系、制度环境、政策取向等来研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生态。

  要认真研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要研究互联网金融,以下几个重点似应思考:

  第一,互联网金融独特的运行结构。在运行结构方面,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和现行金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互联网金融只是在传统金融上作了一些技术改造,那么,也只能称之为一种创新,而不能称之为革命。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基因式"的革命,它和现行的金融所做的事情可能一样,但它们在"基因"上是不同的。就像玻璃和水晶在外观上相似一样的,其实内在结构是不同的。它们赖以存在的运行平台完全不同,所以它们的运行结构也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一个新的概念被引发出来。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也借助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自身,这是不是"互联网金融呢"?我认为它不是。因为其运行平台仍然是传统平台,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这些信息技术只是作为完善传统商业银行运行过程的一种工具,其基因没有变化,盈利模式没有变化,观念没有变化,理论基础也没有变化。所以,我认为,在传统平台基础上引进某些新技术,只是手臂的延长而已,当然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如果构建新的平台来完成现代金融的支付和投融资活动,我认为其基因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这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所以,我创造了一个词叫"金融互联网",是相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的。

  第二,要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结构与传统金融的理论结构有交叉的部分,但绝对不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复制或翻版。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结构除了与传统金融理论有相同的部分外,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不同之处。比如,互联网金融基于信息的对称性理论所构建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和现代金融如果有一个巨大的差别的话,那就是互联网金融进一步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因为从理论上说,传统金融(比如商业银行)从信息角度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就如同传统的商业对消费者来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样。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市场上买一件价值100元的商品,个别卖家可能会要价2000元,而另一处的商店只需要200元。由于消费者不知道这个信息,他可能会花2000元购买这个价值100元的商品。在电商模式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电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性问题,解决了时空约束的问题,它给予消费者充分的信息知情权和消费选择权。互联网使金融活动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开始向信息的对称性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使信息基本上接近于对称。

  互联网金融也在资本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解决了信息的对称性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市场透明度。信息的对称性是合理定价的前提,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定价是扭曲的,是损害效率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来说实际上是二次脱媒。"二次脱媒"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金融变革的重要力量,是金融的巨大进步。由于互联网金融解决了经济学中最难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所以它具备了解决金融面临的最难问题的技术性手段。金融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风险。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风险的类型和形态不一样。比如,虽然商业银行面临着三种风险,但是最基础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银行发放贷款之后,最担心的是借款人是否违约,是否能如期还贷。而在资本市场中,透明度则是最大的风险。对于这两种风险,如果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对于风险的识别和解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那么它在制度设计上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信息流进行了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蕴含了一个重大命题:大数据会衍生出新的金融中介,大数据是所有交易主体行为的表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可以解决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资本市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信用风险和透明度风险,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尤为重要。目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主要看借款人的财务报表、收入水平、资产状况、信用记录等。这些识别机制没有问题,但是它有一个潜在的逻辑,就是富人大体上具有良好的信用,穷人大体上具有不好的信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有钱人借钱很容易,中低收入水平人群借钱很难。现实经济生活中,信用的好坏,与收入高低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有一些很小的企业、一些收入不高的人,他们的信用可能也是很好的,富人赖账的也不少。可是我们用什么技术手段甄别他们信用的好坏呢?大数据。为什么阿里小贷根本没有见过借款人,就敢发放贷款呢?因为它通过频繁的交易,去识别信用。互联网金融理论结构中还有"二次脱媒"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产生新的金融中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金融中介。

  第三,要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金融和商业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服务业,只不过金融服务业更高端一点。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产品可以标准化,这是互联网金融可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互联网金融可以将金融产品成规模地标准化,所以它解决了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成本。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可以使金融活动成本大幅降低,实际上,无论消费市场还是投资市场,大多数消费者或投资者只需要标准化的服务。由于成本约束,他们不需要定制服务。互联网金融由于更易将金融产品标准化,使其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标准化的金融服务。在现行的金融结构下,有些人不需要定制式金融服务,因为受到成本和价格的约束。余额宝的出现延长了资产管理的客户端,原来资产管理是富人的事,比如私人银行只服务于资产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的高端客户,而余额宝则可以服务于收入较低的这些多数人。余额宝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当然,互联网金融在定制服务方面没有优势,没有吸引力。亿万富翁的理财很少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管理。所以,互联网金融是大众金融、普惠金融,而金融正好需要更多地为大众服务,不能只为高端客户服务。

  最后,我们要研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互联网金融需要有一个道德底线和风险底线,那就是保证资金持有人或委托人财产的安全。互联网金融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非法集资平台,不能沦落为庞氏骗局。

  互联网金融客观上存在替代边界,它显然不能包打天下。金融具有六项基本功能:①跨期、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配置;②提供支付、清算和结算;③提供管理风险的方法和机制;④提供价格信息;⑤储备资源和所有权分割;⑥创造激励机制。在这六大功能中,互联网金融至少可以改善前四个功能,对后两个功能亦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在基因上是耦合的。金融领域的利润空间非常大--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的利润已经超过中国所有实体经济利润的总和。基于如此庞大的利润,在金融领域做标准化产品一定会有巨大发展空间,互联网金融一定会比互联网在传统商业领域发展得更加绚丽。当然,要看到,有很多领域互联网金融难以进入,比如需要定制和个性化特征的功能领域。传统金融如商业银行仍有相对大的发展空间。它具有客户优势、定制优势以及感知优势。在中国金融文化的背景下,很多人偏好于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老一辈人,他们不愿意参与到互联网金融当中。这与商业银行良好的信誉,严格的风险管控等相关。

  互联网金融和现代金融是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介入,中国金融的业态和结构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即将到来的巨大变革。与此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标准的制订需要新的视角。如果用监管传统商业银行的标准来监管互联网金融,那么,互联网金融永远都不可能发展起来。所以,根据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结构、商业模式和风险特点,制定一个适合互联网金融成长和发展、同时又能保证人们财产安全的监管标准是非常迫切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金融  金融词条  推动者  推动者词条  战略  战略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互联网  互联网词条